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令造句

“辞令”的解释

辞令[cí lìng] 辞令 辞令,是汉语词汇,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解释为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
用“辞令”造句 第1组

1、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

2、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他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发起脾气来,一句话能把人砸个跟头。

3、九代之文,富矣盛矣;其辞令华采,可略而详也。

4、要善于辞令,但力戒空话。

5、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6、伟大诗人屈原博闻强志,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擅长辞令

7、他善于辞令,口若悬河,真是当外交官的好人才。

8、参议员善于辞令,讲起话来很能抓住人心,屋子里的一百来个人默不作声,聚精会神地听着。

9、他虽然不是外交官,却能熟练地使用外交辞令.

10、她善于辞令而且古道热肠,即便对人直言不讳,也看得出是在关心他们。

用“辞令”造句 第2组

11、亚波罗是一位出色的传道者,他天资聪敏,善于辞令,他所传讲的信息既准确又有力。

12、这位警察局长很爱好外交辞令.

13、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14、咱们之间说话就没有必要用外交辞令了吧.

15、不善辞令、厌恶应酬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于书林之中,游目四顾,俯拾皆友。

16、这位演讲者无疑善于辞令

17、虽然我不善于辞令,却是有学问的,我们在各方面,已经向你们清楚显明了。

18、不过,除了技术辞令和戒酒互助会式的道德说教,他其实远比其他大多数采访对象更善于表达、更有吸引力。

19、学问渊博,技能高超,训练有素,富有教养,善于辞令,这是最高的吉祥。

20、要有礼;要按外交辞令写;即使在宣战文告里,依然是要遵循礼节的.

用“辞令”造句 第3组

21、但在日常生活、学作品和外交辞令中,又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去表达一些特殊的语义,以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

22、有些祝贺者叫我是伟人。我相信这句话是诚恳的,但应该说,这是多余的辞令。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我并不感到我的躯体里有什么伟大的地方。我也许可以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坏的工作者,因为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任何一种劳动。

23、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别上下之义,使当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

24、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巴尔扎克 

25、你们的妈妈可能会告诉你们事情的不同版本,且可能会一说些恶心的事情来诋毁我,她一向巧于辞令,所以不要听她的。

26、别人对我稍稍亲热一点,我就头脑发昏,产生对方对自己有意的错觉。每当意识到那不过是好感,或者是社交辞令,我就会厌恶自己,觉得受到伤害。东野圭吾 

27、《史记》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8、我们知道,录口供,犯人讲话是一件很艺术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人们把在社交、外交等场合能说会道有口才的人就称作善于辞令了。

29、其余手答函牍、演说底稿,均辞令得体,言简意赅,文采为久治文书者所不及,作者以诚接物、人情练达之作风跃然纸上。

30、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太中大夫,恢谐、幽默、善辞令,古代著名文学家。

用“辞令”造句 第4组

31、屈平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2、当人们看到韩国的第一夫人赤手上阵亲自制作泡菜,不得不承认,这种亲民的举动比任何生硬的外交辞令都有效。

33、某回音说明在此山安扎,犹恐祸及于贤父子,是以书上推辞令媛别择良缘.

34、现在都答应他的请辞令了,还带着一丝距人千里的表情,不叫他“大哥哥,改口叫经理了”。

35、《礼记》说,孩子到了十岁,除了要学习“幼仪”,就是奉侍长者的礼仪之外,还要学习日常应对的辞令

36、可我们成了网中的鱼儿,别人撮一下,外交辞令动一下,一贯的、无可争辨外交用语,全国网民可以倒背如流?中国外交解决领土主权问的手段至今指向不明。

37、因其“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重视,官居“左徒”之职(仅次于宰相)。

38、尽管措辞温和,甚至算的上是无偏无倚的外交辞令,但希拉里此言却明显意在反对北京。

39、屈原很有学问和才干,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0、不擅辞令的辛小丰,简直要揍比觉。

用“辞令”造句 第5组

41、可是,听了王枫那一番大度的、知情达理的外交官辞令,周琼反而更难受了。

* 在线查询辞令造句,用辞令造句,用辞令组词造句,包含辞令的句子。

关于辞令的诗句

关于辞令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