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意思是:枫叶秋天是红的,就像喝醉了酒的人的脸一样。林中这么多枫叶,都被离人的眼泪染红了,足见泪水之多。

出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拓展资料:

《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西厢记》包含丰富的修辞技巧,有人做了统计,全剧运用的积极修辞手法达到三十四种之多,可以说是集我国古代修辞之大成,成为我国古代戏曲修辞手法运用的理想范本。

作者采用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提炼、融会生动的民间口语,加重文章的斑斓色彩,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这部作品辞藻纷呈,艳丽典雅。在博取众长的基础上,熔铸冶炼,形成自身华丽秀美的语言特色。这种特色是形成全剧“花间美人”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没有语言上这种五色缤纷的艳丽姿采,“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

其文采灿然的语言特点,绝不是堆砌词藻,雕字琢句得来的,它和形式主义的专门搞文字藻绘的作品毫无共同之处。全剧虽然华美,文采璀璨,却自然、流利、通畅,绝无滞涩、雕琢、造作的毛病。因此明代戏曲评论家何元朗认为:“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四友斋从说》)王世贞云:“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曲藻》)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句的意思是: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出处】《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扩展资料

1、《天净沙·秋思》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2、《天净沙·秋思》鉴赏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

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谥。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

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

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诗句,角色,转换

3.鉴赏诗词 《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白居易在写此诗之前是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次是擢升为忠州刺史,而帮助白居易升迁的就是他的好友,题目中的崔相公,曾做过宰相的崔群。

杭州刺史谢上表 公元822年,年过半百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任刺史,官场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时,精神为之一振。到杭州的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从此开始了伟大诗人与美丽山河的千古绝恋。

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绩多不胜数,但其中最突出的是疏通六井和筑西湖湖堤。他首先疏通的是李沁四十年前开凿的六井,其次便是整治西湖,筑建白堤。

杭州刺史谢上表 臣某言:去年七月十四日蒙恩除授杭州刺史,属汴路未通,取襄阳路赴任,水陆七千馀里,昼夜奔驰,今月一日到本州,当日上任讫。上分忧寄,内省庸虚,仰天感(一作戴)恩,地失次,臣某中谢。

臣谬因文学,忝厕班行,自先朝黜官以来,六年放弃,逢陛下嗣位之后,数月徵还,生归帝京,宠在郎署,不逾年擢zhuó知制诰,未周岁正授舍人,出泥登霄,从骨生肉,唯有一死,拟将报恩。旋属方隅不宁,朝廷多事,当陛下旰gàn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虽进献愚衷,或期有补,而退思事理,多不合宜。

臣犹自知,况在天鉴,忝非土木,如履冰泉。合当鼎镬之诛,尚忝藩宣之寄,才小官重,恩深责轻,欲答生成,未知死所。

唯当夙兴夕惕,焦思苦心,恭守诏条,勤恤人庶,下苏凋瘵,上副忧勤。万分之恩,莫酬一二,仰天举首,望阙驰心。

葵藿之志徒倾,蝼蚁之诚难达,无任感恩激切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擢zhuó基本字义1.拔:~发(fā)难(nán)数(shǔ)(喻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不清)。

2.提拔,提升:~升。~用。

~第。旰gàn基本字义1.晚,天色晚:~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他开始意识到不“待时”而动的固执追求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使兼济理想无法实现。“在认识到自己从政思想和方式的偏狭之后,白居易对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途径作出了重大调整,不再执着于直接辅佐君主,而采取了更灵活务实的方式。”

[4]外任的想法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忠州岁月,探求生民之计的实践,使白居易得到丰富的治郡经验。

意识到当一个有实权的地方官吏,才能在某各地方实现自己的理想。此期所谓的“思想流变”,主要是指由宏观地兼济天下到具体地兼济一方,认识到在朝任官,难掌实权,难以在朝廷实现自己的从政理论体系,于是重新振作起来,自求外任地方的机会,将爱民政治理想变为实际的行动和利民的具体成果。

自请外任得准后奏章中写到:“惟当夙兴夕惕,焦思苦心,恭守诏条。勤恤人庶”《杭州刺史谢上表》。

论白居易兼济思想的后期流变 □ 白兴光 摘 要:提出“流变说”重新审视白居易思想、创作及政绩,力求准确地把握他一生思想流变的状况及过程。白居易身逢中唐一朝的淡季,在此时独能始终坚持兼济天下的理想。

由于政局和处境的不断变化,在被贬江州之后,他的兼济思想内部也开始出现了流变,有意针对政治处境的不断变化而改变“兼济天下”的方式,将兼济理想变为实际的行动和爱民利民的具体成果。长庆二年自请外任之举,仍是其积极用世的一种表现,是实现兼济理想的一种途径。

他于地方任上屡屡施行仁政,且忧国忧民思想也贯穿诗歌创作的始终,更加难能可贵!关键词: 白居易思想;兼济;后期流变 白居易思想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学者们一般以元和五年、元和十年和长庆二年界定思想分期1,认为他的兼济思想转变于“卸任拾遗之际①”、“江州之贬②”、“自请外任③”这些时期。本文认为任何人为的割裂都是不科学的。

白居易既是一个想兼济天下的政治文人,又是一个兼顾人生却侧重于艺术追求的诗人。双重的角色定位使他既近于兼济天下,同时又近于独善(兼顾人生),因此对他后期思想的定性应该将政治局势的变化和诗人处境相结合,将其诗文作品与仕途的作为相结合。

白居易一生的兼济思想宛若一条江河,时而若奔马直泻、惊涛怒吼,时而淙淙流淌、平缓前进,却都向着兼济天下的目标而去。依笔者之见,只有用“思想流变理念”重新审视其思想与创作情况,才能准确地把握白居易一生思想流变的状况及过程。

所以阐述其思想变化并找出兼济独善这两条思想线索的流变过程,要比刻意地对思想进行分期更具研究价值。兼济思想是贯穿白居易一生的主要思想,被贬江州之后,兼济思想内部开始出现了流变,有意针对政治处境的不断变化而改变 “兼济天下”的方式。

我拟从元和十年起,尝试来谈白居易兼济思想的后期流变过程。一、穷困江州,未坠兼济之志 元和初年,初入仕途的白居易就形成了以《策林》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体系,为实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他拿起批判现实主义的诗歌武器,向权奸和劣绅们开火。

他积极干预政治,与宦官、旧官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疾恶如仇,直言进谏,所进的“数千百言中,皆人难言者”(《新旧唐书,本传》),试图。

4.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断章》 【年代】:现当代 【作者】:卞之琳 【作品】:断章 【内容】: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注释】: 该诗人会让人以为是佛法之大成者!处处充满使人朵颐的哲理! 【赏折】: 节选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

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

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

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

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

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

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

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 《断章》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解。

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着重“装饰”的意思,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

他说:“‘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看来,诗的“言外之旨”是不能*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

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表达形而上层面上“相对”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主旨。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

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

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

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

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

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

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

5.冯骥才《时光》阅读答案

时光冯骥才(1)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

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

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

它飞也似地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2)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的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的花苞便分外优雅和美丽;些许的光铺散开来,朦胧依稀的勾勒出周边的事物。

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3)可是对生活最具有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

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作“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紧迫、拮据与深浓┄┄一下子,一年里经过的种种事物的影象全都重叠的堆在眼前。

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院到冬日小雨空蒙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哈喇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4)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

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

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

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呢?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了下来。(5)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6)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7)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

母与子的生命转换,不就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

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8)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的呈现。他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9)其实我最清晰和深刻的足迹,应是小书桌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而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

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如尘嚣,就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而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

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的艺缉怠光干叱妨癸施含渐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到达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10)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11)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12)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

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唯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13)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1. 品味第(1)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语境说说它的表达作用。2. 第(4)段中那尊北宋天王像目光有何特点,为什么这目光在相隔了八百年之后依然威力不减?(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回答)3. 作者在文中写了时光的“过往不复”,为什么在第(5)段中又说时光分毫不曾消逝呢?4. 仿照第(6)段句式,举例说明“生命可以超越时光而永恒”例句: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6.两相思全诗

回文诗,顾名思义,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

这种诗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读不成的。

清人朱存孝就有言:“诗体不一,而回文优异。”请看:宋朝人写的一首回文诗,正读倒读都可以,意思却完全相反。

《两相思》(正读)宋代:李禺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大致意思】我痴痴的望着家的方向,但只见山遥水远,身边的人熙熙攘攘,却没有一个知心的人。壶中的酒早已见底,再难斟出一杯浊酒;我有心写信,却难和出半首韵诗。

我与你已经分别很久。想和你说说我最近改变,却没有传书的鸿雁。

长夜漫漫,作为丈夫,我思念妻子;作为父亲,我思念子女。《两相思》(倒读)宋代:李禺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隔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大致意思】子女思念父亲啊,妻子思念丈夫。

长夜寂寥。迟回的鸿雁也没有你的消息,我们离别实在太久。

想与为你写诗,却无从下笔;想斟一杯酒,又怕壶中无酒。我的意中人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山高水远,我早已经望穿秋水,怎的不见君身影,恍然春宵一梦醒。

这是宋代李禺所作的一首夫妻对答的回文诗《两相思》。全诗中字句顺读、逆读均可,不仅都合韵律,且均有意味。

正读是夫致妻的《思妻诗》,诉尽思念家中妻儿之苦;倒读则变成妻致夫的 《思夫诗》,道尽妻儿盼夫归之心情;顺读或倒读,让你感觉到自己的身份、情感、语气、居地等等亦随之变化,且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实属不可多得之佳作。看来李禺这首诗是古今秀恩爱的楷模篇章啊,一般人想学都学不来。

7.余秋雨的《夜雨诗意》赏析

题目是有点难度的,如何下笔?余秋雨绕了一个小圈子,从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工具书出发,说,在所有的诗题中,“夜雨”最有诗意。

所花笔墨不多,就点到了题目上:夜雨诗意。至于是哪里的夜雨?是江南的,还是塞北的?是什么季节的?是杏花春雨,还是秋雨绵绵?都无所谓。

他就从这一点发挥开去:夜间光线消退了,表面漂亮的词汇也暗淡了,这就容易“走向情感”。这有一点道理,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视觉基本关闭,外部的世界就难以受到关注,内心的感觉就比较活跃了。

什么信息使得内心活跃?首先是听觉。既然夜间视觉受限,就只能是“雨声”。

只要一听到“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是诗了,应该就是美的了,但是这是余光中的,不他的特点,所以他又说,“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

因为从实用价值来说,道路泥泞,百花零落,衣衫湿透,这些都是负面的。但是为什么又那么欣赏呢?因为什么?这就要看余秋雨的特点了。

他说,夜雨使人“世俗的喧嚣一时浇灭”,心灵会“宁定”下来,在雨的包围中,“默默端坐”,回到个人的内心,以一种孤独的姿态,进入深层的思绪:“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从这里我们可以隐隐感到,余秋雨和余光中有不同。

他不像余光中那样用眼睛、耳朵、用鼻子,甚至用肌肤来感觉,而是,用想象。鲁迅说,喜笑怒骂皆成文章,在余秋雨这里,浮相联翩,皆成文章。

为什么不用五官感觉?理由是主观的自由,,“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但是,夜雨时刻,却能把思绪凝聚成“一脉温情的自享和企盼”,适合于闲谈、攻读、怀念、写信、作文等等。此时哪怕就是对着窗子,也只是听到风声雨声,而二者最大的功能就是激发想象。

此时此刻,“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事实上,风声雨声的自由,就是作者想象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那种社会政治的民族国家的自由,而是个人摆脱世俗责任压力的自由。

这种自由被作者想象得很绝对,是不是有点空想?但这是个人的,又是想象的、审美的,无须过分拘泥实践理性。 第二节,是从夜雨的思索,联想到了行旅。

一方面是,从泥泞,联想到了夜间行路之艰难,就可能在孤苦的处境之中,顾影自怜,把万丈豪情变成“想家”的软弱。可是另一方面,又想到那些伟大的求道者、旅行家、航海家,冲破了夜雨的包围,凭借的是“伟大的意志”,因而也唤醒了自己的“惰怠”。

这表明余秋雨虽然偏爱个人的、孤独的“苦旅”,但是他的文化追求,总是要通向社会责任感的。 第三节,是从旅行联想到“人生的行旅”。

这一节,可以说是到了余秋雨拿手的文化历史典故境地。想象着“夜雨的魅力”,魅力,也就是题目中的“夜雨诗意”,这种诗意,和前面的诗意有点不同。

前面的诗意,是写景中抒情的,如: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面窗而立。黯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

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淅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

此时此刻,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 这是一种朦胧的、不清晰的视觉,渗透着一种不十分确定的想象的推断。

你分不清是景色动人,还是想象的推断更富有诗意。这就是余秋雨擅长的抒情手法之一。

到了第三部分,余秋雨的“诗意”联想,似乎有所不同,这里没有景色作为载体,想象更加自由起来。但是没有陷入抽象,凭借的是修辞学上的隐喻。

自然的夜雨被赋予了改变心理的功能: 夜雨曾浇熄过突起的野心,夜雨曾平抚过狂躁的胸襟,夜雨曾阻止过一触即发的战争,夜雨曾破灭过凶险的阴谋。当然,夜雨也斫折过壮阔的宏图、勇敢的进发、火烫的情怀。

这里全是可能性的推测,但是并非理性的思辩,而是情思的抒发。因为在这里,他单纯地、无疑也是片面地、不加论证地强调了夜雨的“宁定”的性质,改变了历史人物的决断,从而也就改变了历史的命运;而不是全面地分析这种改变有其复杂的矛盾和多样的原因。

从强调情感的决定性来说,这不具备说理的必然逻辑。余秋雨也根本不在乎理性的必然,只是想象情感的激发,哪怕是偶然性,也是重要的,对于人来说,也是不可忽略的。

夜雨带来心情的微妙变化,是看不见的,又是难以证实的,只能是推想一番。但仅仅是推想一番,本身就是对非理性的心灵的一种可能性的破译,这本身就有“魅力”,就有“诗意”了。

正是因为这样,余秋雨用了两个段落的篇幅,写下了具有排比性的思路:虽然历史学家没有查考,他还是要想象:有多少个乌云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变了历史的步伐,扭转了多少杰出人物的命运。 余秋雨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来强调偶然性呢,因为人们往往忽略了它。

人们忽略它,是因为它虚无飘渺,因为相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一切太“琐碎”了。但是,余秋雨认为属于人心灵的这些看来“琐碎”的偶然性,也是宏大的历史必然性的一个部分。

如果没有这些偶然、这些琐碎,也就没有历史。只有能从偶然、琐碎中,感受到宏大的必然,才真正懂得人生的全部价值。

因而。

有关角色转换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