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通贤家子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喜见通贤家子弟”全诗
喜见通贤家子弟,自言得邑少风尘。
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肯向西湖留数月,钱塘初识小麒麟。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苏轼送别李陶通往清溪的场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忠文文正二大老,
苏李广平三舍人。
喜见通贤家子弟,
自言得邑少风尘。
从来势利关心薄,
此去溪山琢句新。
肯向西湖留数月,
钱塘初识小麒麟。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送别李陶通往清溪的作品。苏轼称赞李陶通是忠诚有德的人,自己和李陶通都是广平三舍人的身份。他高兴地看到通往贤才之家的子弟,因为他们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一直以来,人们都注重权势和私利,对修养和品德关注不够。李陶通此行去探索清溪的山水之美,以此来创作新的诗句。苏轼希望他能在西湖停留数月,沉浸在那美丽的环境中,同时也向他介绍了钱塘(现在的杭州)的小麒麟,可能是指杭州地区的景色或者某种文化象征。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李陶通的赞赏和送别之情。他称呼自己和李陶通为忠文文正二大老和苏李广平三舍人,显示了他们之间的亲近和共同的身份。苏轼对于通往贤才之家的子弟感到高兴,认为他们能够远离功利和浮躁的环境,更加专注于修养和文化创作。他对李陶通前往清溪的行程表示赞赏,相信他可以在那里创作出新颖的诗句。苏轼也希望他能在西湖停留一段时间,享受那里的美景和灵感。最后,他向李陶通介绍了钱塘的小麒麟,可能是希望他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有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的动力。
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李陶通的赞赏和送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修养和文化创作的认可。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向往,以及对清新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情感和思想,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观和风格。
“喜见通贤家子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lǐ táo tōng zhí fù qīng xī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zhōng wén wén zhèng èr dà lǎo, sū lǐ guǎng píng sān shè rén.
忠文文正二大老,苏李广平三舍人。
xǐ jiàn tōng xián jiā zǐ dì, zì yán dé yì shǎo fēng chén.
喜见通贤家子弟,自言得邑少风尘。
cóng lái shì lì guān xīn báo, cǐ qù xī shān zuó jù xīn.
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kěn xiàng xī hú liú shù yuè, qián táng chū shí xiǎo qí lín.
肯向西湖留数月,钱塘初识小麒麟。
“喜见通贤家子弟”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八荠 (仄韵) 去声八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