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古漪园的短文

1.求一篇关于古漪园的短文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漪园参观,我是金凤旅游公司的66号导游,我叫刘怡景,大家可以叫我小刘,今后的几天,将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度过。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古漪园,古漪园是江南园林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古漪园。

请大家跟着我向这边看,这是一幅巨大的浮雕墙,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刻的是明清时代古漪园的全景。大家请看,假山流水,柳阴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

照壁的后面,有一条小路,沿着这条小路向前走。大家现在看见的这个小湖叫戏鹅池,池上有一座九曲石桥,让我们一起去桥上游览吧!大家看,它的栏杆和柱子都做的十分别致。站在桥上可以看见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叠置的假山,盛开的鲜花,从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请大家和我一起

爬上竹枝山,下一个景点就是'“缺角亭”。大家来看,亭子是四方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拳头,只有东北缺了一只。为什么东北会缺了一只

呢?这儿有一个典故,请听我慢慢道来。1931年,“九·一

”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造了这个亭子,特意缺了个东北角,以示伤痛。其它几个角的大拳头,是表示 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同时提醒我们不忘国耻!

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下山,我们又来到了戏鹅池。这座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楼阁叫浮筠阁。浮筠阁的对面是一艘古色古香的石舫。下面让我们来仔细欣赏戏鹅池面吧。看,池面水平如镜,倒映出绿的山,红的花,古老的石舫,秀美的白鹤亭。再看湖岸,垂柳正在发芽,桃花含苞欲放,春意盎然。

古漪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如果大家觉得还没有尽兴,下面就请大家自由的游览,1个小时后,我们在照壁前合影留恋,让我们将这古漪园美丽的景色永远留在您身边!!

2.介绍古漪园

古漪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

占地10公顷。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名漪园,取“绿竹漪漪”之意;后由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的规模营造,又在立柱、椽子、长廊上刻着千姿百态竹景、显得生动典雅;清乾隆11年(1746年)扩建重葺,更名古漪园。

全园划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以绿竹依依、曲水幽静、建筑典雅、韵昧隽永的楹联诗词以及优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

独到精巧的艺术构思,使古漪园更显出占朴、素雅、清淡、洗炼的气韵。

3.嘉定古漪园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离市中心21公里,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也是江南名园之一。

古猗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原名猗园,取“绿竹猗猗”之意而名。由明代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的规模,遍植绿竹,内筑亭、台、楼、阁、榭、立柱、椽子、长廊上无不刻着千姿百态竹景,生动典雅。清乾隆11年(公元1746年),拓充重葺,此时更名古猗园。

如今,古猗园几经扩建,面积达146亩。全园按不同景观划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各具独到精巧的艺术构思,散发着古猗园特有的古朴、素雅、清淡、洗练的气质。园中保存的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引人探古问胜。园中因“8·13”事变,当地爱国人士重修补阙亭,独缺一角,以志国耻的“缺角亭”,象征着我国反帝民族之魂。

古猗园,以猗猗绿竹、幽静曲水。典雅的明代建筑、韵味隽永的楹联诗词及优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于世。

文明悠久传千载,沿革兴衰古猗园,这座集江南苏杭园林特色为一园的明代古园,为上海这颗明珠镶上了绿宝石,发出熠熠光彩。

本区位于古猗园西北部,是猗园老区。以逸野堂为中心,北有曲廊、幽赏亭,南有鸢飞鱼跃轩、小松冈和南厅。逸野堂四周分别有五老峰、古盘槐、小云兜和桂花林。多有古建筑,集厅、堂、廊、亭、山、水于一体,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加之百年厅堂千年经幢,可称之为古典园林缩影,也集中体现了古代园主隐逸为高、寄情山水的意境。

逸野堂建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原是园中主厅,是园主招待宾客和休息之处,因以楠木为柱,又称之为"楠木厅"。又因四面道路相通,登堂可览全园之胜,俗称"四面厅"。

幽赏亭处于古猗园北隅,对面逸野堂在月光下犹如广寒宫,中秋之夜登亭远望,如置身仙境,幽情顿生,令人心旷神怡。

从逸野堂经小云兜穿谷而南,有一座三面依水的鸢飞鱼跃轩。轩门圆形,如湖面明月初升,立门前向东远眺,有青山亭阁,错落有致;入门凭栏,一泓湖水明洁如镜。

南厅位于古猗园枝山西南脚下,依竹傍水,环境幽静清雅,是一座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明代庭院。造型朴实精致,原是古代园主书房兼卧室。

戏鹅池景区以水为中心,环湖漫步,分别可看到白鹤亭、不系舟、浮筠阁、竹枝山和缺角亭,是猗园老区之一。

戏鹅池得名,是因为池内有白鹅成群,嬉水游弋引颈高鸣。立岸观赏,绿水白鹅,静中有动,情趣非凡。

戏鹅池西边的白鹤亭是为了纪念"白鹤南翔"而建,是园中最古老名胜建筑之一。

离开白鹤亭,沿戏鹅池往东走,便会看到不系舟。不系舟俗名止舟,旱船,又名石舫,建于明代,冠上海园林"不系舟"之最。它原为园主的书画舫,有祝允明题额"不系舟"三字。

缺角亭,又名补阙亭,位于浮筠阁后面竹枝山之顶,建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缺角亭飞翼凌空,色调柔和瑰美,七彩俱全。

古猗园的猗猗绿竹

“猗园”的名字,从“绿竹猗猗”的意境中得名。以竹为主是古猗园的传统特色。《猗园》记:“据一园之形胜者,莫如山”。山,指园内竹枝山,它体现了竹叶青山,竹山青青,绿竹猗猗的意境。竹以常绿、素雅、清秀之姿,给人以淡雅秀美之情。

《猗园》记:竹圃有方亭,为“怡翠亭”,临水的竹枝山下有“浮筠阁”,竹园中有“翠霭楼”,小溪水边有“荷风竹露亭”,曲廊两侧有修竹。现在,除在老区的部分空闲处,或石旁路边,屋前宅后、粉墙边角零星点缀丛竹三五群和小片竹圃外。还在东边扩地三十余亩新辟竹园,名为“青清园”,成为园中之园。除明代建园时就有的方竹、紫竹、佛肚竹外,园内还有小琴丝竹、凤尾竹、黄金间碧玉竹、孝顺竹、哺鸡竹、龟甲竹、罗汉竹等,运用竹的不同色彩和姿态,创造多种多样的景色。竹与石相结合,形成竹石立体画。丛竹三五成群,配以曲折道路,构成了“竹径通幽”的景观,竹与建筑、小溪相结合,运用各种手法,创造了自然、宁静、幽美的空间,突出了以竹造景,使古猗园的园名与园景相统一。

还要具体的楼主可以到这里去看/2-3.htm

4.求一篇关于古漪园的短文70至100字,要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爱问知识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漪园参观,我是金凤旅游公司的66号导游,我叫刘怡景,大家可以叫我小刘,今后的几天,将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度过。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古漪园,古漪园是江南园林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古漪园。请大家跟着我向这边看,这是一幅巨大的浮雕墙,这堵墙叫照壁。

上面雕刻的是明清时代古漪园的全景。大家请看,假山流水,柳阴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

照壁的后面,有一条小路,沿着这条小路向前走。大家现在看见的这个小湖叫戏鹅池,池上有一座九曲石桥,让我们一起去桥上游览吧!大家看,它的栏杆和柱子都做的十分别致。

站在桥上可以看见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叠置的假山,盛开的鲜花,从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大家和我一起爬上竹枝山,下一个景点就是'“缺角亭”。

大家来看,亭子是四方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拳头,只有东北缺了一只。 为什么东北会缺了一只呢?这儿有一个典故,请听我慢慢道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造了这个亭子,特意缺了个东北角,以示伤痛。 其它几个角的大拳头,是表示 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

同时提醒我们不忘国耻!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下山,我们又来到了戏鹅池。这座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楼阁叫浮筠阁。

浮筠阁的对面是一艘古色古香的石舫。下面让我们来仔细欣赏戏鹅池面吧。

看,池面水平如镜,倒映出绿的山,红的花,古老的石舫,秀美的白鹤亭。 再看湖岸,垂柳正在发芽,桃花含苞欲放,春意盎然。

古漪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如果大家觉得还没有尽兴,下面就请大家自由的游览,1个小时后,我们在照壁前合影留恋,让我们将这古漪园美丽的景色永远留在您身边!。

5.古漪园的园林特色

古猗园以绿竹猗猗、静曲水幽、建筑典雅、楹联诗词以及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

古猗园的亭台楼阁以明代建筑为主,亭台楼阁,建筑平面形式多种多样,立体造型变化多端,体现江南园林建筑精巧自由活泼的特点。屋面小瓦筒瓦,屋脊花色镂空,各种斗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具有明代园林建筑艺术风格。 古猗园中的许多匾额既概括园林景点意境,又能点明历史典故,还能使人欣赏书法艺术的美。“白鹤亭”使人联想南翔镇得名的由来,“微音阁”体现抗日战争时期南翔知识面分子在黑暗中奋起斗争精神。“绘月”使人想到明月当空,月光透过廊窗在墙壁上留下倩影的夜景。鸢飞鱼跃轩即喻此处可仰观飞鸟,俯视游鱼。

古猗园的楹联,是对景区意境的具体描述和赞美。

不系舟楹联:十分春水双檐影 百叶莲花七里香 -- 廖寿丰(清)

南亭楹联: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 叶长春(清)

梅花厅楹联:池馆清幽多逸趣 梅花冷处得香遍 陈从周

缺角亭,位于古猗园竹枝山顶,是沪上闻名的爱国主义纪念地。当地居民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建造一座纪念亭以志国耻。1933年4月,当地爱国志士朱寿明、陈少芸等六十人带头集资建亭。方亭建成后仅缺东北一角,象征东北三省的沦陷。建亭之后,人们将它命名为“缺角亭”,又名“补阕亭”,意为缺角志耻。高悬于亭内的“缺角亭”三字,由著名书法家胡问遂题写。 戏鹅池得名,是因为池内有白鹅成群,嬉水游弋。戏鹅池西边的白鹤亭是为了纪念白鹤南翔而建,是园中最古老名胜建筑之一。相传梁天监年间,常吸引一对白鹤栖息于此,一位德齐和尚路过此地,认为白鹤祥舞乃佛地之兆,因此于天监四年(即公元505年)建成一座佛寺,落成当天白鹤便向南飞去,故题寺名为“白鹤南翔寺”,此地也因寺成镇,取名为“南翔镇”。

白鹤亭顶端白鹤停立,亭旁池中竖有一块高大的石碑,石碑上刻诗一首:白鹤南翔去不归,唯有真迹在名基;可怜后代空王子,不绝薰修享二时。 1、自驾车

线路一:中环线-S5沪嘉高速公路(南翔出口下)—沪宜公路—古猗园(近古猗园路)

线路二:外环线—真南路(或丰翔路)—沪宜公路—古猗园(近古猗园路)

2、轻轨11号线至南翔站,下车后向西步行15分钟可达,或自2号口出站后乘坐南翔1路、南翔2路可达;

3、公交:562路、822路、沪唐线、北嘉线、惠嘉线、虎南线 春、夏、秋游览景色最佳

6.阅读题《游古漪园》答案

《游古漪园》四年级阅读题和答案

________________和煦的暖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漪园。 一进古漪囟大门,迎面是一幅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柳阴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术作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的是明清时代古漪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那桥栏,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叠置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啊! 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前屋檐下,有一块黑色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亭子是四方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缺了一只。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艘古色古香的石舫。水平如镜的戏鹅池池面上,倒映出绿的山,红的花,古老的石舫,秀美的白鹤亭。湖边垂柳正在爆芽,桃花含苞欲放,春意正浓!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又回到了照壁前。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用“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游览地点转换的句子。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3.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照壁 ( ) ( ) ( )

4.我们是在什么时候游的古漪园?请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这个季节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答案

1.一进、转过、走过九曲桥、从缺角亭下山…

4.春季。 湖边垂柳正在爆芽,桃花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5.美丽的南翔古漪园

原谅我 只能找到这样的答案、、、、、、、、、

7.游古猗园(和煦的暖风

游古猗园

和煦的春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猗园。

一进古猗园大门,迎面是一堵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术作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的是明清时代古猗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叠置的假山,正在开放的鲜花,多么秀丽啊!

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我们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前屋檐下,有一块黑色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亭子是四方形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上缺了一只拳头。老师告诉我们:“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立了这个亭子。亭子特意缺了个东北角,以示伤痛。其他几个角上的大拳头是表示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听完介绍,我们不知不觉地紧握拳头,心中升起了怒火。

从缺角亭后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古色古香的石舫。水平如镜的戏鹅池地面上,倒映出绿的山,红的花,古老的石舫,秀丽的白鹤亭,湖岸垂柳正在爆芽,桃花正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竟又回到了照壁前。啊,古猗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 用“——”划出文章中出现的过渡句。

2.作者游览了南翔古猗园的哪些地方,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下来。

3.“我”在游览过程中在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对哪些景物的印象比较深呢?

阅读三

8.上海市南翔镇的古猗园的特色

南翔镇的古猗园有五大特色:明代建筑、猗猗绿竹、花石小路、幽静曲水、楹联诗词 明代建筑 古猗园的亭台楼阁多临水而建,与水景配合,体现了“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意境。

以曲折长廊花墙分隔,形成大小不等的自由变化的自然空间,使游人常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主要建筑逸野堂、梅花厅、春藻堂、翠霭楼、柳带轩等水榭曲廊,造型秀美精致,这些建筑既是风景点缀,又是观赏风景和遮风避雨休息之处。

园内厅堂、亭廊连片相接,布局上曲折多变,漫步其间。借以花色漏窗,透视窗外景色,景物深幽,富有诗意。

古猗园的亭台楼阁,建筑平面形式多种多样,立体造型变化多端,体现江南园林建筑精巧自由活泼的特点。屋面小瓦筒瓦,屋脊花色镂空,各种斗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具有明代园林建筑艺术风格。

园林建筑注重题名立意。古猗园内的逸野堂,清代沈元禄《猗园》记:“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堂曰逸野,堂前栽盘槐一对,右立奇峰异石,左为假山水池,堂后植桂,中秋赏月,庭中桂香,疑身在广寒宫中。

堂内悬挂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题“华岩墨海”匾额,表明建筑其堂是反映当时一些士大夫和和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沉溺于悠闲雅逸,欣赏风花雪月,以隐逸为高的思想情趣。在戏鹅池岸边的“不系舟”,建于明代,曾有明代书法家祝枝山题额,此舟无缆可系,故名“不系舟”。

建舟也是有其情意所托。唐白居易诗:“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李白也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消极避世的思想情绪。再如古猗园竹枝山上有一方亭,名为缺角亭,故意残缺东北一角,以示东北沦陷,其余三角均塑高举拳头,表示反抗侵略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充分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抗日革命意志。

游人瞻仰此亭,便联想国耻,更激发爱国之情,颇有教育意义。还有些建筑物具有地方历史性的纪念象征,戏鹅池西堤上的白鹤亭,顶端白鹤停立,展翅欲往南飞,是根据古代“白鹤南翔”传说而建此亭,南翔地名亦由此而来。

游览白鹤亭,使人浮想联翩,增加探古幽情。 猗猗绿竹 “猗园”的名字,从“绿竹猗猗”的意境中得名。

以竹为主是古猗园的传统特色。《猗园》记:“据一园之形胜者,莫如山”。

山,指园内竹枝山,它体现了竹叶青山,竹山青青,绿竹猗猗的意境。竹以常绿、素雅、清秀之姿,给人以淡雅秀美之情。

《猗园》记:竹圃有方亭,为“怡翠亭”,临水的竹枝山下有“浮筠阁”,竹园中有“翠霭楼”,小溪水边有“荷风竹露亭”,曲廊两侧有修竹。现在,除在老区的部分空闲处,或石旁路边,屋前宅后、粉墙边角零星点缀丛竹三五群和小片竹圃外。

还在东边扩地三十余亩新辟竹园,名为“青清园”,成为园中之园。除明代建园时就有的方竹、紫竹、佛肚竹外,园内还有小琴丝竹、凤尾竹、黄金间碧玉竹、孝顺竹、哺鸡竹、龟甲竹、罗汉竹等,运用竹的不同色彩和姿态,创造多种多样的景色。

竹与石相结合,形成竹石立体画。丛竹三五成群,配以曲折道路,构成了“竹径通幽”的景观,竹与建筑、小溪相结合,运用各种手法,创造了自然、宁静、幽美的空间,突出了以竹造景,使古猗园的园名与园景相统一。

花石小路 园林道路地坪,也是园林艺术的组成部分,道路地坪主要作为行走导游之用,除此之外,也可当作一种艺术欣赏。古猗园的路,四通八达,曲径通幽,富有情趣,别具一格。

园路随建筑、绿化、山石水池的布局曲折绕行,依地形起伏而自由变化。路面花纹的安排和材料的选择,因地段而异。

在厅堂门前、亭廊建筑周围、多采用黄石、青石、卵石、青砖、青瓦、缸片、碗片等多种材料铺成精致的多种花纹图案,有植物、动物等;一般道路则用黄石、青石、缸片,铺设花纹线条简单明快。在建筑周围长方规则形地处,选择方形或六角形几何图案;在道路弯曲宽狭不一以及多边自然形地处,选用冰裂纹直线条图案,以适应路面曲折变化。

花纹图案内容,与周围景观相配合,如梅花厅前后地坪,铺设了梅花形状的图案,梅花盛开,暗香浮动,即使梅花凋谢,遨游其境,脚踏梅花地毯,似仍觉有梅花清香,趣味不衰。在小云兜假山地坪处,铺设“龙”的图案,有龙云相配意境。

在逸野堂四周地坪上铺设冰裂纹,中间嵌以“暗八仙”图案,用黄石、青石、白石、红缸片、白碗片、玻璃片、青砖、青瓦多种颜色相配。色彩清晰调和,游客漫步其间,如入仙境,似置身于广寒宫旁。

古猗园路面变化多样,与猗园环境自然和谐,富有情趣,加强了视觉的效果,点拨游人行进、徘徊、停留,形成动静凝聚甚至遐想万千,吸引游客驻足欣赏。 幽静曲水 古猗园的园艺布局,从明代起就以戏鹅池为中心,后经清代青至建国后的历次修复和拓扩,都注重挖河理水,使水置于园林,以水为主,相映园景。

古猗园的水,与外隔绝,但在百亩之园中,有千米距长的溪流。以方池和狭长形的水面形态,多弯曲折,似园脉络,贯通全园。

池岸石驳,凹凸曲折,配植花草,时隐时现。望之不穷,使人。

有关古漪园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