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存《赠盖邦式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赠盖邦式序
(宋)马存
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予谓欲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纫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然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 恨: 怨恨
B.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者乎 恙: 病痛
C.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 书: 书法
D.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 殊: 不同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
A.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 B.子长尽取而为文章
C.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 D.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
B.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C.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
D.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
(2)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3)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
20.文章第二段在语言写作上具有哪些特点?写出了什么内容?
参考答案
16.A(遗憾)
17.D(D项中的“而”例句和均为连词,表并列。A连词,表因果;B连词,表顺承;C连词,表转折)
18.C(A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古义:可以凭借〈它〉,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D古义:仪容面貌,今义:相貌)
19.(1)司马迁的文章有奇特雄伟的气韵,我私下有意对这文章进行研习,你可要陈述见解送给我。(2)不仅是被奇景异物役使,(更)是想通过看尽天下的大好景象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然后化为文辞。(3)现在天下的奇踪异观,怎么会与过去不同?
20.文章第二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语言工整,笔势飞动,生动地表现出《史记》内容上的包罗万象和艺术上的千姿百态,给人以一种审美的享受。
【参考译文】
我的友人盖邦式,曾经对我说:“司马迁的文章有奇特雄伟的气韵,我私下有意对这文章进行研习,你可要陈述见解送给我。”我说:“司马迁的文章精髓不在书上,求学的人常仅从他的书中去探求其精髓,便会终其一生也不能真正知晓其新奇之处。我有一部《史记》,它就蕴藏在天下的名山大川、壮丽奇异的地方,将给你在到各地游历时一一地品读它,希望你可以凭借它知晓司马迁的文章的真正精髓。
司马迁平生喜好游历,正当他年少自负的时候,游历的脚步一天也不肯停下,不仅是被奇景异物役使,(更)是想通过看尽天下的大好景象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然后化为文辞。现在从他的文章来看,他平生曾经游历的收获便都融汇在文章中。向南漂流淮河,溯游长江,看到惊涛骇浪,阴风怒号,逆奔横冲,所以他的文章奔放旷远;泛游沅江湘江,凭吊屈原的亡魂,悼念舜的二妃的遗恨,湘妃竹上还有很多斑点,不知道屈原和二妃的尸骨还完好吗?所以他的文章感伤愤激;向北经过大梁的废墟,看着楚汉之战的古战场,浮想中仿佛看到了项羽的怒气,刘邦的谩骂,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大弓长戟,同时出现,一齐呐喊,所以他的文章雄勇猛健,使人胆战心惊;向西出游巴蜀,跨越剑阁险道,上有接天的高崖,却无斧凿的痕迹,所以他的文章斩绝峻拔因而不可攀登;在齐鲁一带的大都市研习儒学,观瞻孔子的遗风,邹峄的礼仪,在汶阳洙泗之上回转,所以他的文章典重温雅,好似正人君子的仪容面貌。天地之间变化的万物,大凡可以使人惊愕,使人快乐,使人忧伤,使人悲苦的,司马迁全都把它们吸收来写成文章,因此变化出没,如同四时变化无穷的景象,现在从他的文章看来,难道不确实这样吗!
“我认为要学司马迁的文章,可以先学他的游历观察。如果不懂得先学他通过游历观察来探求新奇就要下笔写文章,写出陈词滥调的文章,也就很正常了。从前,公孙大娘擅长舞剑,学习书法的张旭从中获得了启示,这是进入到了神会的境界;庖丁擅长运刀,庄子从中领悟出了养生之道,这是达到了精妙的境界,事情本来就有不同事物却相感应的情况,是它们内在规律相同的缘故。现在天下的奇踪异观,怎么会与过去不同,你果真能替我游历吗?我想看到你能做到这一点呢。醉意把酒,可以吞吐江南吴越的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纳燕赵秦陇的劲气,然后回来研文著述,你不是敬服司马迁吗?做到了这一点,司马迁不也敬服你吗?如果不这样,仅拿着断编败册,早晚吟诵,我就不知道能得到什么了。”
(宋)马存
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予谓欲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纫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然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
B.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者乎
C.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
D.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
A.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
C.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
B.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C.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
D.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
(2)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3)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
20.文章第二段在语言写作上具有哪些特点?写出了什么内容?
参考答案
16.A(遗憾)
17.D(D项中的“而”例句和均为连词,表并列。A连词,表因果;B连词,表顺承;C连词,表转折)
18.C(A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古义:可以凭借〈它〉,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D古义:仪容面貌,今义:相貌)
19.(1)司马迁的文章有奇特雄伟的气韵,我私下有意对这文章进行研习,你可要陈述见解送给我。(2)不仅是被奇景异物役使,(更)是想通过看尽天下的大好景象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然后化为文辞。(3)现在天下的奇踪异观,怎么会与过去不同?
20.文章第二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语言工整,笔势飞动,生动地表现出《史记》内容上的包罗万象和艺术上的千姿百态,给人以一种审美的享受。
【参考译文】
我的友人盖邦式,曾经对我说:“司马迁的文章有奇特雄伟的气韵,我私下有意对这文章进行研习,你可要陈述见解送给我。”我说:“司马迁的文章精髓不在书上,求学的人常仅从他的书中去探求其精髓,便会终其一生也不能真正知晓其新奇之处。我有一部《史记》,它就蕴藏在天下的名山大川、壮丽奇异的地方,将给你在到各地游历时一一地品读它,希望你可以凭借它知晓司马迁的文章的真正精髓。
司马迁平生喜好游历,正当他年少自负的时候,游历的脚步一天也不肯停下,不仅是被奇景异物役使,(更)是想通过看尽天下的大好景象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然后化为文辞。现在从他的文章来看,他平生曾经游历的收获便都融汇在文章中。向南漂流淮河,溯游长江,看到惊涛骇浪,阴风怒号,逆奔横冲,所以他的文章奔放旷远;泛游沅江湘江,凭吊屈原的亡魂,悼念舜的二妃的遗恨,湘妃竹上还有很多斑点,不知道屈原和二妃的尸骨还完好吗?所以他的文章感伤愤激;向北经过大梁的废墟,看着楚汉之战的古战场,浮想中仿佛看到了项羽的怒气,刘邦的谩骂,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大弓长戟,同时出现,一齐呐喊,所以他的文章雄勇猛健,使人胆战心惊;向西出游巴蜀,跨越剑阁险道,上有接天的高崖,却无斧凿的痕迹,所以他的文章斩绝峻拔因而不可攀登;在齐鲁一带的大都市研习儒学,观瞻孔子的遗风,邹峄的礼仪,在汶阳洙泗之上回转,所以他的文章典重温雅,好似正人君子的仪容面貌。天地之间变化的万物,大凡可以使人惊愕,使人快乐,使人忧伤,使人悲苦的,司马迁全都把它们吸收来写成文章,因此变化出没,如同四时变化无穷的景象,现在从他的文章看来,难道不确实这样吗!
“我认为要学司马迁的文章,可以先学他的游历观察。如果不懂得先学他通过游历观察来探求新奇就要下笔写文章,写出陈词滥调的文章,也就很正常了。从前,公孙大娘擅长舞剑,学习书法的张旭从中获得了启示,这是进入到了神会的境界;庖丁擅长运刀,庄子从中领悟出了养生之道,这是达到了精妙的境界,事情本来就有不同事物却相感应的情况,是它们内在规律相同的缘故。现在天下的奇踪异观,怎么会与过去不同,你果真能替我游历吗?我想看到你能做到这一点呢。醉意把酒,可以吞吐江南吴越的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纳燕赵秦陇的劲气,然后回来研文著述,你不是敬服司马迁吗?做到了这一点,司马迁不也敬服你吗?如果不这样,仅拿着断编败册,早晚吟诵,我就不知道能得到什么了。”
* 赠盖邦式序(宋)马存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