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盟的成语 (6个)
-
1
歃血而盟
- 成语拼音:
- shà xuè ér méng
- 成语解释:
- 歃血:口含血。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盟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李道彦传》:“诸将与之歃血而盟,赤辞信之。”
-
2
攻守同盟
- 成语拼音:
-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 成语解释:
-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 成语出处:
- 清 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
-
3
珠槃玉敦
- 成语拼音:
- zhū pán yù dūn
- 成语解释:
- 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
- 成语出处:
- 《周礼 天官 王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郑玄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
4
海誓山盟
- 成语拼音:
- hǎi shì shān méng
- 成语解释:
- 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誓:誓言;盟:盟约。也作“山盟海誓”。
- 成语出处:
- 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
5
口血未干
- 成语拼音:
- kǒu xuè wèi gān
- 成语解释:
- 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
6
执牛耳
- 成语拼音:
- zhí niú ěr
- 成语解释:
-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 关于立盟的成语 形容立盟的成语 描述立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