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学造句
用“之学”造句 第11组101、 逢禄之学,实承其外王父庄存与之遗绪,专肆力于公羊。
102、 面对如此博大精深之学,深入之,也颇感步入五里云雾,难触凤毛麟角。
103、 东汉初,刘歆的门人杜子春传授《周礼》之学,郑众、贾逵、马融等鸿儒皆仰承其说,一时注家蜂起,歆学大盛。
104、 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
105、 这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别号东坡,眉州眉山人氏,天资聪慧,过目成诵,乃人中骐骥,有通今博古之学、经天纬地之才。
106、 而作者本人也以“但亦惟在此寂寞中能踵武前贤为己之学,而后为天下之学”自期自励。
107、 他是绍继罗王之学的传统,也是绍继史语所的传统。
108、 所讲以圣谕要言为主,而以孔孟之道、程朱之学旁通曲畅,务求有当于人心。
109、 刻意郑、孔之学,无间冬夏,读书恒至夜半。
110、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11、 托圣贤之名,扬自己之学,与托古改制同。
112、 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之学与圣人老子阴阳二气之说脉理相通,实则天地间之大道也!
113、 因为,在熊氏看来,哲学乃智慧之学,非讲讲科学方法就能一通百通。
114、 夫易者,范围天地之书也,广大无所不备,故九流百家之学,俱可窜入焉。
115、 有志之学子,弃儒文,入军伍,击强敌,灭倭寇。
116、 然而去年今日往矣;今年今日,未往而已往矣;明年今日,他年今日,余将拭目而观吾东关之模范学校,更观吾全校同学之学生。
117、 “湖南衡阳王船山夫之以孤介拔俗之资,沉博多闻之学,注经论史,评骘百家,著作等身,巍然为一代大师。
118、 邵雍借天言人的学说,被程颢誉为“纯一不杂”的“内圣外王”之学,被朱熹称是“天挺人豪”构筑的“醉里乾坤”。
119、 始皇帝焚书坑儒之时此书被作为养生之学而逃过一劫流落江湖。
120、 儒家进入了低迷期,魏晋时代玄学崛起,传统的儒家日趋消弭;汉儒之学逐渐归于沉寂,唐代虽然有孔颖达、韩愈几次力主复兴,但是终究未能崛起。
121、 弟子觉以宿世因缘得遇圣师指示大道,非不黾勉以从,卒为口舌之故,频年教授,如伏枥之马,为人驰驱,志在刍粟而已,而性命之学从未望见,苦海深沉,举头无岸。
122、 道友既成一家之学,问道于天,何不在一生所学之法中寻求解惑之计,不是快矣。
123、 后世一般宗教家,常感觉自己教义上空疏,不足资以号召,每每利用神仙之学说,混合于其教义内,以装饰自己之门庭。
124、 可笑今之学道者,一知半解,强不知以为知,连长生之门都没有摸到,眼目许大,不能识人。
125、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
126、 岑仲勉以惊人毅力投身西北史地之学和唐史研究,“一个人咬得菜根,方能实心教育”是他的名言。
127、 术数之学,更在祖师高道之间辗转相传。
128、 历算之学……一则或视以为深而难之;一则或因以为隐秘而故密之;一则或目以为迂远而屏之。
129、 故而立志走访天下,便览郡县志集,寻经世致用之学。
130、 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131、 《旧唐书》本传说李淳风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
132、 总之,焦竑在50岁成为状元以前,在这2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以文会友,广交天下学者,大量阅读经史百家及佛道的著作,讲习“良知之学”。
133、 佛典的科判疏钞之学,为有组织的解剖性文体首次在中国的出现。
134、 发凡起例,示文质相因之教;筚路蓝缕,习中西兼蓄之学。
135、 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
136、 十七岁时游太学,见石鼓文,就开始为金石之学。
137、 大伪之学仕,生于戊辰年乙丑月,闽地岚城人氏。
138、 记问之学不足于为人师,需要有启发别人的力量才不愧为人师,在这一点上从文有他独到之处,因为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好学深思的性格。
139、 诏书说他“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学训古之学”。
140、 凡此种种之举动行为,皆与墨家之学说思想,多所龃龉不合,抵牾悖逆。
141、 推见孔氏之学以上接圣贤之统。
142、 攻击住有27名伤病员的八路军野战病院,大队长“下令并亲自教给刺杀射击的方法,令各中队补充兵使之学习刺杀活人而射杀或刺杀”。
143、 其实,钟繇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并不限于一家之学。
144、 吾国近年之学术,如考古历史文艺及思想史等,以世局激荡及外缘薰习之故,咸有显著之变迁。
145、 他把这个“记问之学”巧妙地做成了一个辩论的陷阱,让卢大儒当场难堪。
146、 妒异党同,避忌逢迎,恩爱尔汝,吾见婢妾之于闺门也,而今闻之丈夫矣;手谈眼语,诪张万端,蝇营鼠窥,射利如蜮,吾见驵侩之于市井也,而今布之学校矣。
147、 尽管他治校严格,但校友陈宏振认为“但凡深受周校长训诲之学生,经过长期磨练,养成守法习惯,均能循规蹈矩,束身自爱,为社会所称道”。
148、 今之学者,却议论纷纷,说诸葛亮忌才、擅权等等。
149、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不学,吾谓之学矣。
150、 “其时治经者各有师承……此可见诸儒师资有自,非同后世稗耳贩目之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