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
一物克一物
成语拼音:
[yī wù kè yī wù]
成语解释: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成语出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然而赵守翁竟无奈她何,此谓人生万物,一物克一物。”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自然界的天敌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一物剋一物
英文翻译:
One thing, one th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一物克一物”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一的成语 五字成语 一开头的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事物 就会 制服

更新时间: 2024年

“一物克一物”的单字解释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1.能:克勤克俭。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刚。3.攻下据点;战胜:克复。克敌。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严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区容量单位,1克青稞约重25市斤。9.藏族地区地积单位,播种1克(约25市斤)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1克约合1市亩。“剋(尅)”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一物克一物”的近义词

“一物克一物”的相关成语

“一物克一物”的关联成语

“一物克一物”造句

世间万物一物克一物,这老头自己打坏主意把自己弄成了僵尸,没想到流下来的水招引了这些克僵尸毒的小草。

赶紧把珠子塞进他嘴里,一物克一物,估计把珠子进去他也就不行了。

你也好好休息吧,什么红衣蓝衣的暂且不要想,天下一物克一物,总会有办法的。

赶忙拿出那颗陂陀株含在了嘴里,果然一物克一物,那轰鸣声瞬间便停了下来,一丝凉意掠过心头,陈粟精神为之一振。

寒天天不怕地不怕,但偏偏就极怕夜雨,这恐怕就是一物克一物了。

,一物克一物,尸鹰必有死敌只是凌天不知道罢。

这天下间一物克一物,血海可以玷污万物。

一物克一物,万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泉镜,真银学园高等部2年级,身高168,女性,三围是秘密,一物克一物,如果这世界上还有能左右义贵意志的人,除了义贵他爸外肯定就只有她了。

这座仙府尽管玄妙,也十分强大,但却是纯正光明,而七煞阴火是一种很邪恶的火焰,邪恶对抗光明,自然是一物克一物

* 一物克一物的意思 一物克一物的成语解释 一物克一物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