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宣王的一些名句

1.关于周宣王的一些名句

姜后脱簪

周宣王的王后姜后是齐国国君的女儿,周宣王经常早睡晚起,疏于朝政,姜后于是摘掉耳环簪子来到永巷请罪,并让傅母转告周宣王说是她让周宣王起了淫逸之心,使得君王疏于朝政。君王好色必然引起铺张浪费,长此以往就会天下大乱,这就是她请罪的原因。周宣王听后大为感动,从此勤于朝政。这就是"姜后脱簪"的典故。

告神祈雨

周宣王在位期间曾经发生旱灾,周宣王害怕旱灾会使黎民受苦、社稷倾覆,于是亲自到郊外及宗庙奠酒埋玉、祭祀天地、祷告神明祈求降雨,果然在六月天降大雨。大夫仍叔因此事作歌赞美周宣王,即《诗经·大雅·云汉》。

兔舞马变

据记载,前798年(周宣王三十年),镐京城内有兔子跳跃舞蹈,有马变成人。前795年(周宣王三十三年),有马变为狐狸。

褒女亡国

周幽王时,太史伯阳父查阅史籍记载,夏朝时有两条神龙自称褒国国君,停留在夏王的庭院中。经太卜占卜,杀死或赶走神龙都得到凶兆,唯独占卜收集神龙留下的涎沫得到了吉兆。夏王于是下令向神龙祷告,收集神龙留下的涎沫,封存于匣中,传至周厉王时都没有人打开过此匣。周厉王末年时,下令打开匣子观看。涎沫流淌于庭院,无法清除。周厉王决定用巫术除去,命女人赤身裸体向它大声呼叫,涎沫化为黑色的蜥蜴,消失在后宫一名七岁童女身上。童女行笄礼时未婚而孕,于是将生下的女童遗弃。到周宣王时有唱歌谣道:"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恰巧遇到夫妇二人贩卖弓矢,周宣王下令抓捕后处死二人。二人逃往褒国的途中发现了被遗弃的女童,便收养了女童。后来褒国人褒姁犯罪,便将成年后的女童献给周幽王抵罪,这个女童就是褒姒。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致使西周灭亡。

2.诗经·采薇的作者是周宣王吗

菊花信TA0066 :你好。

《小雅 鹿鸣之什 采薇》,事情发生在周宣王抗击猃狁(后来的匈奴)中。一名戌边的士并,在退役回乡的路上写了《采薇》诗篇。全诗六章,前三章,倒叙手法,由采薇起兴,追叙“思归、而难归,重章叠词,兴中兼赋。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抵御外侵,士气高涨,写的酣畅淋漓。

最后一章退役回家,路途写景、抒情,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

您若仔细阅读一下,就会从字里行间看出是一位下级士兵制作,不会是出自王爷之笔。

3.古人朋友之间有互赠的习俗,举例诗句

【簪子】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周宣王的姜后有“退簪劝政”的佳话:说的是周宣王荒疏国政,姜后为了规劝他,就退去发簪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羞愧难当,从此励精图治。《鼓吹曲词·有所思》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簪子烧掉后“当风扬其灰”,表达不会做小三的决心。

【香囊】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红楼梦》中,黛玉送给宝玉一个香囊,后来误会他送给了别人,赌气把正做的一个剪了,却不知宝玉已将它贴身佩戴。恋爱中的小女儿情态跃然纸上。

【罗裙】裙子,在文学著作以及影视作品里,经常看见关于裙子的句子。尤其是那一句“石榴裙下……”,几乎已成不朽名句。古代的女子,都喜欢在裙子上面做装饰,以承托爱情。

【罗帕】罗帕是较为私密的东西,古代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缠绵之意。“有女子,手执罗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伫立于万花从中,借着帕角的飘忽,暗送秋波,既掩去露齿的尴尬,又平添了几分娇媚,让人怜爱之意顿生。

【玉如意】古代宫廷里的不少地方都会摆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赏。除此之外,如意还作为一种信物,在皇帝选后妃时,皇帝执如意,授予看中的女子。如意在宫中还是一种高贵的礼品。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庆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献如意。

【钗子】著名词人,辛弃疾在《祝英台近·晚春》中言:“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钗不仅是单一的装饰物,亦代表着寄情。古时候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时,再 合在一起。

【手镯】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如“跳脱”等。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有仙女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仙女萼绿华赠羊权金和玉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也有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手镯送给他留念的桥段。

【玉佩】“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玉在我国古代是君子的象征。君子讲究恭敬平和,温润悠远之爱,正与玉的寓意相符。所以古代高雅从容的谦谦君子们喜欢用玉来作为定情物,显得节制有礼,既不猴急,又不疏远。

互赠习俗很多,受字数限制以上供参考。

4.诗经中的战争诗、弃妇诗,以及思乡主题的诗歌有哪些

《诗经》的战争诗(忽略不计周开国时的战争史诗:如《大雅.皇矣》),有代表性的战争诗,基本上是集中于宣王时代:《小雅.出车》是北方猃狁进犯周疆、周宣王派大将南仲领兵出征斥退强敌之事。《小雅.六月》也是赞美尹吉甫北伐猃狁获得胜利的诗。《小雅.采芑》是写方叔率领军队南伐“蛮荆”之武功。《大雅.江汉》记叙召穆公奉宣王之命平定淮夷。《大雅.常武》是周宣王亲率大军攻伐徐国。这些战争诗几乎全是民族之战和正义之战,按其战争之对象大致可分为如下两种:1、抵御和进袭西北方的猃狁,如《秦风.无衣》、《小雅.采薇》、《小雅.六月》、《小雅.出车》2、对东南蛮夷的平定和教化,如《小雅.采芑》、《大雅.江汉》。

《诗经》中弃妇诗和疑似弃妇诗的篇目有11首,都曾在不同的文献中被称为弃妇诗,分别是:《召南·江有汜》、《邶风·柏舟》、《邶风·日月》、《邶风·终风》、《邶风·谷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遵大路》、《小雅·我行其野》、《小雅·谷风》、《小雅·白华》。

表达征夫思乡情的有:《击鼓》篇、《扬之水》篇、《魏风.陟岵》篇、《豳风.东山》篇等

表达外嫁女子思乡情的有:《泉水》篇、《竹竿》篇等

表达客居他乡思乡情的有:《河广》篇等

5.诗经·采薇的作者是周宣王吗

菊花信TA0066 :你好。

《小雅 鹿鸣之什 采薇》,事情发生在周宣王抗击猃狁(后来的匈奴)中。一名戌边的士并,在退役回乡的路上写了《采薇》诗篇。

全诗六章,前三章,倒叙手法,由采薇起兴,追叙“思归、而难归,重章叠词,兴中兼赋。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

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

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

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抵御外侵,士气高涨,写的酣畅淋漓。最后一章退役回家,路途写景、抒情,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

您若仔细阅读一下,就会从字里行间看出是一位下级士兵制作,不会是出自王爷之笔。

6.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诗有哪些

1. 《烽火戏诸侯》

周幽烽火戏诸侯,求得美人回牟笑。

策马狂奔数千里,将士心寒君王教。

国都宫殿在眼前,风平浪静无硝烟。

诸侯相觑无头绪,原是天子为戏之。

狼狈相貌苦不堪,仰面朝天长嘘叹。

褒姒娘娘一笑之,将士不免心中寒。

不知战火真显现,再起风烟无人怜。

为求美人一声笑,王冠性命接不保。

古往今来万万年,美人都在英雄前!

2. 《烽火戏诸侯》

幽王烽火戏诸侯,

褒姒忧烦点炮楼。

儿戏岂能胡乱用,

丢失政权丧西周。

3. 《楚辞·天问》

屈原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4. 《东周列国志》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5. 《东周列国志》

忠臣避乱先归北,世运凌夷渐欲东。

自古老臣当爱惜,仁贤一去国虚空。

折得名花字国香,布荆一旦荐匡床。

风流天子浑闲事,不过龙禾已伏殃。

未寄深宫信一封,先将冤血溅霜锋。

他年若问安储事,温媪应居第一功。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与周宣王有关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