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城外柳二首

1.河间城外柳二首

河间城外柳二首(其一)①

清.钱谦益

日炙尘霾辄迹深②, 马嘶羊触有谁禁?

剧怜春雨江潭后③, 一曲④清波半亩阴。

[简注] ①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②炙:烤、晒。霾(mai):本义是风夹着尘土(动)

《诗经.邺风.终风》:终风且霾——即刮风又夹着尘土(动)。现代汉语只有“阴霾”

(名)一词。③剧:极。④一曲:河流转弯处。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黄河一

曲当城下。”

[赏析] 历代咏柳诗多矣,立意则各别:“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巧比妙喻,赞美了柳树的婀娜多姿和春天的蓬勃

生机;“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李

商隐)移情于物,借折柳送别的习俗以申惜别之情。“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人间有清霜。”(曾巩)借物拟人,嘲讽那般依靠封建特权飞扬

跋扈、仗势欺人的权贵子弟。这首诗的立意和表现手法却别具一格。头两句写城外柳所处

的恶劣环境:有辣辣的太阳在天上烤炙着它,飞扬浓密的尘土整日里包围着它,这是大自

然对柳的摧残。“辄迹深”,点明它长在城外车来人往的大路边。次句写人事对柳的作贱

过路人拴在柳树上的马在奋蹄嘶鸣,放牧在周围的山羊用触角抵着树身,可是有谁爱护

它,禁止动物伤害它呢?这一问句,流露出诗人对柳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后两句从反

面立意,赞美了城外柳风姿秀出的美质:当一场春雨漫涨江潭后,柳树亭亭玉立于河湾清

澄的水波边,青枝绿叶,浓荫如盖,投下半亩大小的荫凉。那时节,城外柳又显得那样婀

娜多姿,赏心悦目,实在可爱极了。由此可见,人们糟践冷落它是多么不公平啊!屈节降

清、剃发改服的诗人在咏柳的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家国身世之感。这首诗语言亲切、底蕴

深厚,前两句对后两句起了鲜明的反衬作用,尽管正面描写柳树的只有末一句,依然突现

出柳树的清姿雅态,足证“咏物诗不待分明说尽,只仿佛形容,便见妙处”。(《吕氏童

蒙训》)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赏析

【作者】: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芙蓉山:今湖南桂阳,宁乡等地均有芙蓉山,未知实指何处。

白屋:如茅屋。多指贫民住的简陋屋舍。

【赏析】:

暮色苍茫,山路漫漫,天寒地冻,茅屋的主人听见柴门犬吠声,出来一看--风雪之夜有人来投宿;而旅客听见柴门犬吠声,喜出望外--风雪之夜有处可投宿营。这是"五言长城"刘长卿描绘的一幅"寒山夜宿图"。诗中没有明写人物,却感到其人呼之欲出,没有直抒怀有情怀,但觉得其情动人肺腑..

河间,诗句

3.河间诗经村的由来

河间歌诗是汉代以来民间口头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当代《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间歌诗流传于河间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的冀中平原腹地,因位于滹沱、中堡二河之间而得名(另一说为九河之间)。河间歌诗是代代口头相传而来,在村里,闲暇没事的时候,老人们会凑在一起,用古韵做诗演唱,以二胡、古筝等乐器伴奏,自娱自乐。

《诗经》十五国风是先秦口头文学的经典代表之一。初传《诗》多家,鲁、齐、韩三家《诗》失传,只有《毛诗》一家传下来。

毛诗由毛亨、毛苌叔侄二人传于世间,其发祥地就在今河北省河间市。秦始皇焚书坑儒,诸家经典多遭焚毁,荀子的弟子毛亨来到河间国武垣县(即现在的河间市)隐居。

他在整理古文《诗经》的基础上,开始作《诗经诂训传》。在《诗经》传播的同时,河间出现了歌诗。

至今河间还流传着用古韵吟唱的《诗经》中的《关雎》、《蓼莪》等民歌。 【河间歌诗的文化价值】 河间既是《毛诗》的发祥地,又是《诗经》文化的传授研究之处。

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诗经》学者为《诗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河间歌诗是汉代以来民间口头文学的杰出代表,河间诗经村等村落一直保留着吟唱《诗经》的"活态"文化。

河间歌诗是一种古老的集民间文学、音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诗经》以口头形式在民间千百年来传承不断的独特载体,也是当代《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间的《诗经》文化主要表现为: 1、歌诗的出现和流传 2、在《诗经》传播过程中,衍生出了相关的历史人物传说和一些村名,形成地名文化 3、元代修建的毛公书院曾培养出不少人才,留下了与《诗经》相关的历代诗、文、颂、联及碑刻 4、在当地形成了爱诗、写诗、研究诗的悠久传统和浓厚文化氛围,出现了诗人群体。

【河间歌诗的发展现状】 今天,在河间,依然可以找到诗经文化的种种遗留。诗经村、君子馆、毛公墓、毛公书院,有的遗迹尚在,有的只剩传说,但无不承载着诗经文化的丰富的历史信息。

河间人告诉我们,今天仍有人用古韵传唱诗歌。 裘孝信,70岁,河间市行别营村人,会用古曲歌诗,其中就包括《诗经》中的《关雎》等篇。

据他说,《诗经》古韵是代代口头相传而来,他家是十六代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能用古韵演唱《诗经》,他从小就受到熏陶,自然而然就能演唱了。唐永辉,72岁,他说他歌诗是在两位上过是私塾的老先生那里学的,他被那抑扬顿挫极富韵律感的音调深深吸引,便悄悄地向两位老先生学习,就学会了这种独特的吟唱方式。

裘孝信的吟唱极具乡土味道,曲调之间有西河大鼓的韵味。我们无从探源毛苌是否就是用这样的音调教弟子们传唱,如果是,也不知道朝代更迭,战乱纷争,文化兴衰,几经断裂之后,又是如何流传至今?今人的吟唱与古人的唱和又有怎样的相同与不同?我们无从得知。

可以肯定的是,诗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根,与河间的文化渊源、风土人情、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有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河间歌诗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史价值。 这一点,也有历史文献记载佐证。

《诗经》中的每首诗在当时都是流行的歌曲,"风"是在民间传唱的民歌。毛亨毛苌设馆教习时,就是用"今韵"吟唱,即是"河间歌诗"的源头;《前汉书》有"邯郸河间歌诗四首"的记载,河间曾属赵地,说明这里曾有歌诗之风;《嘉靖河间府志》列举了"汉古歌"、"唐古歌""宋古歌"、"元古歌"等的传系条目,说明歌诗之风代有流传;元代至正年间,河间路总管王思诚奏请皇帝在毛公墓前修建毛公书院,讲究传授更为正规,明清之间"歌诗"之风更加兴盛。

另一种现象也可以作为河间歌诗的一种证明:因其吟唱时用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来伴奏,少量诗经的诗篇被称之为"笙歌",裘孝信说他们有时吟唱也有笙伴唱。在河间的乡村间,最多的时候曾有七十多个"笙班"存在。

"笙班"的这其中是否也与歌诗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据考,一些古谱很有可能即是来自"河间歌诗"的曲谱。 此外,河间历代都有诗人出现,有名的如刘长卿。

诗人们著有诗集或词集,这些诗、词都是可以谱曲演唱的。历史上,每到清明、重阳等节日,紧及民间庙会、官方仪式,都有行唱的习惯,其腔其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如今在河间流行的地方曲艺或戏曲形式,如西河大鼓。

这也很有可能是源自"河间歌诗"的调式。 这些,足以说明河间歌诗是诗经最古老的一种吟诵形式,是诗经文化传承中的一个支脉,具有燕赵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丰厚的文化内涵。

4.沧州市的河间之名始于战国,因处九河流域而得其名,古称瀛洲

河间之名始于战国,因处九河流域而得其名,古称瀛洲。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居京(北京)、津(天津)、石(石家庄)三角中心。总面积1333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总人口78万。河间历史悠久,英才辈出,历代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涌现出许多对我国文明史起到重要影响的人物素有“京南第一府”之称。

河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东汉张衡曾任河间相,宋代名臣包拯作过知州,汉博士河间人毛苌在诗经村传授《诗经》,使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流传天下。汉武帝钩夫人,唐代大诗人刘长卿、金元医学家刘完素、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著名作家刘流等均居河间。

河间属环渤海经济区,大北京经济圈内的京津冀中心带。独特的区位优势,宽松的开放环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人际资源已成为河间经济腾飞的显著优势。

河间以工业为主导的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形成电线电缆、保温材料、汽车配件、新型建材、餐具、通讯器材、轻纺化工等七大特色支柱产业。河间特产丰富,资源充足。地下蕴藏的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总储量巨大。农业正在向现代化迈进,形成粮棉林果畜牧瓜菜等十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5.《四愁诗》为何称四愁

这首四愁诗,分成四章,表面上写怀恋她人的愁思。

这四章是一种结构,循环往复,诉不尽的绵绵相思和无尽惆怅。多么希望与佳人相会,相赠以琼瑶宝珠啊,可是山重水复,关山远隔。

南北西东,不断追寻又不断失望,每次都落得涕泗滂沱,自然是愁意萦怀。 据说,张衡作了多年的太史令,掌管天文,就知道许多机密的事情。

直到许多事情又不能对别人讲,大概是一种很不愉快的事情。所以汉顺帝阳嘉年间,他就到河间国(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县)任河间王刘政的相。

当时的河间,管理混乱,地主豪强不尊法纪,张衡到了之后,表现了一下自己的管理才能,悄悄的查清楚了哪些人再干违法乱纪的事情,然后全部抓了起来。没有被抓起来的坏蛋都逃到别的地方了,于是“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

尽管这样,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张衡的一人之力是难以回天的。让张衡忧虑的事情非常之多,所以就学习屈原,把君子比作美人,把仁义比作珍宝,把小人比作路途险阻。

写了这首四愁诗,表达自己有志而失意的忧伤。这种比兴寄托和反复咏叹的手法是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

《四愁诗》是中国古诗中产生年代较早的一首七言诗,在文人诗歌中属于首创。全诗句子均为七言,而每句都采用上四字一节、下三字更为一节的形式,句中又几乎不用“兮”字作语助的诗,在现存的创作年代确切可信的古诗范围里,本诗是最早的一首,这就是《四愁诗》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今天我们可以认定《四愁诗》是典范化的七言诗的首块里程碑。

有关河间县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