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全诗解释

1.《悯农》全诗解释

第一首的解释: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第二首的解释: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原诗: 悯农二首 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背景: 创作时期是中唐作者:李绅文学体裁:五言律诗赏析: 第一首: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诗句显得更为凝重沉痛。

“农夫犹饿死”,这又与前句形成了反差,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使读者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第二首:诗句描述了劳苦农民辛苦工作的情景,在最后一句用了问号,表现出了作者深深的愤懑之情,同时告诫每个人要节约粮食不可浪费。

悯农有关诗句弃之可惜七字上联,悯农上联(),弃之可惜,悯农对联弃之可惜

2.《悯农》的诗句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李绅。

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

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

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

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

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悯农有关诗句弃之可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