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落霞有关的诗句

1.与落霞有关的诗句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代赠二首之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蝶恋花】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推荐几首关于“落霞”的诗词

1.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2. 《咏红梅花得“花”字》

清代: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3. 《九日登高台寺》

清代:沈辂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4. 《菩萨蛮》

宋代:苏庠

年时忆著花前醉。而今花落人憔悴。麦浪卷晴川。杜鹃声可怜。

有书无雁寄。初夏槐风细。家在落霞边。愁逢江月圆。

5. 《夜飞鹊》

宋代:陈允平

秋江际天阔,风雨凄其。云阴未放晴晖。归鸦乱叶更萧索,砧声几处寒衣。沙头酒初熟,尽篱边朱槿,竹外青旗。潮期尚晚,怕轻离、故故迟迟。

何似醉中先别,容易为分襟,独抱琴归。回首征帆缥缈,津亭寂寞,衰草烟迷。虹收霁色,渐落霞孤鹜飞齐。更何时,重与论文渭北,翦烛窗西。

3.关于膝王阁序的千古名句

1、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简介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3、作者简介

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4.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怎样的秋景 爱问知识

此句色彩对比鲜明,落霞是绚丽的,多重的,孤鹜是清淡的,单一的,落霞是自上而下的,孤鹜是自下而上的,秋水长天,天水相接,浑然一体,远近、上下、立体式的展现出一幅深秋江天图。

意思翻译: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

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此外,动静结合。

动写“落霞”、“孤鹜”,动写“秋水”、“长天”,使人的视野中出现一幅绚丽的“江边初晴”的画面。另外句中有对,对中又有对。

“落霞”与“孤鹜”对,“秋水”和“长天”对,他们结合在一块儿又是对仗。作者登高望远的畅快之情并没有直接的宣泄出来,而是寓情于景,使整句变得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从而成为千古绝唱。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好在哪里阅读分析

语出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唐) 代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即是其中之一。对此名句,历来公认绝句。本句首先,对仗工整,几近“工对”。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名词性短语,对仗考究。而更绝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对,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较高的“句中自对”:“落霞”可对“孤鹜”,“秋水”正对“长天”。

本句首先是色彩美。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鹜近乎一个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边半个天空,尚在碧空显露,碧空相对于落霞光度稍逊,但相对于孤鹜来说却较亮,它们——孤鹜、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对比——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孤鹜的颜色以绿、褐、紫等为主,属于冷色,而且它们之间是补色关系。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蓝宝石色的,和晚霞的颜色也是互补色的。我们知道,当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相邻时,能构成最强的对比,在效果上,能使双方达到最大的鲜明度。王勃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对比,使整个图案显得格外地鲜明而美丽。

其次是动态美。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秋水虽然平静,但并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会死气沉沉。微风过处,秋水上会不断地泛起涟漪,涟漪过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被荡开后,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鱼虾等等。这分明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

其三是虚实美。碧空高深无比,红霞稍低些,而孤鹜又更低,这就有了三个层次,而它们下边又有秋水。秋天的水是宁静的,当“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天上的画卷自然地映在水中,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水中又有了三个层次。而且,在天上越高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就越深。这就构成了实景与虚景的对比。况且微风过处,秋水泛起涟漪,平滑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会被荡开,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这和水面上的映像同样构成了一种虚实之美。

其四是立体空间美。“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天边,天空和水面这两个本来并不相交的平面经过持续的变 形相交了,这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并能使人感到整个画面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真实感。不仅如此,“秋水共长天一色”把人们的视线引到水天相接之处,这是人们视线所能达到的最远的地方。而“落霞与孤鹜齐飞”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天顶,这是人们视野中最高之处。这一景象又映在秋水中,使具有最大高度的景物又有了最大的深度。有远有高有深,境界开阔,给人一种强烈的立体美。

其五是引人遐思的想象之美。此句中,鸟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云霞则是无生命的,这里,后者成了前者活动的背景,而前者则是后者中一个有情感、有意志的动点,令人想到有生和无生;晚霞长空亘古常存,而孤鹜则只是一个匆匆过客,给人一种永恒和短暂的感触;“孤”鹜与“落”霞齐飞,一只“孤”鹜,缘何而孤?飞向那里?……令人顿生情思;“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那里是王勃的心绪所在?那里景色又如何?……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千古名句有关落霞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