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革命先烈的古诗有哪些

1.怀念革命先烈的古诗有哪些

1.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代于谦《石灰吟》 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释义: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近代李大钊《壮别天涯未许愁》 释义:豪迈地在远方离别别多愁善感,应把全部离别情随流水飘散。 4.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近代杨超《就义诗》 释义:只要拥有伍子胥的勇气,三年归来之后一定可以报得楚王之仇。 5.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近代周文雍《绝笔诗》 释义:头颅可以斩断,四肢可以肢折,但革命的精神,永不磨灭。

2.有关悼念烈士英雄的诗词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题三闾大夫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岳飞《满江红》[b]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英烈,诗句,缅怀

3.缅怀革命先烈的诗歌

缅怀革命先烈的诗歌如下1、《临淄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忠魂贯苍穹,白云轻抚伴从容。

天公低首邀上客,清茶一杯问苍生。2、《临淄革命史纪念馆》玉石花环表心灵,烈士芳名高墙涌。

铁拳砸碎旧世界,铮骨擎起黄河龙。3、《烈士墓区》苍松翠柏寓精神,绿荫掩映忠烈魂。

舍家捐躯众人敬,激励后生报国门。4、《无名烈士墓》姓甚名谁无人知,家居何方迹难寻。

常眠此处少寂寞,墓前祭奠皆亲人。革命烈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在人民革命斗争、保卫祖国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者的尊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0年10月15日《关于革命烈士的解释》,凡辛亥革命以来,确系为革命及抗日而阵亡和死难的人员,称为烈士。同年12月11日,内务部发布《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和《民兵、民工伤亡抚恤暂行条例》规定:凡中国人民解放军及人民公安部队因参战、公干牺牲者(被俘不屈、慷慨就义或被特务暗杀等),革命工作人员在对敌斗争中牺牲者或因公牺牲者,民兵、民工因参战牺牲者,均称烈士。

1980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重新发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符合规定的,可批准为革命烈士。

4.缅怀革命先辈的清明节的诗歌帮帮忙啊啊啊

恨不抗日死 留做今日休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海怒涛狂卷①,卢沟碧血横流。

神州积弱耻蒙羞。 国恨家仇知否? 碎骨粉身殉节②,挥刀斩贼擒酋。

百 年奋战 捍金瓯。 胜利凯歌高奏。

注:① 指甲午海战。 ② 北洋水师“志远号”军舰官兵以舰撞敌,献身殉国。

七绝·再悼东江纵队抗日英烈 作者:罗贤生 大漠飞沙逐日吞, 孤烟旋起似招魂。 在生未噬倭奴肉, 烟雨落红持家贤妻良母,为国巾帼英雄。

中华女性伟大,绿叶无逊花红。烟笼寒水歌旧期雨打笆蕉怨新池落花非是无情物红颜最显报恩时(二十五)无题抗战期间,援华抗日的美国志愿航空队帮助中国空运给养,掩护交通动脉,并在中国的大部份地区上空与侵华日军英勇作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其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名扬天下,“飞虎队”的绰号更是家喻户晓。近日,部分幸存下来的飞虎队老兵及家属来到南京航空烈士陵园悼念他们在华牺牲的战友,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马隆。

鲍特约翰。 派泰奇罗伯特。

利特尔。

念着已故战友的名子白发苍苍的你老泪纵横而此刻你站在的中国也和你一样啊万分心疼我们都没忘记那曾经的抗战岁月你我不同的肤色携手并肩象是家人你是蓝天的雄鹰把敌寇驱出我土我是地上的猛虎将敌寇赶出国门和平是人类的心语战争是恶魔的绞绳正义必战胜邪恶欢呼已掩没枪声只是那远方的妈妈一直还守着盏孤灯轻轻的风西去吧告诉她不要再等他的儿留在了中国他把生命给了我们长江水日夜在为他祈祷钟山岭肃立在为他守魂飞虎队一个响亮的美国称号永远永远的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长存中秋节就要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看着天上那一轮将满的明月,心中和朋友一样怀念起那些为国捐躯,为民献身的无数先烈们。 借此抗战主题诗会行将结束之际,再为善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唱一首赞歌吧:(二十六)中秋忆念忠魂钩儿般的月儿慢慢地,慢慢地马上就要圆了,你怎么圆的这样迟钝?迟钝难道是你的不忍?悲欢离合见得不少,何苦今年还要愁闷?吴刚不端那桂花酒,嫦娥罢袖玉兔悄蹲。

兴安岭的松树;黄河边的船灯;太行山的弯路;长江岸的柴门;都静静地,静静地等。在等月圆的刹那?还是心中的亲人?“再见吧,妈妈:多保重!”儿走时的话象在今晨;“带好孩子,我会回来的。

”丈夫的话是那样诚恳。话音缠绕在耳边多少年了,只见多少次雁去燕来,只见多少回月落阳升。

这不又是一年中秋接了吗?一桌丰盛团圆饭热气腾腾。 白发的妈妈给儿倒上了酒,长大的孩子给爸留下了门。

松涛呜呜要响了;船灯闪闪更亮了;弯路吱吱变直了;只有那柴门没有开的一声!月儿你就圆了吧,告诉我儿为娘的走路还稳;嫦娥你就笑了吧,别让他爹为咱家操心费神。 月儿托给了长江,浪花汹涌清了又浑;嫦娥托给了泰山,峰峦传递坐了又奔。

去告诉,没回来的我儿他爹:“俺们过的挺好,就是想你作梦。 ”去告诉,千万个的祖国忠魂:“咱这变化很大,还要努力强盛。”

月儿还是圆了,云遮雾蒙。嫦娥还是没舞,思切情深。

怕上高楼凭栏望,只愁鸟飞空无痕!喧闹那城市,静悄这山村。2005。

9。16。

写于南京(二十七)今晚月亮看不见丰盛酒席占据了近水的楼台,文人笔墨恭候着将临的婵娟。 富贵酸腐的献媚没迎来笑脸,今年中秋的月亮就是看不见。

她走失了吗?这怎么可能!天上黑云打出的字幕:"九。一八"无好天。

看不懂的装不懂的照样开席,强离愁的假别恨的依然写篇。划拳斗酒吟诗作画比翼齐飞,思亲怀烈想国忧民相看无言。

我能忘本吗?这怎么可能!地下冤魂发出了呐喊:"九。 一八"黑暗天。

"九。一八"月亮闭容!"九。

一八"谁人开颜?今晚月亮不见,有人说:她心伤成泪盆,盛满亲人的怀念;今晚月亮不见,有人说:她心亮为明镜,映照古今的嘴脸;今晚月亮不见,有人说:她心碎成散银,撒进草屋的桌面;今晚月亮不见,有人说:她心急如火炬,点燃黑路的前边。 月亮在天上不见,月亮在心里还圆。

不见的是她不忍回顾的笑容,还圆的是她宽厚于今的爱怜。不见似见,还圆就圆。

今晚月亮看不见,今夜国人难入眠。但愿明早是个晴晴朗朗好日,但愿下晚是个明明亮亮好天。

(二十八)感天动地中秋九一八天无日月星国恨深似海苍穹亦相临(二十九)潇潇雨中客朋友《问月》问的情深。 两岸三地共月圆,国耻在心身岂闲。

但从港澳回归后,喜见宝岛趋向前。曾经抗战壮烈事,何不统一腾飞篇。

今日中秋异地拜,来年相聚同安眠。(三十)再和:云淡风轻月初圆树影欲动虫却闲庭花焉知秋之后院草已备冬将前人岂无心抛旧事史即为鉴引新篇良辰再把英烈拜天地相和忘入眠烟笼寒水月笼纱船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也知亡国恨富豪偏点后庭花(三十一)和春秋一首:中华神韵千年似披纱性本善良和即家祈望全球弃仇恨天人遍开自由花(三十二)无题虚弱本就有绵羊,贪婪才显狼猖狂。

人非兽类自有手,何由容己入敌肠?兴安岭在我北疆,富士山在你东洋。难道岭比山财旺,想拿就动武力抢?休怪愚笨蛇吞象,任其宰割岂不狂?人若三分正气在,自将举枪驱豺狼。

而今。

5.清明节缅怀先烈诗词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

有关于缅怀英烈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