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讽刺的成语 (32个)
-
1
借古讽今
- 成语拼音:
- jiè gǔ fěng jīn
- 成语解释:
- 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 成语出处:
- 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
2
冷嘲热讽
- 成语拼音:
- lěng cháo rè fěng
- 成语解释:
- 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讽:辛辣难忍的讽刺语。用尖锐、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 成语出处:
- 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
3
援古刺今
- 成语拼音:
- yuán gǔ cì jīn
- 成语解释:
-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 成语出处:
-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
-
4
以刺世事
- 成语拼音:
- yǐ cì shì shì
- 成语解释:
- 以:表示目的的连词。来讽刺当世之事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
5
对牛弹琴
- 成语拼音:
- duì niú tán qín
- 成语解释: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成语出处:
- 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6
反唇相讥
- 成语拼音:
- fǎn chún xiāng jī
- 成语解释:
- 反唇: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气;引申为顶嘴。讥:讽刺、挖苦、嘲笑。反过嘴来讥讽对方。
- 成语出处:
- 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误增不字义》:“于是知不善读书而率臆妄改,皆与古人反唇相讥也。”
-
7
夹枪带棒
- 成语拼音:
- jiā qiāng dài bàng
- 成语解释:
- 指言语中暗藏讽刺。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
-
8
补阙灯檠
- 成语拼音:
- bǔ quē dēng qíng
- 成语解释:
-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成语出处:
- 宋 陶谷《清异传》:“冀州儒李大壮畏服小君,万一不遵号令,则叱令正坐,为绾匾髻,中安灯碗燃灯火,大壮屏气定体,如枯木土偶,人诨目之曰补阙灯檠。”
-
9
吹大法螺
- 成语拼音:
- chuī dà fǎ luó
- 成语解释:
- 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 成语出处:
- 《妙法莲花经·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
10
道貌岸然
- 成语拼音:
- dào mào àn rán
- 成语解释:
-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 成语出处: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
11
风言风语
- 成语拼音:
- fēng yán fēng yǔ
- 成语解释:
- 毫无根据的议论。指带有讽刺性或恶意中伤的言论。也指私下议论或暗中透露;散布某种说法。
- 成语出处:
- 汉 焦赣《易林》:“华言风语,乱相狂误。”
-
12
感激涕零
- 成语拼音:
- gǎn jī tì líng
- 成语解释:
- 感激得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有时带有讽刺之意。涕:眼泪。零:落。
- 成语出处:
- 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
13
狗尾续貂
- 成语拼音:
- gǒu wěi xù diāo
- 成语解释:
- 貂尾不够;就用狗尾来补充。貂:指古代皇帝侍从官员用作帽饰的貂尾。原讽刺所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指后来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
- 成语出处:
-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8卷:“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
-
14
金口玉言
- 成语拼音:
- jīn kǒu yù yán
- 成语解释:
-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
15
荆人涉澭
- 成语拼音:
- jīng rén shè yōng
- 成语解释:
-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 成语出处:
- 《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
16
溜之乎也
- 成语拼音:
- liū zhī hū yě
- 成语解释:
- 溜走(讽刺的、风趣的说法)。
- 成语出处: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3回:“米先生也不好意思,抽空儿他就溜之乎也了。”
-
17
莫测高深
- 成语拼音:
- mò cè gāo shēn
- 成语解释:
- 莫:不能。无法测量出多高多深。形容人或事难以揣测其高深奥妙。也可以讽刺故弄玄虚以迷惑别人者。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
-
18
木猴而冠
- 成语拼音:
- mù hóu ér guàn
- 成语解释:
-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
-
19
沐猴冠冕
- 成语拼音:
- mù hóu guàn miǎn
- 成语解释:
-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成语出处:
-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
-
20
钦差大臣
- 成语拼音:
- qīn chāi dà chén
- 成语解释:
- 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的;不了解情况;也不进行调查研究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 曾朴《孽海花》第九回:“雯青因是钦差大臣,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富轮来接。”
* 关于讽刺的成语 形容讽刺的成语 描述讽刺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