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字共有1个读音:
[dàng]
汉字 | 碭 |
---|---|
读音 |
|
注音 | ㄉㄤˋ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9 |
异体字 | 砀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简体字形 | 砀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8AD |
其它编码 | 五笔:djgr 仓颉:mramh 郑码:gkro 四角:16627 |
笔顺编码 | 13251251113533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ノフノノ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撇 横折钩 撇 撇 |
碭字的意思
同“砀”。
碭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碭
dàng ㄉㄤˋ
◎ 同“砀”。
英语 brilliantly colored stone with veined patterns in it
德语 Dang (Eig, Fam)
法语 pierre veinée,(nom géogr.)
碭字的详细解释
碭字的辞典解释
砀ㄉㄤˋdàng名
有纹理的石头。《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墉垣砀基,其光昭昭。」李善注引《说文》曰:「砀,文石也。」
山名。即砀山。在大陆地区安徽省砀山县东南。
姓。如汉代有砀鲁赐。
动振荡。《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形大、广。《淮南子·本经》:「当此之时,玄玄至砀而运照。」汉·高诱·注:「砀,大也。盛德之君,恩仁广大,遍照四海也。」
康熙字典解释
碭【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𠀤音宕。《說文》文石也。《何晏·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又芒碭,山名。《前漢·高帝紀》隱芒碭山澤閒。《應劭註》芒屬沛,碭屬梁。
又《水經注》仙者涓子,主柱,𠀤隱碭山,得道。
又沆碭,白氣貌。《前漢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蕭殺。
又過也。《揚雄·甘泉賦》回猋肆其碭駭兮。《馬融·長笛賦》犇遯碭突。
又碭,溢也。《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又《正韻》待朗切,音蕩。
又《集韻》徒郞切,音唐。義𠀤同。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碭【卷九】【石部】
文石也。从石昜聲。徒浪切
说文解字注
(碭)文石也。地里志。梁國碭縣。山出文石。應劭云。碭山在東。師古云。山出文石、故以名縣也。按以碭名山。又以碭名縣。本爲文石之名。从石。昜聲。徒浪切。十部。
碭字组词
* xuanchuanyuan.com为您提供碭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释,以及汉字的字形结构、编码、部首、笔顺、组词、造句和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