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草的诗词,名句,或文章.

1.关于小草的诗词,名句,或文章.

古诗中草的形象 自然界随处可见的小草很早就走入中国古典诗歌中。

早在《诗经》里就有近十处出现了草的身影。当然,这时还主要是用草来起兴。

比如“野有蔓草”、“何草不黄”等。在《楚辞》中,草的出现就更显为频繁。

从屈原作品开始,就形成了“美人香草,以喻忠贞”的传统。这一传统在 中国诗史上影响深远。

如“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香草为君子,名花为长卿”(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屈原以芳草喻贤才君子,而以萧艾比变节退化了的人才。王维诗比喻更为明显,无须诠释。

再如孟浩然诗句“欲寻芳草去,惜与古人违”(《留别王维》)和文天祥诗句“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端午感兴》),均以芳草比喻自己追求的理想:孟浩然期望归隐,文天祥希冀复国。 《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此后,草又成为寄托离别情怀、怀人思绪的物象。在江淹《别赋》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军南浦,伤如之何!”这一意境常常在古诗中出现。

比如:“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谢眺《酬王晋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诗人着眼于草每到春来总要重现新绿,好像回归一样,所以常把草作为抒情的依托。

再如:“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顾况《赠远》)及“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断续”(姚月华《怨诗》),都是如此。绿草重生,而友人难见,诗人对此难免顿生惆怅,悲伤断肠。

所以古典诗词中,经常看到“芳草”与“断肠”联系在一起,如“庭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韦庄《谒金门》)、“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还有一些诗词尽管同样是借草寄托离情,却并非着眼于春草重生像回归一样,即由草的“归”联想到人的归,而是又有新的立足点。

比如,汉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冶诗句:“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送阎二十六赴郯县》),还有李煜的著名词句“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这些都是着眼于草的连绵,以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青草象征同样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愁情。 同样是借草抒情,但在不同诗人笔下,表现总是多彩多姿。

诗人常用一种移情的手法,即将主观感情外化到客观事物上。比如,“故人形迹灭,秋草向南悲”(顾况《别李别驾》)、“上有如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李白《灞陵行送别》)。

实际上是人悲、人伤心,诗人却说草悲、草伤心,这样就显得灵动含蓄,让人觉得余味无穷。在表达怀人情愫的诗句中,还有一十分成功的、类似借代的表现手法,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绿罗裙颜色与草色相同,所以诗人就“爱屋及乌”,由于想起爱人罗裙的颜色,故而怜爱普天下的芳草了。

本是以罗裙代指爱人,继而以罗裙的颜色代指爱人,后又以罗裙颜色相同的芳草来代指爱人了。牛希济词句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艺术流程。

其实这种构思汉乐府中就出现过:“绿袍似青草,草长条风舒。”就是以草、袍一色展开联想的。

草又常被用来表现悲伤的情感,这大概是因为秋草、荒草极易触动人的感伤情绪。比如“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寇准《踏莎行》)、“高梧月白绕非鹊,衰草寒露啼鸣螀”(陆游《秋兴》)。

草在渲染悲哀气氛中的作用极强,因而在挽歌、怀古诗中,草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意象。前者如“荒草和茫茫,白杨亦萧萧”(陶渊明《挽歌诗》)、“春草何茫茫,王孙旧此游”(刘长卿《过漂母墓》),后者如“君王不少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刘长卿《青草宫怀古》),“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长江流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窦巩《南游感兴》)至于杜甫与崔灏的名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就更为人们所熟知了。 草还常常被用来寄托生命短促的无可奈何的慨叹。

在《四座且莫喧》中就已有“香草难久居,空余蕙草残”的诗句,以香风不久、蕙草空残比喻俗人竭力追求浮名,虽博得一时称赏,而终将归于虚无。徐干《室思》也说:“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格调也很低沉。

李贺《南园十三首》则不同,诗曰:“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尽管同样是以花草起兴,却表现出珍惜青春、积极用世的思想。至于白居易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更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将感伤情绪一扫而光。

作为诗人主观情志的依托,草的意象表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内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以寸草难以回报春光的照临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抚爱;“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是以碧绿的草色比喻消闲的人心和淡泊宁静情怀;“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形容读书之乐如窗前春草绵绵无际;“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越秋天”则是借草木荣枯揭示自然规律。

可见草的丰富内涵在古诗中得了充分的开。

2.有关农业的有情怀的古诗

这类古诗并非少见,不便一一例举,只能推荐少数几首。

例一 :

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

例二 :

农家

作者:颜仁郁(唐)

半夜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

例三 :

悯 农

作 者: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

例四:

锄 禾

作者 :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3.春天草的诗句五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寄刘驾》【唐】曹邺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6、《塞上行》【唐】鲍溶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7、《边方春兴》【唐】高骈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8、《出塞作》【唐】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4.关于草的诗词

咏草的诗: 树中草 李白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李白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

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

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 长信草(一作长信宫,一作婕妤怨) 崔国辅 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

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春草宫怀古 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省试方士进恒春草 梁锽 东吴有灵草,生彼剡溪傍。

既乱莓苔色,仍连菡萏香。 掇之称远士,持以奉明王。

北阙颜弥驻,南山寿更长。 金膏徒骋妙,石髓莫矜良。

倘使沾涓滴,还游不死方。 除草 杜甫 草有害于人,曾何生阻修。

其毒甚蜂虿,其多弥道周。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忧。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霜露一沾凝,蕙叶亦难留。

荷锄先童稚,日入仍讨求。 转致水中央,岂无双钓舟。

顽根易滋蔓,敢使依旧丘。 自兹藩篱旷,更觉松竹幽。

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雠。 庭草 杜甫 楚草经寒碧,逢春入眼浓。

旧低收叶举,新掩卷牙重。 步履宜轻过,开筵得屡供。

看花随节序,不敢强为容。 江草歌送卢判官 皇甫冉 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

杂蘼芜兮杜蘅,作丛秀兮欲罗生。 被遥隰兮经长衍,雨中深兮烟中浅。

目眇眇兮增愁,步迟迟兮堪搴。 澧之浦兮湘之滨,思夫君兮送美人。

吴洲曲兮楚乡路,远孤城兮依独戍。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

问君行迈将何之,淹泊沿洄风日迟。 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寒溪草 苏 幂历溪边草,游人不厌看。 馀芳幽处老,深色望中寒。

幸得陪情兴,青青赏未阑。 春草谣 顾况 春草不解行,随人上东城。

正月二月色绵绵,千里万里伤人情。 赋得御园芳草 陆贽 阴阴御园里,瑶草日光长。

靃靡含烟雾,依稀带夕阳。 雨馀荑更密,风暖蕙初香。

拥杖缘驰道,乘舆入建章。 湿烟摇不散,细影乱无行。

恒恐韶光晚,何人辨早芳。 草 张南史 草,草。

折宜,看好。 满地生,催人老。

金殿玉砌,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

每逢南北离别,乍逐东西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聊与王孙慰怀抱。

龙池春草 陈翊 青春光凤苑,细草遍龙池。 曲渚交苹叶,回塘惹柳枝。

因风初苒苒,覆岸欲离离。 色带金堤静,阴连玉树移。

日光浮靃靡,波影动参差。 岂比生幽远,芳馨众不知。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刘禹锡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 朱门虽易地,玉树有余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 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省试风光草际浮 刘禹锡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 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

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 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

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 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树中草 张祜 青青树中草,托根非不危。 草生树却死,荣枯君可知。

伤靡草 雍陶 靡草似客心,年年亦先死。 无由伴花落,暂得因风起。

庭草 曹邺 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 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芳草 罗邺 废苑墙南残雨中,似袍颜色正蒙茸。 微香暗惹游人步,远绿才分斗雉踪。

三楚渡头长恨见,五侯门外却难逢。 年年纵有春风便,马迹车轮一万重。

芳草 罗邺 曲江岸上天街里,两地纵生车马多。 不似萋萋南浦见,晚来烟雨半相和。

赏春(一作芳草,一作春游郁然有怀赋) 罗邺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 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

春草 唐彦谦 随梦入池塘,无心在金谷。 青风自年年,吹遍天涯绿。

春草 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曲江春草 郑谷 花落江堤蔟暖烟,雨余草色远相连。 香轮莫辗青青破,留与愁人一醉眠。

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 郑谷 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 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

窗纱迎拥砌,簪玉姑成茵。 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

草 吴融 染亦不可成,画亦不可得。 苌弘未死时,应无此颜色。

春草碧色 王毂 习习东风扇,萋萋草色新。 浅深千里碧,高下一时春。

嫩叶舒烟际,微香动水滨。 金塘明夕照,辇路惹芳尘。

造化功何广,阳和力自均。 今当发生日,沥恳祝良辰。

春草碧色 殷文圭 细草含愁碧,芊绵南浦滨。 萋萋如恨别,苒苒共伤春。

疏雨烟华润,斜阳细彩匀。 花粘繁斗锦,人藉软胜茵。

浅映宫池水,轻遮辇路尘。 杜回如可结,誓作报恩身。

草 徐夤 废苑荒阶伴绿苔,恩疏长信恨难开。 姑苏麋鹿食思食,楚泽王孙来不来。

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燕昭没后多卿士,千载流芳郭隗台。

路旁草 徐夤 楚甸秦原万里平,谁教根向路傍生。 轻蹄绣毂长相蹋,合是荣时不得荣。

春草 曹松 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 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药草 苏拯 天子恤疲瘵,坤灵奉其职。 年年济世功,贵贱相兼植。

因产众草中,所希采者识。 一枝当若神,千金亦何直。

生草不生药,无以彰士德。 生药不生草,无以。

5.描写小草充满生机、坚强的景象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风吹草不折,弱极而生刚。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出了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我们多用来表达顽强的生命力。冰心诗中的小草多用此意。

张九龄《感遇1》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写出了泛意上的小草。强调草木的存在即是事物的本性,无论成长的如何“葳蕤”“皎洁”不过都是自我的绽放,并不受到外界的干扰,以此表达个体存在应该是独立和自由的,不因外界的评判而左右自己的志向。

还有很多其他象征,如困境中孤芳自赏的一种豁达,百花争艳时默然绽放的淡泊,用绿色衬托明艳的奉献等等。

6.说说“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思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王月馥)

有关于草情怀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