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名山处处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安得名山处处藏”全诗
春秋虽自鲁麟绝,礼乐盖先秦火亡。
孟轲财能道封建,孔子已不言鸿荒。
於虖易学幸未泯,安得名山处处藏!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元日读易》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元日读易》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伏义三十余万岁,
传者太山一毫芒。
春秋虽自鲁麟绝,
礼乐盖先秦火亡。
孟轲财能道封建,
孔子已不言鸿荒。
於虖易学幸未泯,
安得名山处处藏!
中文译文:
伏义已经存在三十余万岁,
太山传承了一丝光芒。
虽然春秋时期的鲁国之麟已经灭绝,
礼乐之道却在先秦时期失传。
孟轲尚能理解封建之道,
而孔子已经不再谈论鸿荒。
《易经》之学幸好没有消失,
哪里才能找到名山遍布的藏匿之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易经》的钦佩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伏义和太山,伏义指的是《易经》中的伏羲,太山则是指《易经》的创制者之一,伏羲的传承者。陆游以“三十余万岁”来形容伏义的悠久历史,而将太山比喻为“一毫芒”,形象地表达了《易经》的重要性和其作为古代智慧的一丝光芒。
接下来,陆游提到了春秋时期的鲁国和礼乐之道的衰落。鲁国的麟是指公羊传、谷梁传等经典著作,它们在春秋时期已经失传。而礼乐之道,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时期已经逐渐消亡。
然后,陆游引用了孟轲和孔子的名字。孟轲是孟子,他在《封禅书》中提出了封建制度的理论,而孔子则是古代中国思想家孔子,他没有详细探讨鸿荒(宇宙起源),而是更关注人间的伦理道德。通过提到孟轲和孔子,陆游表达了对古代儒家思想的敬仰和对封建制度的思考。
最后,陆游表达了对《易经》的欣慰之情。他称《易经》为“易学”,并说其“幸未泯”。这里的“易学”指的是《易经》的学习和传承。陆游希望《易经》这一重要的古代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保存,并认为它应该像名山一样遍布各地,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易经》的崇敬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他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呼唤,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传统价值的珍视。
“安得名山处处藏”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uán rì dú yì
元日读易
fú yì sān shí yú wàn suì, chuán zhě tài shān yī háo máng.
伏义三十余万岁,传者太山一毫芒。
chūn qiū suī zì lǔ lín jué, lǐ yuè gài xiān qín huǒ wáng.
春秋虽自鲁麟绝,礼乐盖先秦火亡。
mèng kē cái néng dào fēng jiàn, kǒng zǐ yǐ bù yán hóng huāng.
孟轲财能道封建,孔子已不言鸿荒。
yú hū yì xué xìng wèi mǐn, ān dé míng shān chǔ chù cáng!
於虖易学幸未泯,安得名山处处藏!
“安得名山处处藏”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