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玉堂挥翰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虽是玉堂挥翰手”全诗
虽是玉堂挥翰手,自怜白首尚抄书。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觅俞俊笔》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觅俞俊笔》是苏轼的一首诗词,写作于宋代。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寻找俞俊的笔
笔才近来说吴俞,
李葛的虚名总不如。
虽然在玉堂挥舞笔,
自怜白发尚抄书。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吴俞的笔才的赞赏,并且与李葛进行了对比。苏轼认为吴俞的笔才更胜一筹,而李葛的名声则不如吴俞。尽管苏轼自己也是在宫廷中挥毫写字的,但他仍然自怜自己已经年迈,只能默默地抄写书籍。
这首诗词既是对吴俞的赞美,也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通过对不同人的比较,苏轼展示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自己年老的无奈之情。整首诗词简洁明了,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文学才华的欣赏。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对不同文人的评价和对自身身份的反思。苏轼以自嘲和自怜的态度,描绘了自己在文学领域的处境,并通过对吴俞和李葛的对比,展示了自己对吴俞才华的钦佩。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文学、才华和岁月流转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虽是玉堂挥翰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ì yú jùn bǐ
觅俞俊笔
bǐ gōng jìn suì shuō wú yú, lǐ gé xū míng zǒng bù rú.
笔工近岁说吴俞,李葛虚名总不如。
suī shì yù táng huī hàn shǒu, zì lián bái shǒu shàng chāo shū.
虽是玉堂挥翰手,自怜白首尚抄书。
“虽是玉堂挥翰手”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