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鹏有关的词语及解释8个

1.与大鹏有关的词语及解释8个

鹏程万里

[péng chéng wàn lǐ]

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鲲鹏祖师

[kūn péng zǔ shī]

鲲鹏祖师诞生于北冥之海。

鲲化为鹏

[kūn huà wéi péng]

"一条大鱼,游着游着,就变成一只大鸟,飞起来了。"。

鹏抟九天

[péng tuán jiǔ tiān]

比喻人奋发有为。

鹏抟鹍运

[péng tuán kūn yùn]

谓高远。

鹏鴳齐致

[péng yàn qí zhì]

指两种不同的事物一并而来。

鹏游蝶梦

[péng yóu dié mèng]

指变幻夸诞之谈。

鲲鹏万里

[kūn péng wàn lǐ]

比喻前程远大。

志高鹏远

[zhì gāo péng yuǎn]

只要有理想有志气,就一定会象大鹏一样飞的高远。

鹏路翱翔

[péng lù áo xiáng ]

鹏路:远大前程;翱翔:飞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

鹏抟鹢退

[péng tuán yì tuì]

喻指宦海的浮沉,仕途的进退。

鲲鹏之志

[kūn péng zhī zhì]

出自《逍遥游》,其实鲲鹏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当鱼的时候很大的鱼,当鸟的时候还是很大的鸟,古人用鲲鹏之志形容志向远大。

鲲鹏展翅

[kūn péng zhǎn chì]

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

大鹏展翅

[dà péng zhǎn chì]

形容很有气势的姿势或者是动作。

2.描写鲲鹏的诗句

1.《无题》诗人: 陈棣 朝代: 宋代 斥鷃蒿蓬足,鲲鹏谩北溟。

余生薰白业,内景练黄庭。大白蚁浮绿,短檠灯闪青。

欲知陶令趣,应向醉中醒。 2.《苦寒得酒二首》诗人: 王洋 朝代: 宋代 鲲鹏蜩鷃子知不,小大形殊各有俦。

取醉尽情师李白,放言极力问庄周。 3.《泊岳阳城下》诗人: 杜甫 朝代: 唐代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4.《北》诗人: 徐夤 朝代: 唐代 雪满湖天日影微,李君降虏失良时。

穷溟驾浪鲲鹏化,极海寄书鸿雁迟。 来犹未启,残兵奔去杳难追。

可怜燕谷花间晚,邹律如何为一吹。 5.《自讼》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年少宁知道废兴,搏风变化羡鲲鹏。

贪求但欲攀分寸,痛定方惭乞斗升。灵府已能澄似水,俗绿更觉薄于僧。

挂冠且喜身萧散,二顷宁须退可凭。 6.《送张无梦归天台》诗人: 姜屿 朝代: 宋代 鲲鹏运海涯,岂复顾泥沙。

龙虎常为畜,干坤不定家。玉泉生白石,紫府种黄芽。

此境人难到,归程自有槎。 7.《寄题韩勉夫枝巢》诗人: 王洋 朝代: 宋代 逍遥惟所适,小大浪殊观。

溟渤鲲鹏近,藩篱燕雀宽。宅高非远害,藏密定成发。

不似南山树,枝间有弹丸。 8.《苦雨再次前韵》诗人: 陈造 朝代: 宋代 底用诗名到凤城,未妨醉帽笑欹倾。

日闻暝蠃讥狂率,目送鲲鹏簉紫清。谭客有时三不对,生涯除酒一无营。

鸣鞭走送君能断,小印亲封定好生。 9.《上天池寺》诗人: 黄文雷 黄文雷的诗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蟠际均衡岳,知峰独出群。

鲲鹏从水击,翼轸验天文。旷野风行雨,曾霄日贯云。

僧言兴废事,因念福王勋。 10.《和范待制秋兴》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山泽沉冥气尚豪,鬓丝未遽叹萧骚。

已忘海运鲲鹏化,那计风微燕雀高。万里客魂迷楚峡,五更归梦隔胥涛。

故知有酒当勤醉,自古宁闻死可逃?。

3.可不可以帮我找找关于鲲鹏的古诗词 要注明作者的 谢谢拉

诗词中的鲲鹏意象 【唐】李白《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1965年秋) 这是毛主席暮年所作的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它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形成了一种寓言结构。毛主席在诗中没有进行直接的自我抒情,而是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鸟类形象,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卑怯。

根据当时的国际背景,蓬间雀就是指前苏联修正主义领导人赫鲁晓夫,而鲲鹏当然象征了以毛主席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因此,显而易见,这首诗是一首政治寓言诗。

全诗上阕,一开始,就直接切入鲲鹏展翅九万里,上下扶摇翻飞的伟岸情状,化用《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鲲鹏形象,在此古为今用,另有所指,堪称谙熟古典,而又食而化之的典范。接着诗人借鲲鹏的目光背负着浩瀚的青天往下看,到处是大城连小城的尘世。

诗人仿佛这时已变成了那高瞻远瞩的鲲鹏,大气磅礴、吐纳风云,大有“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之势。 南宋】李清照《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唐 - 杜甫 - 泊岳阳城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4.《逍遥游》中描写大鹏从海上奋力飞起,直达高空的诗句是哪句

这一句是: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2. 逍遥游(节选)

先秦: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5.谁知道李白的《大鹏赋》

月光与河水之外,李白诗歌里还有一个大鹏意象。

大鹏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带有仙气,另外也是力量的象征。 大鹏意象,伴随了李白一生。

我们前面讲过李白做古惑仔,他还在四川的时候,就勤于干谒,开元八年前后,他去拜访当时的大名人李邕——就是后来被称为李北海的。那个时候李白也就二十来岁,非常狂,李邕可能批评了他,他感到很不高兴,就写了一首诗,叫《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多骄傲啊。

他二十来岁,什么也不是,去拜访李邕。李邕当时是渝州刺史,也就是现在重庆那个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不理李白。

李白就说:你这样不对,连孔子都说后生可畏,你怎么能够轻视我这样的天才呢?这首诗里写到了大鹏的意象,“大鹏一日同风起”,是说有朝一日我李白青云直上的话,那可就了不得了。 从青年时代起,李白就认为自己是大鹏。

第八讲月光·河水·大鹏鸟——李白的诗歌意象魏颢、李阳冰等人,在写李白的传记资料的时候,都提到过李白的《大鹏赋》。《大鹏赋》可是盛唐时代的第一畅销书啊!据说当时京城的达官贵人都是家藏一本。

《大鹏赋》不是诗而是文。李白比杜甫强,杜甫只会写诗,文章写得不好。

李白却是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好。散文写得好,赋也写得好。

《大鹏赋》,又名《大鹏遇希有鸟赋》,写得非常好。 这篇赋的写作背景是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在湖北一带碰到了司马承祯。

李白提到司马承祯夸他,就是在《大鹏赋》的序里。司马承祯说李白可以“神游八极”,李白高兴坏了,司马承祯唤醒了他的仙风道骨意识。

后来贺知章又说李白是“谪仙人”,李白索性就以“谪仙人”自居了。 《大鹏赋》前面有一个序:“予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予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

今腹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李白说:我以前见司马承祯的时候,写过一篇《大鹏赋》,地球人都看了,可是我自己觉得写得不好,不当回事儿,就扔了。

但是后来我看到有个魏晋名士也有写《大鹏赞》,可是他写的是什么玩意儿呢,所以我又根据我的记忆,重新整理,写定了这篇《大鹏赋》。 这篇《大鹏赋》写得太美了,虽然是一篇赋,但和李白的歌行风格一样。

我们稍微念几句关系比较密切的。 凭空一句:“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

南华老仙,指庄子,庄子曾经做过漆园令。“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

征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巨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

化成大鹏……”其实后几句几乎是引庄子《逍遥游》里的原话,讲大鹏怎么来的。 庄子的《逍遥游》,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篇目。

庄子这个人很有意思,还很有科学知识,知道有南极洲和北冰洋,他在《逍遥游》里讲到南溟,讲到北溟:“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你看庄子多么富有想象力:在北冰洋,有条大鲸鱼,当然,他说的是鲲鱼,不知道有多大,我只看到它的背部露出来了,就不知道有几千里,后来这个鲲就变成鹏了,鹏有多大也不知道,只知道它的背有几千里,翅膀能把半边天给遮住。

李白太喜欢《逍遥游》里大鹏的意象了,他觉得这个大鹏就是他自己。这个大鹏应该是五百年一出,或者说千年一出的天才。

一般的人,怎么配称大鹏呢?世上的人,都是小麻雀,只有我李白,才能称大鹏。所以李白的《大鹏赋》前面就直接用了庄子《逍遥游》的典故。

李白反复地说这个大鹏飞起来有多么壮观,比庄子写得要更雄奇。 李白的想象力好像比庄子还要发达。

我们稍稍念几句李白《大鹏赋》里写大鹏飞起来的感觉:“脱鬐鬛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

大鹏飞起来了,太阳正好也刚刚升起,太阳在大鹏的翅膀上,稍稍露出一点红色,“烜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宇宙、昆仑之间,就只有大鹏鸟。

“一鼓一舞,烟蒙沙昏。”大鹏翅膀拍一拍,呼吸一下,天地都为之变色,以至于天上全是雾了。

“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拍一下翅膀的话,连五岳都会动荡,还要引起海底火山爆发。

接下来几句:“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敢情这气候变化,都是李白的大鹏在作乱——这大鹏一喷气,天地四方就全是云了,可比喷气式飞机强多了。

李白接着写道:“尔其雄姿壮观,映背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河汉,就是天河。

李白和庄子都很了不起,他们都是神仙,在人类乘宇宙飞船到月亮上面去看地球之前,他们就已经看过了。他们看到的地球,就是以海洋为主的——“上摩苍苍,下覆漫漫。”

了不起啊!“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傍叹。”那个开天辟地的盘古,也只能是在一边儿干看着。

替太阳神赶车的羲和,看到大鹏就更只有发呆的份儿了。“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

全球。

6.请分别介绍一下李白《大鹏赋》和杜甫《雕赋》

李白于开元十三年作《大鹏赋》,亦以大鹏自况,皆源于《庄子·逍遥游》的“鲲鹏”。

而鲲的原义只是指微不足道的鱼卵。《尔雅·释鱼》:“鲲,鱼子。”

郝懿行义疏:“凡鱼之子,总名鲲。”由小小鱼子进为大鱼,再由大鱼复变为鹏,显然是一个不断被理想化的过程。

虽是庄子创作在先,但李白的大鹏并非是在庄子美物基础上的再创造物,而是与庄子如出一辙,是理想之心,理想之情并伴有一定程度悲剧意识的产物。这就是原本理想化的事物和被理想化的事物之区别。

面对原本较理想的事物,毕竟有一定的限制,故有可能采取“倾诉”的形式。被理想化的事物就不同了,可以大胆设想,尽情夸耀,所以猛然迸出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

李白有着非凡的理想抱负,他在《大鹏赋》中,刻画了一只“ 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大鹏形象,借以表达自己雄视天下、展翅高飞的凌云壮志。这篇开宗明义的辞赋最初是写于李白的年轻时期,有着明显的自比的性质,在《大鹏赋》的序言中,他直言不讳地表白:"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文学作品中的大鹏形象最初是出现在先秦时期,同样是我国古代浪漫大师的庄子,在他的骇世名篇《逍遥游》中,以充满想象的浪漫之笔,创造了这一光照千秋的艺术形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中的这只大鹏从北冥出发,展翅高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一直飞向南海。

这只被庄子的生花妙笔所创造的极富个性色彩和浪漫情调的大鹏,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有着与寻常鸟类所无法想象的抱负和能力,这一切无疑对李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李白一生对自己的自视是非常高的,在这篇赋中,年轻的李白以大鹏自比,用激昂的笔触抒发了自己要让"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非凡抱负。

后来李白在长安官场失意,受朝中权贵排挤,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他也没有心灰意懒,大鹏的形象仍然活跃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最有名的是在《上李邕》中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这时的大鹏虽然已经不再像在《大鹏赋》中的那样目空一切,勇往直前了,但是尽管失败了,却仍然不甘寂寞,还在抗争拼搏,而到了《临路歌》中则已经是力不从心,有心无力地走到了命运的终点站了。从"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到"风歇时下,簸却沧溟"再到"中天摧兮力不济",以大鹏自许的浪漫天才李白即将走完一生的奋斗历程,虽然,他的生命力与冲击力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高有低,但他的坚韧顽强却是与其相伴终生的。

早年的他,壮志凌云,"喷气则六合生电,洒毛则千里飞雪"(《大鹏赋》);离开长安后的他仍然不甘失败,向往着有一日能够东山再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到了晚年,临终之际,他还在高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临路歌》)!八裔就是八方。这是在歌唱他当年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鸟,直冲九霄,其声势震动了四面八方。

在《大鹏赋》序中他也说过,要"神游八极之表",大鹏这种摆脱一切束缚,永远向往着高飞远振神游的形象,正是李白自身上下求索的最好艺术写照。不过,这一次李白却明白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遗憾了,所以,接下来第二句是"中天摧兮力不济",可惜才飞到一半,却因为折断了翅膀,再也无力翱翔了。

《临路歌》开头的这两句诗可以说是艺术地概括了诗人李白一生的奋斗经历。早年受到过最高统治者的青睐,在长安朝廷中曾经万人瞩目,风光无限,那可真是"大鹏飞兮振八裔"!但最终还是因为疏于心计,被朝中的小人合力排挤出了朝廷,不得不远离了政治中心,虽然空有一腔豪情,却已是报国无门了,岂不就是"中天摧兮力不济"!这首诗是用楚辞体写就的,这种体裁从被屈原创造出的第一天起,就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和极强的个性风格。

所以,李白用楚辞体诗歌来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与追求是再合适也不过的了。诚然古人也有干谒权贵事,就是诗圣杜甫也有自己的拍马诗《雕赋》,现在早已不见流传。

要读杜甫的诗,必须了解他这个人才行,那是在玄宗的天宝十年,杜甫写了三篇大礼赋.然后皇帝就在集贤院的中书堂召试文章,召试文章之后就让他等着,这一等就等了三年没有消息。于是杜甫就又献了一篇《雕赋》。

雕也是老鹰的一种。杜甫说雕是代表一种正直不屈的、有勇武的精神的人,他说做为一个谏臣就应该如此。

谏臣所抨击的就是朝廷里的那些小人,所以要“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是谏臣之喻,朝廷的谏臣应该有这种不屈服的战斗作风。

因此,在《杜诗详注》中仇兆鳌就赞美说,杜甫“每咏一物,必以全副精神入之,故老笔苍劲中,时见灵气飞舞”。他说杜甫不管是咏什么,都把全部的精神和心灵感情投注进去,所以他写得那么老练,那么有力气,而且中间还有灵气飞舞,写得与。

7.谁知道李白的《大鹏赋》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

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

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其辞曰: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

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

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

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

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

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

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阂之峥嵘。

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

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仿佛其形。

若乃足萦虹蜺,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

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

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

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

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

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

当胸臆之掩画,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然后六月一息,至于海湄。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

憩乎泱漭之野,入乎汪湟之池。猛势所射,馀风所吹。

溟涨沸渭,岩峦纷披。天吴为之怵栗,海若为之(足夔)(足尼)。

巨鳌冠山而却走,长鲸腾海而下驰。缩壳挫鬣,莫之敢窥。

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岂比夫蓬莱之黄鹄,夸金衣与菊裳?耻苍梧之玄凤,耀彩质与锦章。

既服御于灵仙,久驯扰于池隍。精卫殷勤于衔木,鶢鶋悲愁乎荐觞。

天鸡警晓于蟠桃,踆乌晰耀于太阳。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

不矜大而暴猛,每顺时而行藏。参玄根以比寿,饮元气以充肠。

戏旸谷而徘徊,冯炎洲而抑扬。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

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

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

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李白经成都而南下嘉州(今乐山),又经嘉州而东下渝州(今重庆)。一路行来,不仅山水佳胜使他处处留连忘返,而且蜀江的号子、巴地的山歌也使他时时驻脚。

到了三峡之内,他又在古称白帝城的夔州奉节住了下来。几乎游遍了巫山十二峰,然后才在次年早春二月,出了三峡。

[编辑本段]简评: 李白在鄂州江夏(今武汉)期间,正值道教大师司马承祯要去朝南岳衡山途经此地。这司马承桢不但道行高深,而且博学能文,从武后以来即已屡次奉诏入京,封以官爵,屡辞不受。

李白对此人早有祟敬之心,便特地前去拜访。司马承祯连日来客络绎不绝,宾客满座,但所求无非黄白之术,所谈无非俗套虚文,他只好勉强应付。

正感疲倦之际,李白却给他带来一阵清风。这位青年公子风神特异,与众不同。

身如清松,目若闪电。接谈之间,更觉此人天资聪颖,识见过人。

便看定李白说:"君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但又说:"观君眉宇之间英气勃勃,言谈之间,不忘苍生社稷,毕竟志在匡济。

以你之才识,当此开元盛世,自是鹏程万里。待你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事毕,再到天台山来找我吧。

"年轻人看着道士的白须,现出不解的脸色。司马承祯将麈尾一拂,笑道:"岭上白云,松间明月,无往而不相逢。

"年轻人恍然大悟,说道:"功成,名遂,身退--这正是晚生的素志。"便高高兴兴拜谢而去。

李白回到住处,一连数日,回味着司马承祯对他的指点和赞扬,不禁飘然有凌云之概,于是胡思乱想。他一会儿想起《神异经》中所说的昆仑山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

他一会儿想起《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鲲鹏。他觉得司马承祯好像是希有鸟,自己则好像是鲲鹏。

只有希有鸟能认识鲲鹏,也只有鲲鹏能认识希有鸟。因此李白便开始构思《大鹏遇希有鸟赋》,后来又干脆改为《大鹏赋》。

他迷茫中看见北冥天池中的巨鲲,随着大海的春流,迎着初升的朝阳,化为大鹏,飞起在空中。它一开始振动羽翅,便使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接着它便广袤的宇宙中翱翔,时而飞在九天之上,时而潜入九渊之下,那更是"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只见它"足系虹霓,旨耀日月。

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它一会儿飞向北荒,一会儿又折向南极。

烛龙为它照明,霹雳为它开路。三山五岳在它眼中只是一些小小的泥丸,五湖四海在它眼中只是一些小小的杯盏。

古代神话中善钓大鱼的任公子,曾经钓过一条大鱼让全国人吃了一年,见了它也只好甘拜下风。夏朝时候有穷氏之君后羿,曾经射落过九个太阳,见了它也不敢引弓。

他们都只有放下钓竿和弓箭,望。

有关大鹏的诗句与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