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岳麓山的诗有哪些

1.描写岳麓山的诗有哪些

《游道林岳麓》(陈与义)

耽耽衡山麓,翠气横古今。济胜得短筇,未怕山行深。

路盘天开阖,风动龙噫吟。峰恋惨澹处,照以布地金。

世尊诸天上,燕坐朝千林。向来修何行,不受安危侵。

道人轻殊胜,来客费幽寻。恍然结愿香,独会三生心。

山中日易晚,坐失群木阴。勿唾此山地,后日重窥临。

《题岳麓寺》(杜荀鹤)

一簇楚江山,江山胜此难。觅人来画取,到处得吟看。

鹤隐松声尽,鱼沈槛影寒。自知心未了,闲话亦多端。

《晚霁望岳麓》(刘昭禹)

湘西斜日边,峭入几寻天。翠落重城内,屏开万户前。

崖崚危溅瀑,林罅静通仙。谁肯功成后,相携扫石眠。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寺门高开洞庭野,

殿脚插入赤沙湖。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塔劫宫墙壮丽敌,

香厨松道清凉俱。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暮年且喜经行近,

春日兼蒙暄暖扶。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潭府邑中甚淳古,

太守庭内不喧呼。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久为野客寻幽惯,

细学何颙免兴孤。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欧阳厚基《岳麓爱晚亭》

一亭幽绝费平章,峡口清风赠晚凉。

前度桃花斗红紫,今来枫叶染丹黄。

饶将春色输秋色,迎过朝阳送夕阳。

此地四时可乘兴,待谁招鹤共翱翔。

柳宗元《望湘亭》

好在湘江水, 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 更遣几人回。

半山亭原名半云庵,何时改此现已无可考。过去有一个在亭中休歇的烧火僧,作了一首诗:

山半山庵名半云,半亩半地半崎钦。

半山茅块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阴。

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佛好修心。

半间房舍云分半,半听松声半听琴。

《放鹤》

宣统三季秋,补葺爱晚亭,刻南轩、南园两先生诗,并征罗鸿胪故事,书“放鹤”二字,以永嘉游。程颂万并记。

张南轩先生清风峡诗:

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如今几摄提。

还有石桥容客座,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

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钱南园先生九日岳麓诗:

雨歇江平政亦闲,相寻故事一登山。

红萸黄菊有深味,碧涧丹崖俱净颜。

北海碑看落照里,南轩座接清风间。

归欠且住穷幽兴,细数林鸦几队还。

杨基《望岳麓》

我为长沙客,不醉长沙酒。

为爱岳麓山,系舟城边柳。

峰峦一何秀,膏沐春雨后。

蛾绿净洗妆,方知朱铅丑。

所嗟山中寺,颓圯想已久。

嶙峋北海碑,千载独不朽。

信为神灵惜,长使山鬼守。

褰衣欲访古,日落辰在酉。

荒烟乌鹊喧,竹密虎兕吼。

老眼念后期,未知重来否。

关于岳麓山爱晚亭的诗句,描写岳麓山的诗句,赞美岳麓山的诗句

2.谁能告诉我岳麓山上典故?

岳麓山云麓峰左侧峰峦上著名的“禹王碑”是岳麓山古老文化的象征,是宋代摹刻至此的。

这块碑石刻有奇特的古篆字,字分9行,共77字。相传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天下被淹没洪水之中,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疏导洪流,竟“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最终制服了洪水,受到百姓的尊重。

传说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岣嵝峰立下了这块石碑。东汉赵哗《吴越春秋》就记载了这一传说:“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

唐代韩愈为此登临岣嵝峰寻访禹碑,虽未亲见,却留下了“蝌蚪拳身薤叶拨,鸾飘风伯怒蛟螭”的诗句。 1212年(宋嘉定五年),何致游南岳,在岣嵝峰摹得碑文,过长沙时请人翻刻于岳麓山颠。

宋以后,碑被士所掩。明代长沙太守潘镒找到此碑,传拓各地,自此禹碑名闻于世。

明杨慎曾撰禹王碑释文: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

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 久旅忘家,宿岳麓庭。

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

宗疏事裒,劳余神。郁塞昏徙。

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据学者研究,这篇碑文既不同于甲骨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文,很难辨认,杨慎释文也只是一说,难作定论。加上我国历代碑石中尚无夏禹时代的实物例证,因而此碑很可能是后人假托而成。

但韩愈所闻,何致翻刻却是事实,所以即使是唐宋时所刻石碑,也已是千余年前的珍贵古物了。明清两代,吟咏禹王碑的诗词很多,有朱翊銮的《禹迹亭》、崔应科的《禹碑》、石公荫的《登禹王碑憩望》、沈一揆的《禹碑》等等。

大都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和对碑文难以认释的感叹,如沈一接的诗云: “平成绩奏几千年,石壁遗文尚宛然。 岂是后人偏好事,应知古圣示心传。

龙蛟影动云烟乱,珠露光凝日月悬。愧我读书无万卷,空来拟议未能诠。”

现在全国各地有10余处禹碑,据说都是由岳麓山禹碑复刻的,由此也可见它的珍贵。 岳麓山除禹王碑外,还有一块著名的碑刻——麓山寺碑。

碑高近3米,宽1米多,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和书写,黄仙鹤刻石。 碑额篆书“麓山寺碑”4个大宇,碑文共1400余字,骈散文体兼用,叙述了麓山寺自晋泰始(265-274)年间建立至唐开元(713-741)立碑时500年间的兴废修葺、历代禅师宣扬佛法的经过,以及岳麓山的佳丽风光。

李邕,扬州江都人,史书记载“邑之文,于碑颂是所长”。 由于他任过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所以这碑又名“北海碑”。

李邕撰写的此碑碑文为行楷书,词句华丽,字体秀劲,集汉魏碑铭之长。在李邕一生书写过的众多碑铭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碑的背面还有米芾等宋元名家的题名,因而历代书家都将它视作珍品。

由于此碑的文采、书法、刻工都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三绝碑”。 “三绝碑”在我国古代碑刻艺术中声誉很高,碑字用行书是此碑新创,笔力雄健浑厚,后起书法大师,如苏、米芾等都沿袭其法。

元代书法大家赵孟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拟之”。自古至今,许多著名文人游览岳麓山时都特意来观摩此碑,宋代的张、明代的李东阳等都留下了吟咏它的诗篇,可见其对后人影响之大。

有关岳麓山的短诗句

上一篇:关于月的诗句 下一篇:关于思乡的古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