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史巫纷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用史巫纷若”全诗
束带趋房祀,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奴至洽觞酌。
呻吟殊未已,更把鸡骨灼。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雷州八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雷州八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粤岭风俗殊,
有疾时勿药。
束带趋房祀,
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
奴至洽觞酌。
呻吟殊未已,
更把鸡骨灼。
诗意和赏析:
《雷州八首》以粤岭风俗为题材,展现了当地独特的风味和民俗。诗中的每个诗句都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描写,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形象,传达了苏轼对雷州风土人情的观察和感悟。
首先,第一句“粤岭风俗殊”,表明粤岭地区的风俗习惯与他人不同,独具特色。这里的“殊”字可以理解为与众不同、独特的意思。
接下来的两句“有疾时勿药,束带趋房祀”,传达了一种特殊的信仰观念。在雷州地区,人们相信有疾病时不要轻易服药,而是要前去祭祀神明,希望得到保佑和庇护。这里的“束带趋房祀”表示人们急忙赶往宗庙祭祀的场景。
接着的两句“用史巫纷若”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热闹景象。在祭祀活动中,历史官员和巫师们纷纷出现,以完成各自的仪式和祭祀任务。这里的“史巫”指的是历史官员和巫师。
然后,诗中出现了“弦歌荐茧栗,奴至洽觞酌”的描写,展示了祭祀活动中的欢乐和丰盛。人们以歌声和乐器伴奏,奉献出茧和栗子,同时奴隶们也端来美酒,用于洽谈和庆祝。这里的“洽觞酌”表示人们举杯畅饮的意境。
最后一句“呻吟殊未已,更把鸡骨灼”,描绘了祭祀活动结束后的情景。人们仍在呻吟中,祭祀的气氛仍未散去。同时,还有人在处理祭祀残留下来的鸡骨,这里的“灼”指的是烧烤或煮熟的意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雷州地区的风俗习惯和祭祀场景,展示了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如信仰观念、宗庙祭祀和社会阶层等。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这些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用史巫纷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éi zhōu bā shǒu
雷州八首
yuè lǐng fēng sú shū, yǒu jí shí wù yào.
粤岭风俗殊,有疾时勿药。
shù dài qū fáng sì, yòng shǐ wū fēn ruò.
束带趋房祀,用史巫纷若。
xián gē jiàn jiǎn lì, nú zhì qià shāng zhuó.
弦歌荐茧栗,奴至洽觞酌。
shēn yín shū wèi yǐ, gèng bǎ jī gǔ zhuó.
呻吟殊未已,更把鸡骨灼。
“用史巫纷若”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