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些启发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宣传员分享了8篇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 篇一
论文摘要:教师专业化已赋予了教师生命意义和自主成长意蕴,然而,由于外界元素的颇多干预,教师发展的自主、选择、自觉等特质未得到彰显。新形势下激起教师个体主动发展的自觉,尊重教师自由成长和发展的权利,把“自主”视为教师成长的途径和归宿,既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师成长的专业化实然诉求。
论文关键词:自主;教师成长;专业化;诉求
教师专业化的使命已经赋予了教师生命意义的特质。自主成长则成为教师专业化的实然诉求,因为真正使教师走向成功的外在影响是极其有限的。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被看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教师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同,往往只是被动地实现外界所订立的标准,执行外界所规定的要求,致使教师表现为知识领域狭窄和发展动力不足。如何激起教师个体主动发展的自觉?须把教师个体生命成长的权利还给教师,把“自主”视为教师成长的途径和归宿。
一、专业化赋予教师自主成长意蕴
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可见,专业化已成为21世纪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何谓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专业化最终体现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水平,依赖于个体对专业发展的不懈追求。其核心在于教师个体的持续成长,专业化成长历程也就赋予了生命性特质,而自主性成长将成为教师专业化的基本途径。其表现在于:首先,终身教育是21世纪获得前沿信息的钥匙,教师不可能再用一本教科书来束缚学生的视野:在某个知识领域。教师和学生可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有时教师的起步甚至更慢。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不断提高,必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素质,而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来自外在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只有靠教师自主成长来完成,其次,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打破了以往“不是香花便是毒草”的思维定势,形成了纷繁错杂、良莠并存的现实格局。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道德环境,教师必须具有独立自主地进行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具有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第三,现代教育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中游泳,学会从中寻找、筛选、萃取、运用、更新、创新,从不断丰富知识、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探索世界,增强创新能力和判断力以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这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基础。没有教师的自主发展,就没有学生的自主发展。重视教师自主性、主体性的发挥,促进教师自主成长是培养自主发展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专业化为教师自主成长提供了条件和环境,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社会开放进一步扩大,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使人们的交往得以超越时空限制,极大地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对象、机会和信息来源,拓展了视野。丰富了见识,为广大教师自主参与社会、参与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教师专业化应由过去的重视教师的地位和权利的改善转向重视教学专业化,重视教师的“扩展的专业特性”——有能力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其他教师和通过在实践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实践表明,单靠教师群体专业化无法实现教师专业化的艰巨任务。因为它无法保证每一位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情感的提高,只能使教师为了获得社会地位的认同而被动地实现外界所订立的标准,执行外界所规定的要求,而没有给教师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指导,促进其专业成长。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诉诸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主动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自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表征
何谓自主成长?当下不少学者提出的“自我指导”、“内在发展”、“自我更新”等理念诉求的实质就是对教师自主发展的唤醒。美国学者克朗顿(P.Cranton)提出“自我指导的专业发展”的观点,突出了个体教师在专业发展活动中的主动性。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与自主,但也要求教师的自律与自我监控。后现代主义学者呼唤“内在发展”思想。认为:“教师的发展不是被动、被迫、被卷入的。而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过程。”
上海师范大学白益民教授提出“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认为:教师个人以及教学实践活动展开的教学场景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教师理应在教师专业活动中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成为“自我更新”教师。“教师必须主动、积极地参与,投入到他们自身发展之中”,“教师发展是赋予教师自主权利的过程。”朱小蔓、笪佐领在“走综合发展之路,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一文中认为,教师自主成长是指教师自觉主动地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自主成长型教师是一种具有内在积极要求发展动机,不断反思,不断探究,不断进取,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条件的新型教师。
从许多教师的演进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的“技能熟练模式”背后所隐含的是一种“为着生存技能的提高”的教师成长观。它尤为强调的是让教师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与教育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掌握“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由此增强自己进入生活或获取地位的能力。必然导致教师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扮演的是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被动的、功利的、得过且过的“生存型”教师的悲凉形象。而要改变这种生存状况,就要树立一种新的教师成长观,即关注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使得教师的成长不再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或是生存技能的提高,而是为了自我的充实与完善,为了个体的幸福与愉悦,为了更有意义的生活。因此,教师自主成长应该是教师在迈向更为美好、更有意义的生活的成长道路上自愿自觉地追求幸福与完善,追求作为教师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成长方式。其主旨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这是由“关注教师精神生命成长”的教师教育观所决定的。具体地说,自主成长型教师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主成长型教师既是反思者,又是研究者
因为最终唤起教师生命力的是教师自身,唯有教师本人才能为自己描绘出真实的形象。“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审
视和分析的过程。当教师开始将思想的目光投向自己的活动痕迹时,他就会对他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以及在教学中施之于学生的影响进行评述与分析,会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究,领会教学反馈的信息,并高屋建瓴地进行研究。教室是他的天然实验室,学生是他最好的实验合作者。教学与研究成为他职业生命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反思与研究成为他的一种专业活动方式。教师便在反思与研究中获得持续的发展和不断的提高。
(二)自主成长型教师既是自我教育者,又是终身学习者
自主成长型教师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他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发展中。他已经意识到。进行终身自我教育,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只有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才具备教学生的资格。而教师的自我教育,是对问题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解决、自我提高的过程。这也是教师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把自我发展和职业要求结合起来,把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地学习结合起来。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知识总量剧增的今天,应清醒地看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而高质量的教师是在终身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他会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这使他的职业发展呈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的职业生涯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三)自主成长型教师既是奉献者,又是收获者
对自主成长型教师而言,教学就是他毕生的事业。是他心甘情愿投入其中并不断从中收获快乐的职业。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视工作为快乐,松、静、匀、乐的处世心态贯穿他的生活始终。因为他相信,在付出的同时,他也在收获。他体验着双倍的幸福:他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他的回报也让他感受着绵延的快乐;他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给他的幸福,而且他也在职业活动中感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同时他也在收获三重快乐: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家长与社会的感谢使他看到自己生活的价值,品德灵魂的净化使他永葆未泯的童心。于是他的自我价值在服务社会的创造性活动中得以体现,他的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的进步当中,而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他参与社会创造、实现自我理想的有意义的活动,成为他个人幸福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三、自主:教师成长的途径和归宿
(一)自主意识是教师成长的前提
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体内心对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渴求,是追求个人能力发展的内驱力。达到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自我意识使教师能够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并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使自己成为自我引导型的学习者。
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自主性。研究表明,教师是否自主与教师的从教年限无多大关联,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意识、能力和实践等要素。自主意识包括自主发展的需要意识、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的过程的意识、对现在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意识以及对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教师自己自觉地承担其专业发展职责,将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作为反思的对象,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设计、自觉实施和自觉调整,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在专业素质及其结构。
自主发展的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教师发展中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自觉和自我意识,要有随时准备接受改变的积极态度,以改变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意识可带动教师对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要素的关注。在传统的教师教育中,知识传递模型只强调后两个因素——知识和技能,但长期的发展必须从意识和态度的改变开始,必须使教师具备发展的主观愿望和积极态度,才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二)自主行动是教师发展的关键
教师的发展包括个体自主发展和合作性自主发展。个体性自主发展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其一,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行为。根据半衰期原理,由于知识在不断地老化,所以从事某一领域工作的人员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知识。终身学习建立在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的基础上,强调自学能力,要求教师除职前接受的师范教育外,还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更新已有的知识。其二,反思性教学。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和再认识。反思使教师从常规的例行行为中解放出来,避免出现“不知道如何做”的情况发生,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反思日记具有强化专业意识、塑造自我、提炼和扩充经验、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等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计划、思考,记录一些关键事件,特别是不成功的事件,寻找其中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进行新的尝试,直到问题的解决。其三,行动研究关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与教学实践活动直接相关。在行动研究中教师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语言学习及其教学的理论,因此,行动研究不失为一种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行动研究中,进行实践的反思,能产生更有利于改进自身教育实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合作性自主发展是教师在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彼此合作、平等互助、资源共享等方式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传统的教师工作方式缺乏合作交流,彼此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随着各学科的发展,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合作途径有多种,如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共同研讨、课题研究、合作教学等。集体备课是学校中最常见的合作形式,可使教师相互取长补短、整合集体的智慧以形成高水平的教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在自备的基础上进行说课并倾听他人的看法,在议课中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思路和策略,然后修改原有教案,有利于形成符合自己和自己学生实际的教案。在合作教学中,参与合作的教师在授课前拟好合作计划,在课堂上合作配合,在课后共同处理教学的后续问题以及进行下次合作的计划安排。合作性的教师发展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渠道。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共享资源和成果,共同解决教学问题,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教师群体的支持与合作。
(三)自我管理是自主发展的保障
自我管理是在一个开放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主体在内外双重机制的交互作用下,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实施、评估和反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管理能使发展行为有目标、有组织、有效率。在目标管理的范式下,教师为自己建立合适的长期或短期目标,是教师有效实现自我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教师要明确发展方向,要在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的过程、现在专业发展的状态和水平有正确与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如学历进修、撰写论文、出国深造、职称晋升、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其次,开发个人素质和外部资源,整合一切可用资源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教师要将自己主动融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中,使自己与学校的规划同步,以取得必要的再教育或训练等机会,促使自己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第三,结合发展目标,根据主客观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以达到自我实现的最大化。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及时掌握发展状态,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制订解决方案,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相辅相成。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对自己的状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应用于自主发展过程,以实现自我超越。
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 篇二
一、从“组织领导型”到“思想引领型”:建设文化发展的精神家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治理学校是校长思想在学校实践中的一种映射,学校的现状是校长办学思想对象化的产物。校长的思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校长的意志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校长的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前景。因此,思想力是校长的治校之本。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受制于行政化管理模式的束缚,校长管理难见个性,学校管理见事不见人,过于注重行政命令。因此,在教育转型时期的校长角色要实现从“行政领导型”到“思想引领型”的转轨。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确保学校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体现着学校的个性与魅力,而学校文化的形成关键在于校长的思想。校长思想引领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校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把学校建设成富有人文情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第一,校长要成为一个读书者,要坚持读书学习,自觉丰富自己,保持奋发的精神状态,以自己的学识、能力、威望建立个人权威,逐渐淡化组织赋予的法定权威。第二,校长要成为一个思考者,能够较多考虑管理中的信仰态度、人文价值、行为准则、发展动力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围绕办学目标确立工作重心,确定教职工的努力方向。第三,校长要成为一个沟通者,做教师生命、灵魂的引导者,实现校长与教师之间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使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享受生命中的美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第四,校长要成为一个践行者,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和师生保持密切联系,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最充实、最活跃的状态,用最鲜活教育思想感召师生,引领学校文化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全力塑造活跃、健康、蓬勃、进取的学校文化。
二、从“行政事务型”到“发展策划型”:描绘未来发展的愿景规划
长期以来,许多校长的时间和精力大多花在参加各种会议、外出考察学习,迎接各级各类检查、主抓学校硬件建设、争取各种项目经费和协调部门关系等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上。校长经常被搞得疲于奔命,无暇思考学校的发展思路,无暇顾及学校管理,甚至无暇去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很少有时间坐下来思考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新时期的校长应把主要的精力从处理行政事务转向引领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进而实现从“行政事务型”向“发展策划型”的角色转型。
第一,校长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确立以自我为基点、积极寻求发展资源的主体思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校所有人和事的主动发展。第二,校长要有自觉的反思意识,要从学校历史和现有状态着手全面反思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背后的观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更新,形成校本化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第三,校长要有敏锐的发现意识,从时代精神、文化使命、价值追求等方面系统整体地思考学校教育的改革,发现亮点、特点、问题、可发展的生长点和空间,形成学校自己的生长圈。第四,校长要有主动的创造意识,创造性地理解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政策,创造性地吸纳社区、家庭的教育力量,有机地整合校内的教育力量。第五,校长要有前瞻性的规划意识,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师生和社会意见的基础上,与师生一起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学校发展规划,描绘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和共同愿景。学校愿景规划要着力体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并具有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保障。长远规划应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具有前瞻性、可行性。近期规划应围绕长远规划确定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具有可操作性。
三、从“粗放经营型”到“精致管理型”:提升精致发展的办学品质
发展有粗放和精细之分。粗放型的发展的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是秉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原则,将学校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在于学校是否具有精细化、高水平的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就是倡导“重常规、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的管理原则。第一,要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制定精细化管理目标,完善精细化管理过程,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注重精细化管理结果,形成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二,要追求精细化每个细节,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人人懂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把每件小的事情做精彩,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淡的事情做经典。第三,要营造精细化的管理文化,宏观把握、微观入手、着眼细节、情理相融、扎实推进、规范管理,使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成为教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进一步形成精诚团结干事业、精心组织抓落实、精耕细作抓常规、精细管理求创新、精益求精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和氛围。
四、从“命令指挥型”到“合作服务型”:激活专业发展的内心驱动
叶澜教授说,学校内涵式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意味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个超出技能的范围而有艺术化的表现,成为一个把工作提升为专业的人,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权威的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决定因素。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与否主要取决于学校成员的士气和态度。李希贵有句话,“教师第一”。因此,校长唯有尊重学校各成员的个性和价值,才能使组织内基本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念,达成学校组织共识,形成发展团队,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获得不同水平的发展。
校长要树立“与教师一起领导学校”的理念。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应由命令者、指挥者向责任人与合作者的方向更新。第一,校长要发挥教师专业成长的示范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反思型和创新型的管理专家,以本身专业涵养和人格魅力,引领教师实现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第二,要重建教师专业成长的角色信念,通过积极正向的价值导引,让教师走出传统的传递性、重复性、非创造性的专业定位,认识到自身在发展和提升这一特殊而复杂过程中的价值。第三,要关心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关注教师的专业生命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幸福指数,增强教师专业成长的士气,激活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让专业成长内化为教师专业生命的内需、外显为教师的专业行为自觉。第四,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广阔舞台,通过校本化的研训项目的拉动、评价机制的推动、展示平台的推介,引导教师沿着自觉的走向自我更新、追求自我超越。第五,要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环境,精心运作并不断改善学校的人际关系,让学校充满团结、友爱、民主、平等、尊重、开放等良性特征,营造一个合作互助的、动态发展的、综合优化的专业成长氛围,为教师生命意识的觉醒和生命力的勃发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基础。
五、从“外交应酬型”到“学者专家型”:永葆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交际应酬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办好学校,校长必要的应酬值得体谅。但当前确实有不少校长分心太多,大部分时间都在当“外交校长”“政治校长”或“经济校长”,很难摆脱琐碎的外部事务的干扰。即使人在学校,也是接接电话,听听汇报,真正用来主持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校长的“本色”丧失殆尽。
特级教师于漪说,校长的第一身份是教师。因此,校长要实现自己的准确角色定位,必须实现校长的专业化或职业化,努力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的校长。当然,专家型校长要求是:一要基本素质高,有政治头脑、丰富的文化底蕴;二有独特办学思路,办学有风格;三有管理才能和领导艺术;四要善于理性思维和掌握规律;五有超前性、预见性和抓机遇;六要经验丰富,善于突破疑难点和解决棘手问题;七要善于将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行为,形成内驱力和凝聚力;八能掌握教育规律,办学质量高。
教学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学执行力。因此,校长首先必须在校,要身在心在,在校治校,潜心治校、潜心治教。其次,校长要根植课堂,琢磨教学,研究课程,提升自身专业引领水平。再次,校长要致力于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需要对其拥有尽可能多的话语权。一个称职的校长要经常和师生在一起,要“能上课、会听课、善评课”。否则,老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空洞说教,隔靴搔痒,就无法了解和体验新课改的特点和规律,也就丧失了对教学管理的发言权。更重要的是,校长进课堂与师生零距离接触,正是教育最本原的需要。
六、从“维持会长型”到“领军人物型”:拓宽内涵发展的未来之路
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 篇三
【关键词】文化生态视野;合作;评价;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21-03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获得人类传承的文化,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主要特征是打上了人类文化的印迹。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凝结着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和智慧。渗透着文化气息的环境会对人的意识形态、行为习惯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个体发展受社会、家庭、同事等各层面环境的影响,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重构知识经验。〔1〕罗高福的“人类发展文化本质理论”则指出,文化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学习和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对人的学习及发展过程的了解是无法脱离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的。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生态视野
教师文化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在不同的教师文化生态环境中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发展动机会有所差异。比如,在管理民主、人际关系和谐的教师团队中,教师的集体归属感一般较强,其对工作的热情也较高。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生态环境,包括教师与幼儿园、管理者、同事、儿童等发生的一切联系。正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教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意识、专业情感以及专业发展动机。教师发展受文化生态环境影响,又会反作用于文化生态环境。
二、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分析已有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三种取向: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理智取向强调通过培训等方式向教师传授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以丰富、提高教师的基础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活动组织实施技能等。实践-反思取向强调让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将经验再运用于实践、再反思再总结的不断循环,在知与行的反复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生态取向既重视教师个体的学习与发展,也强调教师群体在不断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专业发展模式及专业文化。
分析上述三种教师专业发展取向,我们看到,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注重对教师先进教育观念、教育知识、学科知识等的传授,这里的传授大多是通过集体培训方式进行的,难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需要。整齐划一的培训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陷入“生命不在场”的状态。〔2〕虽说教师可能通过培训学到很多知识与技能,但难以运用到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可以说,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难以引起教师的情感共鸣。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取向关注教师个体的反思,但对教师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重视不够。因此,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都存在一定的教师间专业对话不足的问题。〔3〕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则是全方位的关照,即关注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工作背景、专业发展愿景中各要素间的关系。生态取向并不排斥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而是对两种取向的有益补充和拓展。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既注重教师个体从自身角度所作的反思,也注重教师个体从集体角度所作的反思,它是以教师文化生态环境为背景和依托的。
幼儿园教师首先是一个具有认知与情感能力的完整的人,其专业发展应包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的全面进步,并且,专业发展各方面之间应相互渗透与促进。一般来说,民主、宽松、协作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加教师的信息量,提高教师的思维水平。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得到更多互助学习的机会,教师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主张为教师创设一个对话、开放的文化氛围,例如,让教师围绕选定的主题开展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对话的机会,使教师集思广益合作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较为一致的教育愿景和专业发展愿景;组织观摩、讨论等系列活动,鼓励教师相互学习,不断反思;教师积极主动与同事交流合作,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对话、开放的文化氛围会使教师更加关心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团结协作、主动分担工作,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根据以上分析,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重视合作与评价。合作有助于教师个体知识、实践知识的总结与推广。积极互动与交流可促使教师的经验条理化、明晰化、结构化和概括化,有助于教师知识的获取、创造和传播。富兰说:“理解合作文化的本质和它所具有的作用,就是承认它在吸收全体成员的隐性知识(进而使它们变成显性知识)方面具有功能,同时它也能够积极寻求和吸收组织外部新的思想和知识。这样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对于成功具有核心意义。”〔5〕对教师和幼儿个人发展需求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它可以促使教师和幼儿将真正的个人发展需求呈现出来。合作活动中的自评和他评可以检视教师的表现、合作的效果等,如果合作存在问题,教师就应加强协商,重新调整目标,以更完善、科学地实施方案。
三、文化生态视野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1.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
加强合作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合作的意识和观念。教师坦诚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一个由具有不同经验、观念教师组成的合作团队,可针对某一问题,坦诚交流、相互质疑,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幼儿教育信念,实现各自的专业成长。
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合作意识,需要教师深刻领悟有关合作的理念,知道合作是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和成长的重要方式,良好的合作可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6〕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2.创设开放的对话交流平台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创设开放的对话交流平台。例如,幼儿园可就教育教学中的某个实际问题,定期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同领域、跨领域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活动,幼儿园为教师交流、对话提供时间、空间保证。开放的对话交流平台可以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交流。
3.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十分注重教师评价。传统的绩效评价偏重教师的横向比较,容易引发教师间的不当竞争,破坏教师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性评价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长,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关注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需要优化园所内部管理,创设支持性的园所管理文化及制度。幼儿园应以人为本建立合理的园规、园纪,给予教师更多人文关怀;创建灵活多样又充满竞争色彩的教师管理模式,为教师的“自我更新”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注重教师的长期发展,关注他们的工作状态和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宋改敏,陈向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生态学转向〔J〕.当代教育管理,2009,(7):51.
〔2〕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90.
〔3〕何叶,杨晓萍。合作文化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探究〔J〕.教育探究,2011,(3).
〔4〕MARIJA J K,MILENA I G.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eam culture in schools:Condition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8,(24):59-68.
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 篇四
自我导向学习,作为学习者能够自定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学习结果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近年流行于成人学习领域,它对于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对帮助教师自主建构发展规划也具有显著意义。
一、唤醒教师对专业发展规划意义的自我认识
1.走进“自我”的理论学习――从书籍阅读上寻求方法
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取决于教师自身学习,有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导向学习者,才能树立起高远的专业成长目标。学校通过购买或上网搜集资料打印的方式,精选了各种教育理论书籍供老师自我学习,并组织开展阅读摘录、写读后感、读书沙龙等活动,促进教师进行自我的知识内化。而通过一些职业规划类书籍的推荐阅读,不仅明晰了职业规划的意义,还获取了进行专业规划的有效方法,这为开启教师专业规划点亮了明灯。
2.走出“自我”的专家引领――从校外行家处借助智慧
“走出去,请进来”,借助专家智慧,是进行教师培训学习,让教师走出“小我”禁锢的重要方式。学校一方面多次邀请教科研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赴南京等地参加教学观摩或培训活动,开拓眼界,掌握课改新动向,激发教师专业成长欲望,获取专业成长途径。
暑假期间,学校精心策划,组织全体教师远赴浙大和南京晓庄学院进行教师专题培训,多层面的学习,使教师更新了观念,看到了自身差距,踏上了向往和追寻属于自己职业幸福感的康庄大道。
3.走向“自我”的榜样示范――从校内名师上汲取经验
为了更多教师从身旁名师身上获取榜样力量,汲取成长经验,探寻成功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学校就多次组织教师开展“名师专业成长给我的启示”“校内名师专业成长故事”等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贴近教师本身,更利于教师走向“自我”,潜移默化中让老师们真切地了解身旁的名师如何自我规划,自我奋斗,从而获得专业成功的方法。
4.保障“自我”的制度建设――从激励机制中滋生动力
要让教师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主体,需要外界与他人的奖励,更需要制度来对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不竭动力,然后才能把外界要求转化为教师需求,并得到教师主体积极认同并努力践行。学校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完善制度,通过加大教师专业学习、发展上的考核和奖励,激励教师自我导向学习,通过构筑平台、创建优质学习资源,突破学校自身打破封闭的规范,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着力搭建教师学习平台,通过创设环境、营造学习氛围,来加强同伴互助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让教师明白职业规划的重大意义。
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目标的自主制定
1.分析自我,认识自己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缺陷,全面分析自己多方面的个性因素,找寻适宜自身发展领域的“生长点”,剖析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的背景,同时考虑学校意图打造的发展愿景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体构想,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起点和相关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目的地确定发展目标,这样的规划才更具有鲜明的个性。
2.剖析环境,把握方向
教师制定规划前,要分析学校发展愿景、学生的需求,乃至学生发展对教师自身的要求等外部条件,理清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认真分析自己所制订的规划,与其他两者是否冲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考虑资源条件是否允许自己如此规划,还有哪些资源或条件?怎样才能获取资源?只有细致剖析了发展环境,才能使自己的规划更为科学有效,有更强的可执行性。
3.自定目标,形成愿景
认识了自己及了解周边发展环境,还要明确自己发展方向和路径,是在教学上有所作为,还是做学术研究,或专注学校管理?如果基本清晰了发展路径,就要逐步考虑期许达到的结果,整体思考环境制约和个人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对于目标长期或短期的选择,应根据规划或计划的长远性进行灵活选择,长期目标要综合考虑,短期目 www.xuanchuanyuan.com 标应操作性强,具体的阶段性目标要包含在长期规划中,这样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愿景。
4.拟定策略,推进“预案”
目标敲定,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就要提上议程。依据制定的目标和自身条件,确定目标达成所需专业发展内容,进而明确所需开展的具体专业活动,包括研究课、研讨会、专业阅读、课题研究等。在实际操作时,还要包括完成目标或开展活动所需时间、条件和资源。同时,还要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计划,适当设计并安排自己的相关专业活动,形成可行性预案,以确定最佳行动方案。
三、引领教师进行发展规划内容的自我评价
1.关于“我”的自评反思――在自我诊断中发现问题
通过研究和借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领教师自我评价规划的制定情况。如果清晰答问,则说明计划既有深度,也有可行性。
(1)预判发展结果: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是否有清醒认识?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有没有发现问题?等等。
(2)分析发展方法:认识与分析自我时,是否借助了什么手段,获得了哪些人的帮助?等等。
(3)剖析发展环境:对当前国家、社会,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是否明晰?对学生的成长需求是否了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哪些因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等等。
(4)定位发展目标: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经过岁月的流逝,是否依然恰当?等等。
(5)明确发展阶段:原来设想的某个发展阶段,自己是否达到?是否知晓当前自己所处的阶段?能否明晰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等等。
(6)开展发展活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参与哪些专业发展的活动?这些活动哪些有助于解决自己当前的发展问题?等等。
2.关于“我”的教师量表――在量化评价内了解差异
教师发展量表,是一种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方式,其不但能适应本校发展需求,更能科学有效反映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量表的制定,学校可以通过广泛讨论和科学借鉴,根据学校、教师发展的具体要求,协同专家和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制定,教师通过对照量表中各项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估,就可一目了然地清晰了解自己所处在专业发展水平,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3.关于“我”的教育叙事――在故事讲述里明晰价值
科学的教育研究应该是定量和定性的统一,量化的评价能够整体上反映教师专业水平现状,却较难发现教师个体间的发展差异。根植于教育教学土壤的教育叙事,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现实性,就能彰显出其独特的评价价值,也更凸显教师自我在专业成长中的角色地位。
教师在教育叙事过程中,重点要讲清自己如何提出研究问题和解释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后,答疑过程中又碰到了哪些阻碍。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策略等等。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教师既是讲述者,又是自我诊断者,不仅明晰了自己的教学价值观、评价本人目标等方面的达成度,又为自己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范文 篇五
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它是一种特定环境中的特殊文化倾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和规范性,能长期对教师的行为产生影响;学校文化所包含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教师中,在学校文化的影响下,教师会自觉地按照学校的共同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而就学校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学者们分析的角度不同。从一般文化概念的外延入手,把学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而依据构成学校的各组成部分所承载的文化类型进行划分,主要表现为学校中各不同群体所具有的不同的文化形式,如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在其《教育社会学》中把学校文化区分为六种: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学校有关的社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学校中的仪式与规章制度等。本文无意对学校文化的众多分类进行评说,就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而言,笔者认为学校文化中的价值精神文化、领导制度文化、教师合作文化和环境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
一、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价值和精神文化
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学校文化是全体教师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是一种特殊的黏合剂,使学校产生一种凝聚力及向心力。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2]学校价值观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体现。学校价值观是指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学校全体或大多数师生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学校意义的终极判断。[3]学校价值观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持,一经确立并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共识,就会对学校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通过共同价值观和群体意识的培育,教师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把教师团结在学校文化的周围,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们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学校这个集体,将学校视为自己的家园,从而使教师与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向既定方向努力,以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将自我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每一位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再者,作为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学校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把学校整体及教师个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上。这样不仅能够规范学校教师的言行,使教师自觉反省按照学校整体目标调整自己的行为;又容易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将教师的事业心和成功欲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教师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引导教师在为学校的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的同时,达到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
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风格和制度文化
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去完善和改革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它必须适应精神文化的要求。[4]学校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思想上的约束力量、一种软规范来制约教师的行为,以此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并引导多数教师认同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要实现通过学校文化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建立与其相匹配的组织范式,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学校文化就是要创造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效果,使每个成员所做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其他教师及领导的赞扬和奖励,由此激励教师为实现自我价值和学校发展而勇于献身、不断进取。规章制度和学校文化相互作用,使教师在自觉遵守制度的同时,在适宜的学校文化的熏陶下,不断自我完善,达到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
学校领导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符号互动论对教师社会化的研究非常强调重要他人对教师角色行为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影响过程中,重要他人会通过文字或本身的示范作用影响教师对角色自我及教学环境中客观事物的定义。校长便是教师任教期间的重要他人之一。[5]一项中小学校长所在学校的师资状况与校长水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师资状况的好差与校长水平级别之间呈现高度的显著相关。[6]格罗斯(Gross)在其《全美校长职务研究》一文中指出,如果校长多用“专业领导”方式(指校长经常接见教师、给予鼓励并指导教学等问题),那么这个学校教师的教学效果就较好,教师的服务情绪也较高昂。[7]“加强校长的专业领导,具有直接引导教师的专业表现,间接可造成开放民主的学校气氛,使教师乐意奉献所学。”[8]因而,适当的校长领导要兼顾组织与个人需要的专业过程,这种专业领导方式有助于开创民主的学校气氛,教师在民主的学校气氛中较易发挥专业自与专业知能,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三、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互动合作和教师文化
学校文化中最有活力和最具主体意义的亚文化是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着教师这一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规范。教师专业从其本质的内容结构上看,主要包含教育信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不难看出,专业结构中蕴涵或包括着丰富的教师文化因素。因此,形成、发展、构建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致的。处在良好教师文化氛围中的教师的教育信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以及专业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教师文化为培育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奠定了基础,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对于促进教师不断自觉地自我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新专业主义和同伴互动理论强调从以往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转而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动和合作文化。引申开来,首先要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以便双向学习(如与学生、家长和学校以外的机构)。其次要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通过互动彼此支持,以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自发行为,让教师作为研究者走向同伴互动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提高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形式,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新课程提出教师合作的要求,诸如“教师之间有较多的沟通与交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研究与经验交流”,这是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现实诉求。构建一种互助合作的教师文化,一种真正体现“教师为本”理念的教师文化,其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即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的形成与改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文化”。正是教师文化,为教师的合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所以说,合作性教师文化是最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乐于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分享,新任教师也有表达和检验自己思想的空间和发展机会。互助、合作的教师文化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使教师之间能够在知识和信息上充分交流、共同分享,在思想、信念、态度上相互影响,为个体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校园环境和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它们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学校文化。[9]校园环境是学校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学校室内外环境是学校教师工作学习的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情绪,优雅清新的校园可以安定情绪、放松心境,高雅舒适的场所可以启迪思想、陶冶情趣。可见,优化学校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才能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才能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此外,学校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络等,是教师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可能什么都很充裕,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为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籍,那就还不算是学校。这道出了图书馆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成为体现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方面,校园网络在促进师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网络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以及网络文化的创建中,在加快学校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高效、便利的资源。事实证明,只有满足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物质环境的基本需要,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才智,施展其抱负,促进其发展。因而,校园环境和物质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必要的基础保证。
总之,学校文化使学校产生凝聚力、创造力、适应性和持久力,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保障。科学、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能塑造人、催人奋发上进、开拓进取,使教师真正实现从“管理人”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人”再到“超越自我的学习型的人”的发展进程。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使教师有意识地把追求理想的专业发展化为自觉行为,并始终保持自我更新的发展方向,为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释: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40.
[2][3][4][9]赵中建。学校文化[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9,300,317,294-295.
[5][8]藩等同。当代教育理论与实际[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711,740.
[6]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8.
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范文 篇六
1.1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自从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率先研讨教师专业问题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从已有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相当广泛,研究比较深入的有: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精神、教师专业制度、教师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等。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成为了新课标能否顺利践行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研究热潮。国内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聚焦在下面两个领域: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侧重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各个方面发展经历哪些阶段等;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主要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有关理论指导下,给教师提供哪些以及如何提供外在环境和条件,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利地走过专业发展必须经历的各个阶段。这两方面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教师成长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找出教师成长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完善教师行为的方式和途径,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行为在较短的周期内得到优化;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所了解,从而有效地规划自己的专业人生;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培训者依据教师成长的规律实施管理和培训,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1] 相对而言,目前对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变化过程的研究较为成熟。
1.2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理论研究概述
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理论的研究源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研究。该理论是一种以探讨教师在历经职前、入职、在职以及离职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发展规律为主旨的理论。[1]
国外学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的主要研究成果有:福勒(frances fuller)的“关注阶段论”、卡茨(katz)的“教师发展时期论”、伯顿(burden)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费斯勒(r.fessler)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斯德菲(steffy,b.)的“教师生涯阶段模式论”、利斯伍德(k.leithwood)的“教师发展阶段论”及休伯曼(huberman,m.)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等。[2]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的研究较少,主要有傅道春在其论著《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中概括出一般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所经历的“积累期、成熟期和创造期”的变化过程,以及钟祖荣在其论著《现代教师学导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中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概括为“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四个阶段。[3]
1.3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研究概述
生态心理学认为,教师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互嵌套、相互依存的,并组成一个多元嵌套的,层次递进的,有结构和秩序的,能够自动调节的生态系统。教师能否走上专业发展之路、能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多远,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寻求发展的心愿,还取决于教师所处的环境,以及教师和环境的交互作用[4]。
目前学术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类取向:教师个人发展取向、学校组织发展取向。
持教师个人发展取向的专家、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激发责任感,积极开发自身潜能,建构性地确认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发展内容、途径和策略,通过自我监控、评价和反思等方式,自觉主动地调节和引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动机、认知和行为方式,从而获得发展。
持学校组织发展取向的专家、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制度、环境、文化和教师自主参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教师的自主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没有来自环境的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只能是水中月雾中花。持该种取向的专家、学者及教育管理者均强调学校组织层面的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即学校中的教师管理必须从环境的创设、环境与教师的交互、鼓励教师自主发展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透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对有意识地促进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忽视,对教师管理中如何促进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负责方面也较少涉及。
2国内教师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主要借鉴了西方的教育管理理论,其理论和研究主要是以经验总结为主。在教师管理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学者和教师管理者倾向于探讨理性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人本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及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融通等方面。
2.1理性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不少学者针对我国教育发展及社会所处的阶段,提出我国教师管理有一个从经验、人治管理到理性和法制管理的转换过程。因此,科学和理性精神是现阶段我国教师管理的取向。因此,这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将古典管理理论及其效率为本模式以及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理性管理模式运用于教师管理,以使教师管理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2.2人本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理性管理一般以‘分’为本--见分不见人,重分不重人;以‘章’为本--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以‘权’为本--权力至上,以权为政,重权不重人。”[1],国内不少学者和教育管理专家对理性管理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以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来进行教师管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教师是一切要素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管理成效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教育管理中,只有强调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即确定和尊重教师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才能使教师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工作,全面、自由地获得发展。
2.3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融通
理性管理与人本管理这两种教师管理范式因其对“教师”定位的不同导致两者在较长时间内被视为不可协调的矛盾。两者是否真的无法融通?教师管理能否既重视教师个人的价值、自由,又保证管理的功效?国内学者及学校管理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在这方面研究中取得较大成果的是袁小平先生,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著作《从对峙到融通--教师管理范式的现代转向》中。袁小平先生认为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系统离不开管理,必须以理性管理为基础,学校工作才能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要融入人文管理,以关怀教师的成长为终极指向,学校管理才不会为管理而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理性管理是基石、基础,人文管理是升华、是指向。[2]
2.4发展性教师管理
在新课改背景下,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的融通势在必行,这是因为教师管理与新课改理念存在严重的冲突,具体表现在:分数管理的盛行与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管理目标之间的冲突、对教师评价主体单一性与评价主体多元化之间的冲突、以章为本、管重于理的现状和“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势必阻碍新课改的实施。解决上述冲突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改革教师管理的模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发展性教师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发展性教师管理是指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教师,采用服务性管理策略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其特征是“为了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由于发展性教师管理能树立发展性教师观,因而能为教师创建学习型专业共同体,为教师的发展实施服务性领导,对教师实施有助于教师发展的评价,从而激发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使教师最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以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以理性管理与人本管理的融通及发展性教师管理理论为基础,具体探讨制约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管理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策略。
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范文 篇七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文化;农村教师;阻滞;重构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文化
(一)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强调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其对于经验的不断反思,以及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一个终身学习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结构可分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专业精神是教师在信念、追求上充分表现出的风范与活力。专业知识包括各种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专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它是维持教师正常教学思维流畅性的基本保障。特殊能力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与教师教育实践直接相连的特殊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第二个层次是有利于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蕴涵在教师个人或群体中的独具的文化特质,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具有时代的鲜明特色。具体来说,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情绪的反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育理念;二是价值体系;三是行为模式”。其中,教育理念是教师文化的支柱,价值体系是教师文化的核心,行为模式是教师文化的表现。
农村教师的所处的特定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与城市教师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他们具有纯真、质朴、勤俭、善良的性格,带有传统农业文化的烙痕,但农村教师身上又无不藏匿着现代文化的影子,农村教师经常在这两个不同的文化时空里进行角色转换,时刻不忘捕捉来自城市的文化因子并将其融入农村教师文化。现代农村教师文化在通向现代性和课程改革的征程中显得力不从心,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因此,研究指向专业发展的农村教师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教师文化重构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教师文化,应该在专业化视阈下予以重构,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对新型教师文化的诉求。农村教师素质低下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教师知识素养的极度欠缺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必要加强农村教师文化。当前,农村教师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不一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阻碍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农村教师文化重构有助于激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文化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激励着教师的行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农村教师文化重构有助于挖掘农村教师群体的资源。通过专业合作寻求同事间的互动,农村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教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升自己的专业内涵,这也是当前迅速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农村教师文化重构十分重要。
二、农村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滞
(一)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1.教师专业意识淡薄。笔者对河南省部分市县农村教师做了调查,在回答“您认为中小学教师是一项职业、专业或事业”时,认为教师是一项职业的占50.2%,认为教师是一项事业的占46.8%,认为教师是一项专业只占3.1%。不少农村教师认为教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在机械的、年复一年的教书生活中形成了思维惰性,对教育缺乏激情,不愿意、更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此类教师在一所学校占较大比例时,将阻碍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为特征的教师文化氛围的形成。
2.自我成长意识薄弱。由于农村生活的清苦,不少农村教师似乎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丧失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动力。有些教师常常把学生的提高与教师的发展相对立。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问题意识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专业进取精神。
3.自身知识陈旧老化。教师的知识可分为“实践性知识”与“内容知识”两大类。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决定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其自身的成长。笔者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在一些小学,由“民办”转为“公办”教师的比例相当大。这些教师观念较为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方法落后。尽管他们在道义感的驱使下,尽职尽责,却仍然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另外,一些农村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由于自身知识不足,很难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来解读,更不能通过教学内容而展开师生共生互动的知识阐释和文化建构。
(二)农村教师的价值取向偏差
1.教育的工具取向严重。工具理性思维的教师文化,往往产生的是单向度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缺乏自身价值的意义追求,更不可能实现教师个体的内在价值。然而,当前社会看重的是教师的外在的工具价值,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传递性而非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工具性价值取向在农村中小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就是教学工具;教师认为学生就是考试工具;同时把自身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被完全庸俗化了。这样,教师成为物化的人,受自然情欲所操纵,受工具理性所支配,渐渐丧失了生命的激情。
2.教育目标的城市倾向较重。当前,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远远不如城市,因而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价值体系往往成为评价、淘汰、更新和发展社会文化的标准。作为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的农村教师,虽然对城市生活充满无限的渴望,却很难改变自己弱势的生存环境,也很难追求与城市人等同的发展机会。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向其传递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的观念。
3.农村教师职业精神的式微。物质文明相对城市十分匮乏的农村地区,农村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不再纯粹满足于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在“利”和“义”的博弈中,由于经济利益所驱动,容易滑向“利”的一边。笔者在河南省部分学校调查发现,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方面,46%的农村教师只求过得去;10%的懒散马虎、敷衍塞责;在对待学生方面,20%的教师冷落歧视差生,50%的教师虽然不冷落歧视差生但也不给予特别帮助,34%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漠不关心;约有22%的教师以是否符合自己的个人利益来看待领导的工作安排。教师职业道德不尽如人意,其职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教师行为失范
教育规范是制约学校成员个人行为的重要途径,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农村教师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与学生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农村教师主要以“口述与板书”为主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以教师中心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单向的信息交流,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被限制;另外,知识本位主义影响很大一部分农村教师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认知目标上,把教育限制在认知的范式内,甚至认为完成知识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
2.教师与教师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农村教师往往以“独行者”的角色履行自己的教学任务,仅靠自己的教学经验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之间既无深度的交流,更无真诚的沟通与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常常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
3.教师与家长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庞大的农村务工人员涌人城市,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监护人对儿童学习缺乏关注,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教师也缺乏与监护人交往。这样,就阻碍了教师文化向农村社区传递的途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日益趋于边缘化状态。
三、专业化视阈下教师文化的重构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理论素养,实现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教师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实践及文化反思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通过文化主体精神的觉悟与唤醒,对自身文化与发展的自知,逐步实现对自己教师文化的不断超越。研究者认为,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造”(self—made),而不是“被造”(be—made),教师发展在更大程度上要依赖“自助”。随着“反思性实践家”(re—flectivepractitioner)教师形象的提出,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而通过改进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水平,实现专业自主。“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不断地学会教学,教师的终生学习或专业发展必须是自主的”。处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思维惯性,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文化资源,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构建既有现代文化内涵,又有农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农村教师文化,以适应农村教师自身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应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加强师德修养
农村学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农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对自己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应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是农村教师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我国教师文化经过了圣贤文化——官僚文化——公仆文化的发展路径。目前,这三种文化特征在我国农村教师文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笔者认为,农村教师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他们有着低层次的物质要求,也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当代农村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以教师的无私奉献来换取农村教育的发展,以牺牲教师的利益来减轻国家的负担,是不可取的。农村教师不能缺少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基准和个体需求,只有这样,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才能拥有教师个人的幸福生活,才能塑成农村教师的完美职业形象,才会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以新课改为契机,更新教育观念
加拿大的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也指出:“全球教育改革越来越被推向通过学校的结构调整、制度完善等来实现变革的轨道,而对教师文化却很少顾及……因此,将来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应该更加重视教师文化的价值。”故而,农村教育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修修补补,更要致力于学校教师的价值观、教育信念、共同愿景、思维方式等的变革。教育变革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师文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因此,新课程首先是精神追求和观念转变,而不是物质追求。在农村新课程改革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推行新课程,必须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其价值取向与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一致。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能否塑成与新课程文化价值取向一致的农村教师文化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否则,如果农村新课程改革过分苛求物质条件,很可能因条件缺失导致农村新课改停滞。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要求师生之间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新的课堂十分强调“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开放的胸襟,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融合现代教师文化的教育理念,开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天地。
(四)转变教育教学评价观,提升农村教师的评价能力
根据心理学归因机制,适当的评价有助于强化受众者的某项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对自己和同行的评价时,教师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及体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包括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从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方面去培养学生,为学生的多种可能性的发展打好基础。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标”的教育评价观,要求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课程内容以服务应试为主向以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教学评估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
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 篇八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文化;农村教师;阻滞;重构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060-03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文化
(一)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强调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其对于经验的不断反思,以及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一个终身学习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结构可分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专业精神是教师在信念、追求上充分表现出的风范与活力。专业知识包括各种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专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它是维持教师正常教学思维流畅性的基本保障。特殊能力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与教师教育实践直接相连的特殊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第二个层次是有利于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蕴涵在教师个人或群体中的独具的文化特质,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具有时代的鲜明特色。具体来说,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情绪的反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育理念;二是价值体系;三是行为模式”。其中,教育理念是教师文化的支柱,价值体系是教师文化的核心,行为模式是教师文化的表现。
农村教师的所处的特定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与城市教师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他们具有纯真、质朴、勤俭、善良的性格,带有传统农业文化的烙痕,但农村教师身上又无不藏匿着现代文化的影子,农村教师经常在这两个不同的文化时空里进行角色转换,时刻不忘捕捉来自城市的文化因子并将其融入农村教师文化。现代农村教师文化在通向现代性和课程改革的征程中显得力不从心,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因此,研究指向专业发展的农村教师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教师文化重构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教师文化,应该在专业化视阈下予以重构,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对新型教师文化的诉求。农村教师素质低下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教师知识素养的极度欠缺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必要加强农村教师文化。当前,农村教师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不一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阻碍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农村教师文化重构有助于激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文化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激励着教师的行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农村教师文化重构有助于挖掘农村教师群体的资源。通过专业合作寻求同事间的互动,农村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教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升自己的专业内涵,这也是当前迅速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农村教师文化重构十分重要。
二、农村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滞
(一)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1.教师专业意识淡薄。笔者对河南省部分市县农村教师做了调查,在回答“您认为中小学教师是一项职业、专业或事业”时,认为教师是一项职业的占50.2%,认为教师是一项事业的占46.8%,认为教师是一项专业只占3.1%。不少农村教师认为教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在机械的、年复一年的教书生活中形成了思维惰性,对教育缺乏激情,不愿意、更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此类教师在一所学校占较大比例时,将阻碍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为特征的教师文化氛围的形成。
2.自我成长意识薄弱。由于农村生活的清苦,不少农村教师似乎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丧失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动力。有些教师常常把学生的提高与教师的发展相对立。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问题意识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专业进取精神。
3.自身知识陈旧老化。教师的知识可分为“实践性知识”与“内容知识”两大类。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决定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其自身的成长。笔者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在一些小学,由“民办”转为“公办”教师的比例相当大。这些教师观念较为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方法落后。尽管他们在道义感的驱使下,尽职尽责,却仍然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另外,一些农村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由于自身知识不足,很难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来解读,更不能通过教学内容而展开师生共生互动的知识阐释和文化建构。
(二)农村教师的价值取向偏差
1.教育的工具取向严重。工具理性思维的教师文化,往往产生的是单向度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缺乏自身价值的意义追求,更不可能实现教师个体的内在价值。然而,当前社会看重的是教师的外在的工具价值,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传递性而非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工具性价值取向在农村中小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就是教学工具;教师认为学生就是考试工具;同时把自身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被完全庸俗化了。这样,教师成为物化的人,受自然所操纵,受工具理性所支配,渐渐丧失了生命的激情。
2.教育目标的城市倾向较重。当前,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远远不如城市,因而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价值体系往往成为评价、淘汰、更新和发展社会文化的标准。作为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的农村教师,虽然对城市生活充满无限的渴望,却很难改变自己弱势的生存环境,也很难追求与城市人等同的发展机会。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向其传递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的观念。
3.农村教师职业精神的式微。物质文明相对城市十分匮乏的农村地区,农村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不再纯粹满足于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在“利”和“义”的博弈中,由于经济利益所驱动,容易滑向“利”的一边。笔者在河南省部分学校调查发现,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方面,46%的农村教师只求过得去;10%的懒散马虎、敷衍塞责;在对待学生方面,20%的教师冷落歧视差生,50%的教师虽然不冷落歧视差生但也不给予特别帮助,
34%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漠不关心;约有22%的教师以是否符合自己的个人利益来看待领导的工作安排。教师职业道德不尽如人意,其职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教师行为失范
教育规范是制约学校成员个人行为的重要途径,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农村教师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与学生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农村教师主要以“口述与板书”为主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以教师中心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单向的信息交流,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被限制;另外,知识本位主义影响很大一部分农村教师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认知目标上,把教育限制在认知的范式内,甚至认为完成知识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
2.教师与教师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农村教师往往以“独行者”的角色履行自己的教学任务,仅靠自己的教学经验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之间既无深度的交流,更无真诚的沟通与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常常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
3.教师与家长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庞大的农村务工人员涌人城市,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监护人对儿童学习缺乏关注,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教师也缺乏与监护人交往。这样,就阻碍了教师文化向农村社区传递的途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日益趋于边缘化状态。
三、专业化视阈下教师文化的重构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理论素养,实现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教师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实践及文化反思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通过文化主体精神的觉悟与唤醒,对自身文化与发展的自知,逐步实现对自己教师文化的不断超越。研究者认为,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造”(self―made),而不是“被造”(be―made),教师发展在更大程度上要依赖“自助”。随着“反思性实践家”(re―flective practitioner)教师形象的提出,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而通过改进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水平,实现专业自主。“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不断地学会教学,教师的终生学习或专业发展必须是自主的”。处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思维惯性,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文化资源,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构建既有现代文化内涵,又有农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农村教师文化,以适应农村教师自身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应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加强师德修养
农村学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农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对自己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应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是农村教师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我国教师文化经过了圣贤文化――官僚文化――公仆文化的发展路径。目前,这三种文化特征在我国农村教师文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笔者认为,农村教师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他们有着低层次的物质要求,也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当代农村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以教师的无私奉献来换取农村教育的发展,以牺牲教师的利益来减轻国家的负担,是不可取的。农村教师不能缺少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基准和个体需求,只有这样,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才能拥有教师个人的幸福生活,才能塑成农村教师的完美职业形象,才会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以新课改为契机,更新教育观念
加拿大的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也指出:“全球教育改革越来越被推向通过学校的结构调整、制度完善等来实现变革的轨道,而对教师文化却很少顾及……因此,将来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应该更加重视教师文化的价值。”故而,农村教育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修修补补,更要致力于学校教师的价值观、教育信念、共同愿景、思维方式等的变革。教育变革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师文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因此,新课程首先是精神追求和观念转变,而不是物质追求。在农村新课程改革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推行新课程,必须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其价值取向与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一致。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能否塑成与新课程文化价值取向一致的农村教师文化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否则,如果农村新课程改革过分苛求物质条件,很可能因条件缺失导致农村新课改停滞。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要求师生之间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新的课堂十分强调“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开放的胸襟,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融合现代教师文化的教育理念,开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天地。
(四)转变教育教学评价观,提升农村教师的评价能力
根据心理学归因机制,适当的评价有助于强化受众者的某项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对自己和同行的评价时,教师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及体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包括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从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方面去培养学生,为学生的多种可能性的发展打好基础。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标”的教育评价观,要求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课程内容以服务应试为主向以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教学评估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这8篇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就是宣传员为您整理的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