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格字的诗词

1.含有格字的诗词

《梁郊祀乐章•庆融》张衮道和气兮袭氤氲,宣皇规兮彰圣神。

服遐裔兮敷质文,格苗扈兮息烟尘。《寒月送玄士入天台》贯休之子逍遥尘世薄,格淡于云语如鹤。

相见唯谈海上山,碧侧青斜冷相沓。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

僮担赤笼密雪里,世人无人留得之。想入红霞路深邃,孤峰纵啸仙飙起。

星精聚观泣海鬼,月涌薄烟花点水。送君丁宁有深旨,好寻佛窟游银地。

雪眉衲僧皆正气,伊昔贞白先生同此意。若得神圣之药,即莫忘远相寄。

《览清尚卷》齐己李洞僻相似,得诗先示师。鬼神迷去处,风日背吟时。

格已搜清竭,名还着紫卑。从容味高作,翻为古人疑。

《赠丘员外二首》韦应物高词弃浮靡,贞行表乡闾。未真南宫拜,聊偃东山居。

大藩本多事,日与文章疏。每一睹之子,高咏遂起予。

宵昼方连燕,烦吝亦顿祛。格言雅诲阙,善谑矜数馀。

久跼思游旷,穷惨遇阳舒。虎丘惬登眺,吴门怅踌躇。

方此恋携手,岂云还旧墟。告诸吴子弟,文学为何如。

迹与孤云远,心将野鹤俱。那同石氏子,每到府门趋。

《寄苏拾遗》罗隐早岁长杨赋,当年谏猎书。格高时辈伏,言数宦情疏。

慷慨传丹桂,艰难保旧居。退朝观藁草,能望马相如。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罗隐欲询往事奈无言,六十年来托此根。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长对孔融樽。

曾忧世乱阴难合,且喜春残色上存。莫背阑干便相笑,与君俱受主人恩。

《哭张博士太常》罗隐前辈倏云殁,愧君曾比方。格卑虽不称,言重亦难忘。

谏草犹青琐,悲风已白杨。只应移理窟,泉下对真长。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一首》皎然宿昔祖师教,了空无不可。枯槁未死身,理心寄行坐。

仁公施春令,和风来泽我。生成一草木,大道无负荷。

论入空王室,明月开心胸。性起妙不染,心行寂无踪。

若非禅中侣,君为雷次宗。比闻朝端名,今贻郡斋作。

真思凝瑶瑟,高情属云鹤。抉得骊龙珠,光彩曜掌握。

若作诗中友,君为谢康乐。盘薄西山气,贮在君子衿。

澄澹秋水影,用为字人心。群物如凫鹥,游翱爱清深。

格居第一品,高步凌前躅。精义究天人,四坐听不足。

伊昔柳太守,曾赏汀洲苹。如何五百年,重见江南春。

公每省往事,咏歌怀昔辰。以兹得高卧,任物化自淳。

还因访禅隐,知有雪山人。《答苏州韦应物郎中》皎然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

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

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

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

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享太庙乐章•肃和》魏徵大哉至德,允兹明圣。格于上下,聿遵诚敬。

嘉乐斯登,鸣球以咏。神其降止,式隆景命。

《使院栽苇》薛能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格如僧住处,栽得吏闲时。

笋自厅中出,根从府外移。从军无宿例,空想夜风吹。

《晚归曲》温庭筠格格水禽飞带波,孤光斜起夕阳多。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

青丝系船向江木,兰芽出土吴江曲。水极晴摇泛滟红,草平春染烟绵绿。

玉鞭骑马杨叛儿,刻金作凤光参差。丁丁暖漏滴花影,催入景阳人不知。

弯堤弱柳遥相瞩,雀扇团圆掩香玉。莲塘艇子归不归,柳暗桑秾闻布谷。

《杂诗二首》储光羲混沌本无象,末路多是非。达士志寥廓,所在能忘机。

耕凿时未至,还山聊采薇。虎豹对我蹲,鸑鷟旁我飞。

仙人空中来,谓我勿复归。格泽为君驾,虹蜺为君衣。

西游昆仑墟,可与世人违。秋气肃天地,太行高崔嵬。

猿狖清夜吟,其声一何哀。寂寞掩圭荜,梦寐游蓬莱。

琪树远亭亭,玉堂云中开。洪崖吹箫管,玉女飘飖来。

雨师既先后,道路无纤埃。鄙哉楚襄王,独好阳云台。

《忆齐安郡》杜牧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杂曲歌辞•蓟门行》李希仲旄头有精芒,胡骑猎秋草。羽檄南渡河,边庭用兵早。

汉家爱征战,宿将今已老。辛苦羽林儿,从戎榆关道。

一身救边速,烽火连蓟门。前军鸟飞断,格斗尘沙昏。

寒日鼓声急,单于夜火奔。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

《蓟北行二首》李希仲旄头有精芒,胡骑猎秋草。羽檄南渡河,边庭用兵早。

汉家爱征战,宿将今已老。辛苦羽林儿,从戎榆关道。

一身救边速,烽火通蓟门。前军飞鸟断,格斗尘沙昏。

寒日鼓声急,单于夜将奔。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

《寄柳舍人宗元》贾岛格与功俱造,何人意不降。一宵三梦柳,孤泊九秋江。

擢第名重列,冲天字几双。誓为仙者仆,侧执驭风幢。

《奉酬礼部阁老转韵离合见赠》张荐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

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格言信难继,木石强为词。

《答窦知言》姚合冬日易惨恶,暴风拔山根。尘沙落黄河,浊波如地翻。

飞鸟皆束翼,居人不开门。独我赴省期,冒此驰毂辕。

陕城城。

与清字有关的诗句,与宸字有关的诗句,与德字有关的诗句

2.杜甫与格律诗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写于唐代大历元年.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我们应该承认,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诗句,与格

3.古体格律诗怎么写

古体诗与格律诗 不同 没有古体格律诗一说 古体诗 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

《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

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

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

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

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不拘对仗、平仄。

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

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

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路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句式。

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

而有的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创造。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

清代王士□更认为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他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献,但由于忽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 格律诗 诗歌的一种。

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它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

如中国的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日本俳句等。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

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正如毛主席所说:“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

4.自由体诗歌与格律诗的比较

浅析古诗中古体诗和格律诗的区别 根据诗歌押韵的规律,古诗可以分为格律诗和非格律诗两种,非格律诗也称古体,古风.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或近体。

所谓韵,指汉语拼音中的韵母。一个汉字有声母和韵母,韵母相同的字叫同韵字,凡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押韵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不同句子的末尾,所以韵又叫“韵脚”。 近体诗的范围近体是隋唐人对于当时诗的格律化的一种称法。

是相对于以前没有格律的古体而言的一个概念,所以又叫格律诗。近体诗一般来讲,分为绝体(五绝,七绝),律体(五律,七律,排律)两大类。

排律是五七律的推演,铺排而成的。 近体诗的基本特点近体诗又叫格律诗。

那它的基本特点当然就在它的格律性方面。何谓格律?格,就是体格,律,就是规律。

意思就是说,格律诗,是有其本身的体格和规律的,就象一个完整的人一样,人之所以立身为人,是因为人有其完整的体格,也就是外在的身体;同时,人必须有他的脾气,也即个性,是区别于其他物类的根本。人,不具备体格,则无以为人;人,不具备人的完整的体格,只能称之为残人;人,不具备独有的个性,那就不能称之为独立的人。

格律诗,也是这样。体格是外在的形式,而规律则是内在的精华。

那么,什么是格律诗的体格和规律呢? 格律诗的体格,就是外在的形式。格律诗的体格是完全区别于古体诗的。

正如人要具备什么样的体格才能是人呢?很显然,就是人的外在身体物质,头,四肢,躯干,内脏等等,不一而足。格律诗的体格,基本上讲,是由平仄,声韵,律句,粘对,字数等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架构。

格律诗是有规律可循的。诗的规律,一般而言有句式,对偶,结构与写法,意境等方面。

那么什么叫格律诗呢?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

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

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

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

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

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

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总之,格律诗的特点就是有严谨的格律。 格律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

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什么叫古体诗呢?(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古代的自由诗.相对于格律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而言它是一种不讲究格律的诗体.总的艺术要求以“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无拘无束,直抒胸臆见长”。可任人自由发挥是其最大优点。

古体诗又称为古诗、古风、往体,是指唐代近体诗形成以前的各种诗歌体裁和唐代以后文人的仿古诗作。它是一种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一切以表情达意需要为主旨的传统诗体。

按体名分类,包括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以及后来的“古绝”、“古风”等;按每句字数分类,一般为五言、七言、杂言,亦包括三言、四言、六言。因其没有固定的格律限制,创作的空间与自由度较大。

古体诗的分类: (一)四言诗。系指通篇皆四字为一句的诗,它是我国古代最早形成的一种诗体。

四言诗萌芽于原始社会,盛行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其作品以《诗经》为代表,它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5.自由体诗歌与格律诗的比较

区别有以下几点:

1、根据诗歌押韵的规律,古诗可以分为格律诗和非格律诗两种,非格律诗也称古体,古风.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或近体。所谓韵,指汉语拼音中的韵母。一个汉字有声母和韵母,韵母相同的字叫同韵字,凡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押韵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不同句子的末尾,所以韵又叫“韵脚”。

2、近体诗的范围近体是隋唐人对于当时诗的格律化的一种称法。是相对于以前没有格律的古体而言的一个概念,所以又叫格律诗。近体诗一般来讲,分为绝体(五绝,七绝),律体(五律,七律,排律)两大类。排律是五七律的推演,铺排而成的。

3、近体诗的基本特点近体诗又叫格律诗。那它的基本特点当然就在它的格律性方面。何谓格律?格,就是体格,律,就是规律。意思就是说,格律诗,是有其本身的体格和规律的,就象一个完整的人一样,人之所以立身为人,是因为人有其完整的体格,也就是外在的身体;同时,人必须有他的脾气,也即个性,是区别于其他物类的根本。

4、格律诗的体格,就是外在的形式。格律诗的体格是完全区别于古体诗的。正如人要具备什么样的体格才能是人呢?很显然,就是人的外在身体物质,头,四肢,躯干,内脏等等,不一而足。格律诗的体格,基本上讲,是由平仄,声韵,律句,粘对,字数等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架构。

5、格律诗是有规律可循的。诗的规律,一般而言有句式,对偶,结构与写法,意境等方面。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6.含"风"、"雪"、"雨"、"露"、"花"、"红"、"柳"、"绿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1.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平道中》)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4.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15.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16,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23.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5.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红: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7.新诗与格律诗的区别

广义的格律诗包含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近体诗包括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与排律。狭义的格律诗则专指近体诗。

1、区别: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在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那么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2、联系: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

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创造。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清代王士□更认为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他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

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献,但由于忽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崔旭《念堂诗话》)

8.含执字的诗句

唐诗宋词诗经应该差不多了 元曲是不完全搜索~ 感觉很少 唐诗: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夷门歌 王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李白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宋词: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卷珠帘 魏夫人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蝶恋花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 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眉峰碧 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

纤手还重执。 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 薄暮投村驿。

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元曲: 沉醉东风.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诗经: 【作品】:伯兮 【内容】: 伯兮朅[1]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2]。 【作品】:采芑 【内容】: 蠢尔蛮荆,大邦为雠。

方叔元老,克壮其犹。 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 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作品】:常武 【内容】: 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作品】:出车 【内容】: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作品】:楚茨 【内容】: 执爨踖踖,为俎孔硕。

或燔或炙,君妇莫莫。 为豆孔庶,为宾为客。

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

【作品】:大叔于田 【内容】: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作品】:公刘 【内容】: 笃公刘,于京斯依。 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作品】:皇矣 【内容】: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

是类是祃,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 临冲茀茀,崇墉仡仡。

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作品】:击鼓 【内容】: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作品】:简兮 【内容】: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作品】:君子阳阳 【内容】: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1],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作品】:绵 【内容】: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作品】:那 【内容】: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作品】:七月 【内容】: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作品】:桑柔 【内容】: 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作品】:崧高 【内容】: 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是功。 【作品】:小旻 【内容】: 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作品】:信南山 【内容】: 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蒙。 【作品】:正月 【内容】: 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作品】:遵大路 【内容】: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 无我恶兮,不寁[1]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 无我丑兮,不寁好也。

与格字有关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