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狼的成语 (22个)

1

成性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chéng xìng
成语解释:
豺:一种类似的凶残野兽;也叫“豺狗”。像豺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
成语出处:
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加以虺蜴为人,豺成性。”
2

当道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dāng dào
成语解释:
豺、:两种凶残的野兽;当:正当;当道:横在路中间挡路。豺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当路”。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豺当道,安问狐狸!”
3

得虎

成语拼音:
chú láng dé hǔ
成语解释: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成语出处:
《金史·陈规传》:“近虽遗官谦察,治其奸滥,易其疲软,然代者亦非选择,所谓除得虎也。”
4

当涂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dāng tú
成语解释: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成语出处:
《晋书 熊远传》:“孝怀皇帝宫未反,豺当涂,人神同忿。”
5

虎豹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hǔ bào
成语解释: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成语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6

横道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héng dào
成语解释: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成语出处:
《汉书 孙宝传》:“豺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7

塞路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sāi lù
成语解释:
:两种凶狠的野兽;塞:堵塞。比喻坏人当权
成语出处:
《北史·隋本纪》:“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8

野心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yě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成语出处: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野心,潜包祸谋。”
9

之吻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zhī wěn
成语解释:
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使百姓困于豺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10

之国

成语拼音:
hǔ láng zhī guó
成语解释:
像虎和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虎之国,不可信。”
11

之势

成语拼音:
hǔ láng zhī shì
成语解释: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成语出处:
《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之势而吞诸侯。”
12

之威

成语拼音:
hǔ láng zhī wēi
成语解释:
威:威力,威风。形容威严的气派和声威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告大人暂息雷霆之怒,略罢虎之威。”
13

之心

成语拼音:
hǔ láng zhī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凶残的野心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14

进虎

成语拼音:
jù láng jìn hǔ
成语解释:
见“拒虎进”。
成语出处:
吕志伊《读史感赋》:“拒进虎岂良谋,亡国图存夫。”
15

牧羊

成语拼音:
rú láng mù yáng
成语解释:
如同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牧羊。”
16

如虎

成语拼音:
rú láng rú hǔ
成语解释:
见“如似虎”。
成语出处:
《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17

似虎

成语拼音:
rú láng sì hǔ
成语解释:
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
成语出处:
《尉缭子 武议》:“一人之兵,如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18

当道

成语拼音:
wò láng dāng dào
成语解释:
当道:在路当中。路上躺着恶。形容前途凶险
成语出处: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国忧》:“那任他卧当道,暴虎逼人,扫尽江河影。”
19

入室

成语拼音:
yǐn láng rù shì
成语解释:
引:招引;把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
成语出处:
元 张国宝《罗李郎》:“我不是引的来屋里窝,寻得蛐蜒钻耳朵。”
20

自卫

成语拼音:
yǐn láng zì wèi
成语解释:
犹言引虎自卫。
成语出处:
王树楠《武汉战纪》:“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论谏,且有引自卫之喻。”
* 第二个字是狼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