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尚遭人意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天地尚遭人意料”全诗
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泝空虚。
映山少避曾非久,无势前行却自如。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泝潮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泝潮二首》是苏辙的作品,苏辙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泝潮二首
潮来海若一长呼,
潮去肃条一吸余。
初见千艘委泥土,
忽浮万斛泝空虚。
映山少避曾非久,
无势前行却自如。
天地尚遭人意料,
乘时使气定粗疏。
中文译文:
当潮水涌来,如同海洋发出一声长呼,
当潮水退去,留下静谧的波浪吸吮余音。
初次见到,千艘船只陷入泥土之中,
突然浮现,万斛货物凭空升腾。
山峦倒映水面的景象不久前还不存在,
虽然无力前行,但自然而然地行进。
天地之间的变幻仍然出乎人的意料,
适时利用,调节气息,使之稳定而宏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潮水的涨落和周围景象的变化。潮水来临时,如同海洋发出长呼,声势浩大;潮水退去后,留下肃静的波浪吸吮余音。诗人以潮水的涨落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诗中提到初次见到的船只陷入泥土中,随后突然浮现,象征着人事的变迁和世事的起伏。山峦倒映水面的景象也是由于潮水的涨落而产生的,暗示着世事变化的无常性。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天地之间的变幻仍然出乎人的意料,但通过适时利用和调节气息,可以使事物保持稳定而宏大的格局。这是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他认为尽管世事变幻莫测,但通过适时的应对和调整,人们可以在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持内心的平稳和气度。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潮水的涨落和周围景象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变化的感慨,以及对于适应变化和保持内心稳定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景物描写,使诗意更加深远和富有哲理。
“天地尚遭人意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ù cháo èr shǒu
泝潮二首
cháo lái hǎi ruò yī cháng hū, cháo qù sù tiáo yī xī yú.
潮来海若一长呼,潮去肃条一吸余。
chū jiàn qiān sōu wěi ní tǔ, hū fú wàn hú sù kōng xū.
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泝空虚。
yìng shān shǎo bì céng fēi jiǔ, wú shì qián xíng què zì rú.
映山少避曾非久,无势前行却自如。
tiān dì shàng zāo rén yì liào, chéng shí shǐ qì dìng cū shū.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天地尚遭人意料”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八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