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手关于项羽乌江自刎的诗句
1.请高手关于项羽乌江自刎的诗句
胡曾 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以《咏史诗》著称,共150首,皆七绝。每首以地名为题,评咏当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南阳》咏诸葛亮躬耕,《东海》咏秦始皇求仙,《姑苏台》咏吴王夫差荒淫失国。《自序》说:"夫诗者,盖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荒怠,非徒尚绮丽瑰琦而已。故言之者无罪,读之者足以自戒。"说明其作《咏史诗》本旨,是托古讽今,意存劝戒。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唐诗纪事》载:前蜀王衍宴饮无度,内侍宋光溥咏《姑苏台》诗,王衍为之罢宴。后来明人引入《列国志》、《三国志》等演义作品,流传更广。
《咏史诗》共 3卷,《四部丛刊三编》本有胡曾同时人邵阳陈盖作注及京兆米崇吉评注。另有《安定集》10卷,今佚。《全唐诗》共录为 1卷,仅存数首。事迹见《唐才子传》、王重民《补唐书胡曾传》(《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全唐诗卷647_11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全唐诗卷647_42 「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
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项王》汪绍焻
2.项羽于乌江自刎时做的诗
项羽于乌江自刎时做的诗是:《垓下歌》,原文如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注释:
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
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
虞:即虞姬。奈何:怎样;怎么办。
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项羽被困,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他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来,饮酒消愁。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作诗之后,项羽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2、赏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
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起义的大潮,成了诸路起义首领中的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上将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
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时不利兮稚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制度的牺牲品。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男。
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人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
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突然,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 “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
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
“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
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
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
3.列举三首写项羽乌江自刎的诗词
1、《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
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2、《乌江亭》北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译文: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3、《咏项羽》宋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活着的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自古为一渡口,秦汉之时即设有亭长,是我国最早的驿亭之一。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乌江亭由此闻名古今。
扩展资料:前203年(汉四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这时张良、陈平对汉王说:“汉有天下大半,诸侯皆附之。
楚兵疲食尽,这正是天亡楚国之时。今若勿击,真所谓‘养虎遗患’。”
刘邦听从。 前202年(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
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被围(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自垓下突围后,行至阴陵迷路,为汉军追上,再退至东城。向东至乌江亭自杀身亡。
此乌江以亭制隶属于东城县。据《舆地广记》载:“乌江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
《太平寰宇记》称:“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
4.形容自刎的诗句
胡曾 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以《咏史诗》著称,共150首,皆七绝。每首以地名为题,评咏当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南阳》咏诸葛亮躬耕,《东海》咏秦始皇求仙,《姑苏台》咏吴王夫差荒淫失国。《自序》说:"夫诗者,盖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荒怠,非徒尚绮丽瑰琦而已。故言之者无罪,读之者足以自戒。"说明其作《咏史诗》本旨,是托古讽今,意存劝戒。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唐诗纪事》载:前蜀王衍宴饮无度,内侍宋光溥咏《姑苏台》诗,王衍为之罢宴。后来明人引入《列国志》、《三国志》等演义作品,流传更广。
《咏史诗》共 3卷,《四部丛刊三编》本有胡曾同时人邵阳陈盖作注及京兆米崇吉评注。另有《安定集》10卷,今佚。《全唐诗》共录为 1卷,仅存数首。事迹见《唐才子传》、王重民《补唐书胡曾传》(《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全唐诗卷647_11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全唐诗卷647_42 「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
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项王》汪绍焻
5.描写乌江的诗句
全唐诗卷647_11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全唐诗卷647_42 「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
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项王》汪绍焻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史诗·乌江
年代:【唐】 作者:【胡曾】 体裁:【七绝】 类别:【怀古】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6.形容自刎的诗句
胡曾 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以《咏史诗》著称,共150首,皆七绝。每首以地名为题,评咏当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南阳》咏诸葛亮躬耕,《东海》咏秦始皇求仙,《姑苏台》咏吴王夫差荒淫失国。《自序》说:"夫诗者,盖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荒怠,非徒尚绮丽瑰琦而已。故言之者无罪,读之者足以自戒。"说明其作《咏史诗》本旨,是托古讽今,意存劝戒。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唐诗纪事》载:前蜀王衍宴饮无度,内侍宋光溥咏《姑苏台》诗,王衍为之罢宴。后来明人引入《列国志》、《三国志》等演义作品,流传更广。
《咏史诗》共 3卷,《四部丛刊三编》本有胡曾同时人邵阳陈盖作注及京兆米崇吉评注。另有《安定集》10卷,今佚。《全唐诗》共录为 1卷,仅存数首。事迹见《唐才子传》、王重民《补唐书胡曾传》(《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全唐诗卷647_11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全唐诗卷647_42 「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
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项王》汪绍焻
7.关于项羽自刎的诗词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咏项羽》(唐)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题项羽庙》(唐)孟郊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六州歌头 .项羽庙》(宋)刘潜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驱龙虎。鞭寰宇。斩长鲸。扫欃枪。血染彭门战。视馀耳,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命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 泪盈盈。恨花无主。凝愁绪。挥雪刃,掩泉扃。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喑呜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成闲纪。建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痛伤情。胜负难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