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
- 身
- 齐
- 家
- 成语名称:
- 修身齐家
- 成语拼音:
- [xiū shēn qí jiā]
- 成语解释:
- 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亲,有甚么修身齐家的事,训教你儿者。”
- 成语例句:
- 宗璞《东藏记》:“大至治国兴邦,小至修身齐家,归根到底都得靠自己。”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修身齊家
- 英文翻译:
- Self cultivation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修身齐家”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X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提高 修养 家政
更新时间: 2024年
“修身齐家”的单字解释
【修】:1.修饰:装修。修辞。2.修理;整治:修车。修桥补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3.写;编写:修函。修史。修县志。4.(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修养。修业。进修。这学期多修了两门课。5.修行(迷信):修炼。修仙。6.兴建;建筑:修建。修水库。新修了一条铁路。7.剪或削,使整齐:修树枝。修指甲。8.指修正主义:反修防修。9.姓。10.长;高:修长。修竹。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斋”。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修身齐家”的近义词
“修身齐家”的相关成语
“修身齐家”的关联成语
修字的成语
身字的成语
齐字的成语
家字的成语
修开头的成语
身开头的成语
齐开头的成语
家开头的成语
xiu的成语
shen的成语
qi的成语
jia的成语
xsqj的成语
修身什么什么的成语
修什么齐什么的成语
修什么什么家的成语
什么身齐什么的成语
什么身什么家的成语
什么什么齐家的成语
“修身齐家”造句
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党,以交朋友。
藏头诗:修身齐家睦天下,身有正气传佳话。律守心底传经典,己人和谐暖中华。做我华夏好儿女,文章道义开奇葩。明月当空扬正风,人间善行美如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耕耘文明,收获幸福,修身律己,文明大同!
我名叫刘修,修身齐家的修,草字德然,便是涿县人。
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齐治平四字。
上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下至娶妻生子安稳度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一个人自己都朝不保夕,又何谈什么大理想。
六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家就一条规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对女子而言做好前面两个即可。
学一些做人的道理,虽不能入圣超凡,也可修身齐家做一个好人。
* 修身齐家的意思 修身齐家的成语解释 修身齐家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