“欲游山北东西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欲游山北东西寺”全诗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
〉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游庐山山阳七咏 归宗寺》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庐山山阳七咏 归宗寺》是苏辙的作品,描述了游览庐山山阳地区时参观归宗寺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听归宗早晚钟,
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
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推一山甲,
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
岩谷相连更几重。
(此寺王逸少所置,
云有墨池在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游览庐山山阳地区时参观归宗寺的情景。他描述了一系列景观,通过这些景观来表达他对佛教寺庙的赞美和景色的赏析。
首先,他提到了“归宗早晚钟”,暗示他在清晨或傍晚时分来到归宗寺,准备倾听寺庙的钟声。这一景象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兴趣和敬意。
接下来,他描述了紫霄峰,以及疲劳的他懒散地爬上峰顶。这表明他游览山阳地区已久,疲惫但心情愉悦。他用“紫霄峰”这个词来形容山峰的高耸,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苏辙描绘了墨池和白塔。墨池是指寺庙中的池塘,用墨汁涂抹池中的石头,使其看起来像是墨池中的石块。白塔则是指寺庙中的塔楼,微微隐约地分布在岭上的松树之间。这些景物的描绘增添了寺庙的神秘感和庄严感。
接下来,苏辙提到佛宇和僧厨,形容佛教寺庙的规模和氛围。他说佛宇争推一山甲,意味着寺庙的规模宏大,竞相崇敬。僧厨坐待十方供,表明僧人们在厨房等待着来自十方信众的供奉。这些描写展现了寺庙作为宗教场所的重要性和繁忙的活动。
最后,苏辙表示他想要游览山阳地区的其他寺庙,他说这些寺庙相互连接,层层叠叠。这表明山阳地区有许多寺庙,形成一个复杂的寺庙群落。他提到这些寺庙是“此寺王逸少所置”,暗示这些寺庙是王逸少(一位文人)所建立的。
总体上,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庐山山阳地区的景观和寺庙活动,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赞美和对庐山山景的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约的意象,展现了寺庙的庄严和山景的壮丽,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感受。
“欲游山北东西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óu lú shān shān yáng qī yǒng guī zōng sì
游庐山山阳七咏 归宗寺
lái tīng guī zōng zǎo wǎn zhōng, pí láo lǎn shàng zǐ xiāo fēng.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
mò chí màn dié xī zhōng shí, bái tǎ wēi fēn lǐng shàng sōng.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fú yǔ zhēng tuī yī shān jiǎ, sēng chú zuò dài shí fāng gōng.
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yù yóu shān běi dōng xī sì, yán gǔ xiāng lián gèng jǐ zhòng.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cǐ sì wáng yì shǎo suǒ zhì, yún yǒu mò chí zài yān.
〈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
〉
“欲游山北东西寺”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