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角度的诗句

1.关于角度的诗句

1、关于角度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2.选一首李白的诗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1000字左右···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

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

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了,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

3.有关李白的诗

李白诗集

怨情 明月度关山 春思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送别 月下独酌

远别离 公无渡河 蜀道难

梁甫吟 鸟夜啼 乌栖曲

战城南 将进酒 行行游且猎篇

飞龙引二首 天马歌 行路难三首

长相思 上留田行 春日行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夜坐吟 野田黄雀行

箜篌谣 雉朝飞 上云乐

白鸠辞 日出入行 胡无人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秋夜独坐怀故山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月下独酌四首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寻山僧不遇作

过汪氏别业二首 待酒不至 独酌

友人会宿 春日独酌二首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对酒

春日醉起言志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独坐敬亭山

忆东山二首 望月有怀 对酒忆贺监二首

落日忆山中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侠客行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下途归石门旧居

客中行 太原早秋 奔亡道中五首

郢门秋怀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荆门浮舟望蜀江

上三峡 金陵三首 早发白帝城

秋下荆门 江行寄远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宿虾湖 西施

王右军 上元夫人 苏台览古

越中览古 商山四皓 过四皓墓

岘山怀古 苏武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庐江主人妇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望鹦鹉洲怀祢衡

宿巫山下 金陵白杨十字巷 谢公亭盖谢眺范云之所游

纪南陵题五松山 夜泊牛渚怀古 姑孰十咏

登锦城散花楼 登峨嵋山 大庭库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天台晓望 早望海霞边

焦山望松寥山 杜陵绝句 登太白峰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登新平楼 谒老君庙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登瓦官阁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眺 登金陵凤凰台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登庐山五老峰 江上望皖公山 望黄鹤楼

鹦鹉洲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秋登巴陵望洞庭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北风行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金陵望汉江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望天门山 望木瓜山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过崔八丈水亭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东鲁门泛舟二首 游泰山六首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游南阳清泠泉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邯郸南亭观妓 春日游罗敷潭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游谢氏山亭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义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宴郑参卿山池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铜官山醉后绝句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宣城青溪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九日登山 九日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九日龙山歌 游水西简郑明府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宴陶家亭子 金陵凤凰台置酒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九月十日即事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邕湖

4.关于诗仙李白的诗解析鉴赏

【诗文解释】

明月从天山升起,出没在苍茫的云海之中。长风吹过几万里,一直吹过玉门关。汉武帝曾经出兵白登,胡人窥视着青海湖。自古以来征战的地方,看不到几个人能够生还。战士们看到这一片凄凉景象,思念家乡多是满脸愁苦。想家中的妻子在高楼上,一定是叹息声不断。

【词语解释】

天山:甘肃祁连山。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古代通西域要道,故址在敦煌西边。

下:出兵。

白登道:指汉高祖与匈奴交战,在白登山被困事。

胡:指吐蕃。

由来:从来。

戍客:驻守边塞的士兵。

苦颜:愁苦的容颜。

高楼:指高楼中的思妇。

未应闲:该是不会停止的。

【诗文赏析】

在本诗中,诗人李白没有把征人思妇之情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而是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反映出了诗人浩渺的胸襟。用宽广的时空做背景,把眼前的离愁别绪融合进去,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意境,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手笔。诗人在本诗中描写了征战边疆的苦楚,展示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及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从而揭示出本诗反战的主题。本诗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感人肺腑

有关李白写角度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