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寒门英才”的诗词有哪些?

1.有关“寒门英才”的诗词有哪些?

1.剑客

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咏煤炭

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3.安定城楼

唐代: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4.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宋代: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5.冉溪

唐代:柳宗元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一、寒门

1.古代传说中北方极寒冷的地方。

《楚辞·远游》:"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王逸注:"寒门,北极之门也。"《淮南子·墬形训》:"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高诱注:"积寒所在,故曰寒门。"

2.即谷口。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史记·孝武本纪》:"所谓寒门者,谷口也。"《汉书·郊祀志上》:"所谓寒门者,谷口也。"颜师古注:"谷口,仲山之谷口也,汉时为县,今呼之治谷是也。以仲山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寒门也。"

3.寒微的门第,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并非指贫民阶级。

《三国志·吴志·周泰传》"﹝孙权﹞遣使者授以御盖"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卿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荣辱、等休戚。幼平意快为之,勿以寒门自退也。"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粲粲贞女,孤生寒门。"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是以不考实行,专采虚望,末流所届,乃至寒门贵族,划若鸿沟。"

4. 谦称自己的家。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贤壻既非姓白,为何假称舍侄,光降寒门?"《西游记》第二十回:"那老者一骨鲁跳将起来,忙敛衣襟,出门还礼道:'长老,失迎。你自哪方来的?到我寒门何故?'"欧阳予倩《人面桃花》第三场:"博陵崔护是何人?不该题句到寒门。"

二、英才

释义:(1) 杰出的才智;(2) 指才智杰出的人。

三、寒门出才子

译文:因为穷人家孩子往往不怕吃苦,又决心改变家庭情况,所以多能发愤读书,成为有才华的人。也说"寒门出才子,高山出俊鸟"。多用在贫寒人家出了人才时说。

形容寒门学子的诗句,赞美寒门学子的诗句,形容寒门学子苦学的诗句

2.带有寒门两个字的古诗词,越多越好

1、尚馀寒门巷(宋·仲并·《念奴娇》)

2、烛龙栖寒门(唐·李白·《北风行》)

3、枕寒门半掩(宋·陆游·《齐天乐》)

4、鼎没寒门(南北朝·庾信·《周祀圜丘歌 云门舞》)

5、松阴疏冷罩寒门(宋·释延寿·《山居诗》)

6、凄如羾寒门(唐·韩愈·《纳凉联句》)

7、春寒门已闭(宋·徐宝之·《寄远词二首》)

8、自是生寒门(唐·张碧·《贫女》)

9、便觉寒门气象新(宋·王之道·《和彦时兄腊雪六首》)

10、故旧寒门少(唐·郑谷·《投时相十韵》)

11、自喜寒门女有归(宋·魏了翁·《再用韵》)

12、清冷想寒门(宋·范祖禹·《七月五日热退喜凉资中有怀二十四韵》)

13、叹惜寒门士(宋·黄公度·《拟上张丞相》)

14、宝篆灰寒门牖密(宋·白玉蟾·《道过成蹊庵偶成旧风一篇》)

15、雪拥寒门鹊不来(宋·陈师道·《次韵黄无悔惜梅》)

16、天寒门巷冷于冰(宋·韩元吉·《陆务观赴阙经从留饮》)

17、雪寒门户宾朋少(宋·汪元量·《冬至日同舍会拜》)

18、何异寒门被收录(宋·喻良能·《何司业和屋字诗见诒次韵奉酬》)

19、何事寒门宠遇多(宋·刁衎·《梦中诗》)

20、偏向寒门满地生(宋·许应龙·《荠菜》)

21、寒门虽得在诸宗(唐·罗隐·《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

22、应念寒门更寂寥(唐·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一本前三首题作感德叙》)

23、不称寒门不称贫(唐·杜荀鹤·《清溪来明府出二子请诗因遗一绝》)

寒门,诗句,学子

3.有关于“寒窗苦读的诗句”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寓意没有经过痛苦的千锤百炼,美好的幸福,美好的品质不会轻易地来到,所以说,在痛苦中磨练自己,生命之火花才会闪烁。

2,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出自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意思是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时间宝贵就像金子一样,应该珍惜。

3,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出自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意思是少年时的辛苦勤勉将终身受用,然而要学有所成还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自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扩展资料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就有勤学苦读的传统。晋代的时候,车胤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芒坚持不懈地苦读,最终成为饱学之士,入朝为官。

同是晋朝的孙康借着冬天大雪映出的光亮如饥似渴读书,最后他也入朝为官,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一代名士。但如果我们去探讨这些文人学子苦读的原因,很容易让人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是《论语》中子夏的名言,其实它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朱熹解释说:“优,有余力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政者如果尚有余力,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读书人如果有余暇时间,应该去做官,检验平时所学。子夏在这里提出了政府官员要终身学习的主张,强调学习和时间要结合。

但实际上,在科举制度形成以前,读书做官的影响并不大。随着科举取士的到来,读书做官的观念才开始一步步深入人心。

科举时代,读书、及第、做官成为广大读书人的追求,这个时候的启蒙教育也都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的诱惑来规劝学童读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窗苦读

4.自古将相出寒门全诗

自古将相出寒门全诗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激扬文字照古今,悬梁刺骨夜读人。从来纨绔无伟男,自古将相出寒门。

——商州闲人释义:激扬文字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读书人部分昼夜,晚上用绳索等吊具绑其头部(头发),使其固定在一个空间位置(悬空)地刻苦学习。爱贪玩的富家子弟不会成为成功的男儿,从古至今将军和相爷都是苦读出来的。

版本二自古将相出寒门,兼济天下渡慈航。善小无为福缘尽,兴盛何时三世昌?——秦鲁子释义:从古至今成名的将军男儿都出自贫寒之家,他们都兼济天下为自己的责任,解救困难的人。

很小的事情不去做,人的负责就会散尽,什么时候才能家族昌盛兴盛?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西部文学》杂志社群诗歌接龙(游戏联赛)中有一首笔名商州闲人的写过版本一这首诗,后来《西部文学》主编秦鲁子按最后一句续写了版本二。将相出寒门【拼音】[ jiàng xiàng chū hán mén ]【解释】将:将帅;相:宰相;寒门:贫寒人家。

将相和宰相出自于贫寒之家。指贫寒之家出人才。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你道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释义】你说穷人到老了一直都是穷人,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将相大多出身在贫寒的家庭。

5.自古将相出寒门全诗

这只是一句俗语,不能放在诗词里,平仄不合诗词。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你道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

京剧剧目《西厢记》由旬慧生编演,以红娘为主,至《拷红》止;张君秋等改编演出,以莺莺为主,名《西厢记》。

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

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

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扩展资料:

“自古将相出寒门”的意思是——将相和宰相出自于贫寒之家。指贫寒之家出人才。

将:将帅;

相:宰相;

寒门:贫寒人家。

“自古将相出寒门”原因:

穷则通,通则变,变则久。只有什么都缺少的时候,才会想到要努力赚取这些东西。富贵人家的子女是没有这样的意识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_西厢记

6.描写艰难求学经历的诗句——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出自《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宋濂(明代)

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

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扩展资料: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

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

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赏析

此篇赠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

作者赠他这篇文章,是以勉励他勤奋学习,但意思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中引申而出,婉转含蓄,平易亲切,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硕德长者对晚生后辈的殷切期望,读来令人感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东阳马生序

有关寒门学子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