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他人经验的名言

1.借鉴他人经验的名言

1、拥有丰富经验的我们的知识无不以经验为基础,一言以蔽之,知识全由经验而来。

——洛克2、我们从经验中懂得,并非所有难以置信的事都是不真实的。——雷斯红衣主教3、4、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英国5、积累的经验多了就会慎虑,就像积累的学识多了就会博学一样。——霍布斯6、经验是最好的论证方法。

——培根7、一个人的经验是要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在岁月的磨炼中才能够使它成熟。——莎士比亚8、经验是一所好学校,可它的学生却经常旷课。

——欧文·华莱士9、经验收的学费奇高,但教授法无人能及。——汤玛斯·卡莱尔10、经验是最糟的老师,总在教课之前先举行测验。

——维尔塔宁11、经验包涵着珍贵的学问。——英国12、很少有人搔抓自己经验的表面,更少有人对这些经验细细琢磨。

——兰多尔夫·伯恩(名言网)13、人最大的不幸之一,就是他的优良品质有时甚至也会对他无益。正确运用和支配这些优点的艺术常常是经验的最后果实。

尚福尔14、生活是由一系列的经验组成。每一个经验都会使我们变得成熟一些,虽则有时我们很难体会到这一点。

——福特15、经验是科学之父。——西班牙借鉴别人经验的名言16、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

——佚名17、经验是思想的结果;思想是行动的结果。——狄斯累利18、人在一小时中获得的经验,用尽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全部词汇也表达不清。

——斯蒂文森19、有经验的猎人能对付凶恶的豹。——柬埔寨20、经验是个宝贵的学校,而傻瓜却从中一无所得。

——富兰克林。

2.如何鉴赏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宋·辛弃疾《青元案》〔东风夜放〕。

蓦然:突然。阑珊:稀疏,零落。

这几句大意是:在人群里找了她千遍百遍都没找着,忽然一回头,却发现她原来在那灯火稀疏的僻静处。 这首词先着力描绘南宋京都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一方面是“东风夜放花千树”,灯火如昼;一方面是“宝马雕车香满路”,仕女如云。

可是与作者相约的那个心爱的女子却不知何处去了。他“众里寻他千百度”,仍然渺无踪影;正在焦急之际,忽然一回头,却发现她正避开热闹的人群,独自站立在“灯火阑珊处”。

词就在这不言而喻的欣喜中结尾了。由此可见,作者所追慕的,是一个品格高洁,自甘寂寞,不同流俗的女子。

在这种追求里,寄托着词人不愿与醉生梦死、偏安江南的南宋小朝廷同流合污的情怀。梁启超认为这首词的词皆是“自甘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很有见地的。

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引用这几句而赋予新义,认为这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三种:通过孜孜不倦的千百次探求,最后有所发现,有所成就。 这种引用古人的现成词语而赋予新义的做法,今天写作时值得借鉴。

诗句,借鉴,交流

3.有哪些古代贤人经常一起切磋交流的佳话或诗句或意境

【李陵答苏武书】(《西汉文》)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 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 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 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 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

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 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 复苟活。

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 悲,增忉怛耳!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昔 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 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 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

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於临阵,亲自合围。

客主之 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 首。

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 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於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 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於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 不食,仅乃得免。

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 不死,罪也。

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 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於国主耳。

诚以虚死不 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句践 之雠,报鲁国之羞。

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 刑。

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菹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 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

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 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 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 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 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 乘之赏。

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 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 顾而不悔者也。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

陵 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 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

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 力自爱。

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 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於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 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 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 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得。

简能而任 之,择善而从之,。

4.鉴真对日本的贡献及赞美诗句,谢谢啦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是郭沫若在1963年为纪念鉴真逝世一千二百周年而写的诗句,它热情讴歌了鉴真崇高的献身精神,高度评价了鉴真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鉴真的东渡,形式上是一个僧团组织,实际上却是一个规模完整的文化技术顾问团。

据《东征传》(注文:《东征传》,即《唐大和上东征传》,日本学者淡海三船(又称真人元开)根据鉴真的弟子思托所著《鉴真和尚传》编写,779年成书,该书比较详细地记述了鉴真等人东渡日本的事迹。)记载,随鉴真赴日的人员里,有雕刻玉器的,有雕塑人像的,有镌〔juan捐〕碑的,有铸造的,有擅长绘画和书法的,有精于建筑的,并有许多懂得医药的。

他们把当时最成熟的唐代文明全面地介绍到日本去,对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使日本佛教界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过鉴真的倡导和他的弟子们的努力,律宗(注文:律宗,亦称“南山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在日本正式确立,成为南都(奈良)六宗之一。

“从此以来,日本律仪,渐渐严整,师师相传,遍于寰宇”,使日本佛教在戒律的传统上和中国佛教结成了血缘关系。今天日本律宗以鉴真为开山祖,以唐招提寺为总本寺。

鉴真还带去了中国天台宗(注文:天台宗,也称“法华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的主要著述。

他在唐招提寺曾开讲天台三大部经。后来,经日本最澄和尚的努力,天台宗成为日本佛教重要的宗派之一,在平安时代(注文:平安时代,日本历史上幕府政治以前以平安京(今京都)为京城的时代,始于794年,终于1192年。)

大大发展,对平安时代文化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作用。 鉴真抵日后,在东大寺时,曾奉命为日本校勘佛教经典,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凭记忆一一勘出了写本的错误。

在建筑方面,鉴真一行也作出重大贡献。唐招提寺是鉴真和他的弟子们在日本人民的合作下创建的寺院,结构精巧,布局和谐,气势雄伟。

金堂所采用的鸱尾(注文:鸱尾,佛殿甍[mong蒙]上(屋脊)两瑞的装饰。)、三层斗栱(注文:三层斗栱,木洁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处于柱子屋顶之间,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而戍,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使屋檐大幅度外伸。)

等建筑方式,完全吸取了唐代建筑的最新成就,对日本的寺院建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唐招提寺的金堂、戒坛、讲堂等目前依然存在,是日本现存的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一群古建筑。

唐招提寺东北部开山堂内,安置着鉴真和尚的坐像,这是鉴真逝世前由思托塑造的。坐像高二尺七寸,是一尊等身大的干漆夹紵像,把鉴真生前的姿态、神情,再现于人们的面前。

这座塑像造型优美,线条柔和,夹紵技术也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在日本美术史上,鉴真坐像是最早的肖像雕塑,被定为日本的国宝,受到特别的珍视和保护。

唐招提寺的佛像多为干漆夹纻像。我国塑造夹纻像的历史颇为悠久,早在东晋(317—420年)时就有了这种方法,到唐代很是盛行。

干漆夹紵法分脱胎干漆和木心干漆二种。前者系在泥塑上敷以麻布,再涂漆反复多次,待干燥后去泥土而空余外壳。

后者系在木型上涂漆而成。这种干漆像分量轻,造型厚实,稳重,被称为唐招提派,对以后日本雕塑佛像也有直接的影响。

鉴真带到日本的绣像、雕像、画像、金铜像、书帖等,给日本的造像和佛画艺术提供了借鉴。大批唐代写经传人日本,也成了日本写经书法的楷模。

文物中的《王右军(注文:王右军,即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家,世称“二王”。下面的“小王”,即指王献之,)真迹行书》一帖,《小王真迹行书》三帖,还献入宫廷。

鉴真弟子中,又有写一笔好王字的,这对以后日本书法界流行王字也有极大关系,“唐招提寺”门额据传为孝谦天皇所书,即系王右军书体,可见其崇尚之一斑。 鉴真一行对日本医药学也做出了贡献。

据《东征传》记载,鉴真抵日后,除讲律授戒外,还“开悲田而救济贫病”,可见他在那里继续从事医疗活动,传播医药知识。 自从汉方医药传人日本后,中国药品通过商船带往日本的数量、品种很多。

但是,日本人对于药物的真伪、规格、好坏,还没有标准可凭。鉴真赴日时尽管视力不行,但是他利用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手指的触觉等直觉鉴别方法,把有关药物的鉴别知识毫无保留地贡献给日本人民,矫正了不少错误。

此外,他还传授了药物的收藏、炮制、配合、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临症方面,文献记载虽然不多,可是鉴真为光明皇太后治疗慢性病!效果很好,因而受赐水田一百町,说明他的成绩也是很显著的。

十四世纪以前,日本医界把鉴真奉为始祖,据传直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日本药袋上还印有鉴真的肖像,可见其影响之深, 据载鉴真赴日时带去大量的甘蔗和蔗糖,正仓院中收藏过唐代时传人的蔗糖。有人认为鉴真赴日后可能把榨糖技术传授给日本人民。

至今,日本人民把鉴真奉为榨糖、缝纫、制豆腐、作酱油的始祖,可见鉴真抵日后,对日本人民的生活也带来了变化和影响。日本人民以崇敬的心情,缅怀鉴。

有关借鉴交流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