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一诗“忘世 忘我 忘言”三层境界

1.《饮酒》一诗“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境界

陶渊明《饮酒》的所有内容都围绕着“心远”所以说全诗的诗眼是“心远”二字。此诗是以“心远”纲领全篇,并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开头两句中的“结庐”、“人境”、“喧”、“远”几个词语点明身居闹市而能闲适平静是因为“心远”所致,几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接着的两句具体描写自己的这种心境或心态,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落日、飞鸟等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最后两句又深入一层,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这是全诗的总结,是点睛之笔。

这首五言古诗,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思想内容关键在“心远”二字,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至于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第一层,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通过诗中的几个词语可以领会是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现状;第二层,通过所写的景物可以体会到作者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感受;第三层,把感情升华,说的是这种感觉已经不是用语言所能够表达的了。

这三个层次层层深入,逐渐使主题深刻生动。一,忘世:自我调节的审美静观态度显然,本诗的开头四句是一个层次,它传达出的是一种出世,忘世的心态,指向的是超脱世俗,超脱群体的精神境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存在的形象显现,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作者一种耳目心意的感官愉悦。 我们也注意到了诗人的另外一种努力,即精神上的自我控制和主观心理的自我调谐。

在热闹的"人境",却感受不到车马的喧嚣,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影响着诗人呢 诗人说:"心远地自偏",原来,身受道家哲学影响的陶渊明,在面对现实世界的种种龌龊,不平与丑恶时,选择了一条远离的道路:"心远"。 从心理,精神上来抗诉车马喧嚣的现实世界,这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趋衡的主观心理活动。

还应该看到,"心远"的背后,不仅仅是对现实社会的排斥,更包含着对个体存在的发现与张扬。在中国的哲学体系之中,儒学偏向于从人际关系之中来确定人的价值,即从群体之中来衡量个体的存在。

建功立业,精忠报国,治国平天下等是作为一种社会性因素优于个体存在而被考虑的,个体的独特便被改造成为大众的社会行为语言,在个体走向社会化的过程时,却又更多的被导向了极端的社会存在,从而泯灭或忽视了人的其他层次,譬如精神存在,使人成为哲学意义上的非人。 与之相反的是,老庄哲学强调从繁复的人际关系之中摆脱出来,寻求个体的存在价值,反对人被社会异化是老庄哲学的核心,不受"物役"不再"丧已于物":而在儒学之中,强调的则是个体身心在社会存在中求得稳定#但往往是社会存在涵盖了个体而成为非稳定的个体),强调在"此岸"中达到兼溶天下和自我的实现。

在老庄哲学中,取得个体身心自由的指向是精神存在。因此,陶渊明与"车马喧"的社会"心远"也就是必然的了。

陶渊明在此时的"心远"是一种心性独立,是使自己处于自我调谐之后的精神世界(彼岸)之中,从而在精神上隔绝了同社会,群体的联系,在心理上截断了同现实的纽带而处于自我谐和之后的精神境界。 这种同社会的心理断裂,实质上是审美态度第。

卷第2期大理学院学报6784。9742。

&&'年0月:;; @/>-A;>>BCB:D84。&&'万方数据!" 建立的开始。

不再关注现实,不再为"车马喧"等耳目感官而繁忙,对"此岸"存在采取的是一种超越的情感和心理态度。 而这种态度恰恰带有审美的特点。

超越于眼前的狭隘的功利得失,肯定个体的自由及价值,正是人对现实的审美感受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本质特征。截断了同现实的心理联系,随之而来的就是使自己的内心处于"虚静"的状态。

审美态度的建立就有了基础。 当陶渊明以"虚静"的心灵去对待万物,观照自然时,就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如庄子所言:"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无则无为而无不为",即能达到美。

所谓"澹然无极而众美之"。 只有达到"虚静",才能感天地应万物,苏轼亦言:"静能了群动,空能纳万境"。

才有审美的可行性,进而达到美。所以,这种主动同现实断裂联系的"心远",是艺术化审美的必由之路,只有"忘世"而后"虚静",由外向开放走向内向封闭,才能谈审美化观照的建立,反过来,这种审美化观照态度的建立也促使个体不再为外界的喧闹而束缚,不为外物所役,而达到对社会的主动疏离和个体的身心自由,迈向审美化的人生观照,迈向更高层次的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

二,忘我:从个体强化到物我同一的审美观照态度。

2.“得意忘言”出自哪一首诗词

你好!

1. 得意忘言,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

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得:得到。言:语言。

2. 成语典故:

《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3. 近义词:心照不宣

4. 反义词:格格不入

5. 例 句:

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特别好,总是得意忘言。

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句

3.有关忘记的诗句

1、来时莫忘桃园记 唐 储光羲 《酬李壶关奉使行县忆诸公》 2、记著不如浑忘著 宋 陈师道 《清平乐·休休莫莫》 3、贪记诗情忘酒杯 唐 朱庆馀 《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 4、但记昔我忘今吾 宋 陆游 《对镜》 5、记一忘三二 宋 黄庭坚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6、南度相忘更记年 宋 陈师道 《寄文潜无咎少游三学士》 7、不记俎奇忘豆偶 宋 方回 《记游自次前韵》 8、莫忘当年作记人 宋 刘过 《代鸥阳丞上韩平章》 9、记诵俱忘一载馀 宋 刘克庄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 10、纵记今亦忘 宋 强至 《送张升甫三十韵》 11、不忘灵山亲受记 宋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 12、莫忘受记出燃灯 宋 舒岳祥 《周梅所携正仲再和书韵见示次韵报之》 13、自有忘言记真意 宋 宋庠 《和子京旅况》 14、作诗记忘遗 宋 苏轼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15、记不分明有忘时 宋 曾丰 《回雁峰》。

4.有关忘记的诗句

1、来时莫忘桃园记 唐 储光羲 《酬李壶关奉使行县忆诸公》 2、记著不如浑忘著 宋 陈师道 《清平乐·休休莫莫》 3、贪记诗情忘酒杯 唐 朱庆馀 《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 4、但记昔我忘今吾 宋 陆游 《对镜》 5、记一忘三二 宋 黄庭坚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6、南度相忘更记年 宋 陈师道 《寄文潜无咎少游三学士》 7、不记俎奇忘豆偶 宋 方回 《记游自次前韵》 8、莫忘当年作记人 宋 刘过 《代鸥阳丞上韩平章》 9、记诵俱忘一载馀 宋 刘克庄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 10、纵记今亦忘 宋 强至 《送张升甫三十韵》 11、不忘灵山亲受记 宋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 12、莫忘受记出燃灯 宋 舒岳祥 《周梅所携正仲再和书韵见示次韵报之》 13、自有忘言记真意 宋 宋庠 《和子京旅况》 14、作诗记忘遗 宋 苏轼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15、记不分明有忘时 宋 曾丰 《回雁峰》。

有关忘言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