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全词翻译赏析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 不如就驾一叶扁舟,从此远离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余生吧。
[出自] 北宋 苏轼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临皋:即临皋亭,乃长江边的一个水驿官亭,在黄州朝宗门外。作者元丰三年由定惠院移居于此。
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作者于本年春在此开荒植树,仰慕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躬耕之事,遂名此地为“东坡”,并取以为号。又建雪堂,其时堂未建成,故仍回临皋止宿。
恨:感到缺憾。
营营:往来不绝的样子。这里引申为追求名利,为名利所纷扰。
夜阑:夜深。
縠(音“湖”):有皱纹的纱。 縠纹:喻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
译文1:
东坡在夜间饮酒,醉后睡下,醒后又继续去饮酒,直到大醉酩酊。归来的时候,时间已到三更。家童酣然睡去,呼噜声大得象打雷。怎么敲门也无人答应,只好拄着手仗,走到江边,静听长江奔流的壮阔声。
我常常怨恨,我自身没有自由,什么时候才能忘却名利,不再奔走在名利场面中?夜色渐渐深浓,江风渐渐消停,终于恢复平静。我将驾着小舟悄然引退,度过余生。
译文2:
一醉方休后,在深夜返回临皋,恐怕此时已是三更天了吧。家童已然睡熟,鼾声如雷,于我的抠门声全然不觉。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我索性拄杖到江边,细听涛声阵阵。
叹平生颠簸漂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就如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一样,让我的心也宁静超然。不如就驾一叶扁舟,从此远离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余生吧。
赏析: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这里的“东坡”是地名而非自指。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地方军事官员,实际上是以带罪之身被看管。廪禄断绝,生活陷入困境。友人马梦得在城东门外为他申请了一块荒地,名曰“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即源于此。他的著作也多用“东坡”为名,如《东坡集》、《东坡志林》等。
词的开头两句是说,一天夜里,作者在东坡饮酒,也不知饮了多少,反正是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也不知饮到什么时候,回到家中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
“醒复醉”一词,很耐人寻味。有人以酒助兴,有人借酒浇愁。此时的苏轼显然属于后者。一场政治迫害,使他几乎丧命。贬谪黄州以后,“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答李端叔书》)尽管他素以旷达作自我排解,但精神的折磨仍然让他心力交瘁。正因为如此,夜饮的结果才不是“醉复醒”,而是“醒复醉”,仿佛是饮酒者有意为之。由此可以想见那种非沉溺于酒中不可解脱的苦闷和抑郁。接下来,“仿佛”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作者醉意朦胧、恍惚迷离的情态。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回到家时,家童已鼾声如雷。这样的描叙,带有慈祥长者对晚辈善意调侃的味道。虽然叫门不应,作者却坦然处之,漫步走向寓所附近的江边。“倚杖听江声”,这五个极富表现力的字,勾勒出一个轮廓鲜明的人物剪影——苍茫的夜空下,荒凉的大江边,作者手拄拐杖,静静伫立,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人与大自然仿佛已融为一体。这一画面意境深沉,有厚重的沧桑之感,同时又有超旷散淡之情。
这三句以静夜为背景,从听觉的感受来表现,写了深夜里的三种声音:鼻息声、敲门声和江声。有意味的是,前两种声音本来更弱,却传达出一种骚动;后一种声音本来更强,却反倒让人沉静。作者虽非有意作比,却让人感觉到尘世的喧哗、大自然对心灵的抚慰。而最后一句,还自然巧妙地引出作者下面的沉思。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庄子·知北游》中说:“舜问乎丞曰:‘道何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和生命不属于自己,是天地赋予的。苏轼这里所说的“此身非我有”,化用《庄子》之言而另有他意,强调的是自己的身不由己。
“何时忘却营营”,化自《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本是说,为人当守本分,保其生机,不要因世事而思虑百端,随其周旋忙碌。“营营”,纷乱貌,这里引申为追求功名利禄。
这两句是说,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一生颠沛漂泊,总是苦于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什么时候才能够不再为功名利禄而劳苦奔波呢?“长恨”,揭示出内心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何时”,又表示其实还是很难真正忘却。这种矛盾正是作者内心苦闷的根由所在。苏轼素有经世济民之心,虽然政治上屡受打击,但要一下子抛弃夙愿,归隐山林,对他来说,仍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
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寻求解脱而又难以超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发人深思的力量。不仅是苏轼,生活在尘世之中、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谁没有这样的感叹呢?
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心绪纷乱的作者,将目光投向江面,夜深风静,水波不兴,如绉纱一样平展。“阑”,尽,晚。“豰”,一种有皱纹的纱。“豰纹”,形容水中细小的波纹。风平浪静,没有喧嚣与烦杂,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这一句不是纯粹写景,而是作者心与景会的结果。
接下来的“小舟”两句,直抒胸怀,表达愿望:希望自己能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烟波江湖安闲地度过余生。可以说,这既是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感性向往,也是对孔子所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人生选择的理性认同。
评 解
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得非常好。作者将客观物境与主观心境融为一体,写出了谪居中的苏轼的真性情,反映了他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元好问评论苏轼词说:“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元好问道出了苏词的总的特点:文如其人,个性鲜明。这也恰好指出了这首《临江仙》的最成功之处。
关于这首词,宋人笔记中记载了一段趣话。叶梦得《避暑录话》载:“(苏轼)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辞,所谓‘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翼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 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
这虽然只是一种传说,却从社会效果上说明了苏轼此词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对于苏轼来说,庙堂之上或江海之中,并无本质差别,他要归隐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心安是归处”。至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只是作者渴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而已。
[译文] 不如就驾一叶扁舟,从此远离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余生吧。
[出自] 北宋 苏轼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临皋:即临皋亭,乃长江边的一个水驿官亭,在黄州朝宗门外。作者元丰三年由定惠院移居于此。
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作者于本年春在此开荒植树,仰慕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躬耕之事,遂名此地为“东坡”,并取以为号。又建雪堂,其时堂未建成,故仍回临皋止宿。
恨:感到缺憾。
营营:往来不绝的样子。这里引申为追求名利,为名利所纷扰。
夜阑:夜深。
縠(音“湖”):有皱纹的纱。 縠纹:喻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
译文1:
东坡在夜间饮酒,醉后睡下,醒后又继续去饮酒,直到大醉酩酊。归来的时候,时间已到三更。家童酣然睡去,呼噜声大得象打雷。怎么敲门也无人答应,只好拄着手仗,走到江边,静听长江奔流的壮阔声。
我常常怨恨,我自身没有自由,什么时候才能忘却名利,不再奔走在名利场面中?夜色渐渐深浓,江风渐渐消停,终于恢复平静。我将驾着小舟悄然引退,度过余生。
译文2:
一醉方休后,在深夜返回临皋,恐怕此时已是三更天了吧。家童已然睡熟,鼾声如雷,于我的抠门声全然不觉。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我索性拄杖到江边,细听涛声阵阵。
叹平生颠簸漂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就如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一样,让我的心也宁静超然。不如就驾一叶扁舟,从此远离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余生吧。
赏析: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这里的“东坡”是地名而非自指。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地方军事官员,实际上是以带罪之身被看管。廪禄断绝,生活陷入困境。友人马梦得在城东门外为他申请了一块荒地,名曰“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即源于此。他的著作也多用“东坡”为名,如《东坡集》、《东坡志林》等。
词的开头两句是说,一天夜里,作者在东坡饮酒,也不知饮了多少,反正是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也不知饮到什么时候,回到家中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
“醒复醉”一词,很耐人寻味。有人以酒助兴,有人借酒浇愁。此时的苏轼显然属于后者。一场政治迫害,使他几乎丧命。贬谪黄州以后,“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答李端叔书》)尽管他素以旷达作自我排解,但精神的折磨仍然让他心力交瘁。正因为如此,夜饮的结果才不是“醉复醒”,而是“醒复醉”,仿佛是饮酒者有意为之。由此可以想见那种非沉溺于酒中不可解脱的苦闷和抑郁。接下来,“仿佛”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作者醉意朦胧、恍惚迷离的情态。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回到家时,家童已鼾声如雷。这样的描叙,带有慈祥长者对晚辈善意调侃的味道。虽然叫门不应,作者却坦然处之,漫步走向寓所附近的江边。“倚杖听江声”,这五个极富表现力的字,勾勒出一个轮廓鲜明的人物剪影——苍茫的夜空下,荒凉的大江边,作者手拄拐杖,静静伫立,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人与大自然仿佛已融为一体。这一画面意境深沉,有厚重的沧桑之感,同时又有超旷散淡之情。
这三句以静夜为背景,从听觉的感受来表现,写了深夜里的三种声音:鼻息声、敲门声和江声。有意味的是,前两种声音本来更弱,却传达出一种骚动;后一种声音本来更强,却反倒让人沉静。作者虽非有意作比,却让人感觉到尘世的喧哗、大自然对心灵的抚慰。而最后一句,还自然巧妙地引出作者下面的沉思。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庄子·知北游》中说:“舜问乎丞曰:‘道何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和生命不属于自己,是天地赋予的。苏轼这里所说的“此身非我有”,化用《庄子》之言而另有他意,强调的是自己的身不由己。
“何时忘却营营”,化自《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本是说,为人当守本分,保其生机,不要因世事而思虑百端,随其周旋忙碌。“营营”,纷乱貌,这里引申为追求功名利禄。
这两句是说,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一生颠沛漂泊,总是苦于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什么时候才能够不再为功名利禄而劳苦奔波呢?“长恨”,揭示出内心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何时”,又表示其实还是很难真正忘却。这种矛盾正是作者内心苦闷的根由所在。苏轼素有经世济民之心,虽然政治上屡受打击,但要一下子抛弃夙愿,归隐山林,对他来说,仍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
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寻求解脱而又难以超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发人深思的力量。不仅是苏轼,生活在尘世之中、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谁没有这样的感叹呢?
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心绪纷乱的作者,将目光投向江面,夜深风静,水波不兴,如绉纱一样平展。“阑”,尽,晚。“豰”,一种有皱纹的纱。“豰纹”,形容水中细小的波纹。风平浪静,没有喧嚣与烦杂,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这一句不是纯粹写景,而是作者心与景会的结果。
接下来的“小舟”两句,直抒胸怀,表达愿望:希望自己能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烟波江湖安闲地度过余生。可以说,这既是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感性向往,也是对孔子所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人生选择的理性认同。
评 解
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得非常好。作者将客观物境与主观心境融为一体,写出了谪居中的苏轼的真性情,反映了他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元好问评论苏轼词说:“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元好问道出了苏词的总的特点:文如其人,个性鲜明。这也恰好指出了这首《临江仙》的最成功之处。
关于这首词,宋人笔记中记载了一段趣话。叶梦得《避暑录话》载:“(苏轼)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辞,所谓‘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翼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 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
这虽然只是一种传说,却从社会效果上说明了苏轼此词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对于苏轼来说,庙堂之上或江海之中,并无本质差别,他要归隐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心安是归处”。至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只是作者渴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而已。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 不如就驾一叶扁舟,从此远离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余生吧。 [出自] 北宋 苏轼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