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应的成语 (19个)
-
1
天人感应
- 成语拼音:
- tiān rén gǎn yìng
- 成语解释:
- 感应:交感相应。指有意志的天与世间的人能够交感相应
- 成语出处:
-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天人感应,阴阳相和。”
-
2
同声之应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zhī yìng
- 成语解释:
- 应:应和。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朱自清《白采的诗——羸疾者的爱》:“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原谅他,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
-
3
声求气应
- 成语拼音:
- shēng qiú qì yìng
- 成语解释:
-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出而万物睹。”
-
4
山崩钟应
- 成语拼音:
-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
5
声应气求
- 成语拼音:
- shēng yìng qì qiú
- 成语解释:
-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6
同声相应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 成语解释: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7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 成语解释: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
8
鼍鸣鳖应
- 成语拼音:
- tuó míng biē yìng
- 成语解释:
- 鼍:扬子鳄。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鳖应,见机而作。”
-
9
鼋鸣鳖应
- 成语拼音:
- yuán míng biē yìng
- 成语解释:
- 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张衡传》:“高祖踞洗,以对郦生,当此之会,乃鼋鸣而鳖应也,故能同心戮力。”
-
10
扼臂啮指
- 成语拼音:
- è bì niè zhǐ
- 成语解释:
- 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 成语出处:
- 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
11
虎啸龙吟
- 成语拼音:
- hǔ xiào lóng yín
- 成语解释:
- 啸:兽类大声吼叫;吟:鸣。像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比喻声音洪大或英雄豪杰叱咤风云
- 成语出处: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2卷:“经云:鹤鸣在阴,其子和之。又云:虎啸龙吟,物类相感,岂谬言哉!”
-
12
相类相从
- 成语拼音:
- xiāng lèi xiāng cóng
- 成语解释:
- 从:追随。同类的事物能相互感应
- 成语出处: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6卷:“物遇相类相从,此龙吟云起,虎啸风生,道之交感,非类不可。”
-
13
抃风舞润
- 成语拼音:
- biàn fēng wǔ rùn
- 成语解释:
- 抃:鼓掌;润:雨水。如燕在风中飞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后比喻意气相合。
- 成语出处:
- 《宋书·孔觊传》:“觊逊业之举,无闻于乡部;惰游之贬,有编于疲农。直山渊藏引,用不遐弃,故得抃风舞润,凭附弥年。”
-
14
风虎云龙
- 成语拼音:
- fēng hǔ yún lóng
- 成语解释: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成语出处:
-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
15
龙吟虎啸
- 成语拼音:
- lóng yín hǔ xiào
- 成语解释:
- 吟:鸣、叫;啸:兽类长声吼叫。像龙一样长鸣;像虎一样咆哮。原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现多比喻吟诵的声音抑扬顿挫。也用以形容响声洪大;气势盛大。
- 成语出处:
- 唐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
16
心有灵犀一点通
- 成语拼音:
-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 成语解释:
-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灵犀:古人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尖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所以称灵犀。
- 成语出处:
- 唐 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17
一点灵犀
- 成语拼音:
- yī diǎn líng xī
- 成语解释:
- 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一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 成语出处:
-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18
云龙风虎
- 成语拼音:
- yún lóng fēng hǔ
- 成语解释: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 成语出处:
- 《周易 乾》:“云从龙,风从虎。”
-
19
引针拾芥
- 成语拼音:
- yǐn zhēn shí jiè
- 成语解释:
- 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 成语出处:
- 语出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 关于感应的成语 形容感应的成语 描述感应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