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当仁不让的典故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孔子在给学生讲学

1.成语“当仁不让”的典故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孔子在给学生讲学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朱熹作过一个注释:“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 所以“当仁不让于师”,应该解释为: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出处是一样的,只是经过简化了。 意思有了些延伸: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所以答案选D。

2.关于:当仁,不让于师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於师。

【译文】孔子说:“在面对着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时,不推辞、不拒绝效法、学习。”

【说明】本节亦是紧接上节。人民对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比需要水火更为迫切。但怎样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呢?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不是说我对你好,你对我好就行了。关于这个问题,古人流传下来很多好的经验教训,我们不能拒绝效法、学习这些好的经验教训。在孔子的说法就是要寻求最佳的行事方式,用最佳行事方式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而这个最佳的行事方式就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经验教训,所以我们不能拒绝,不能推辞。要以史为鉴。

3.古语中的“当仁,不让之师”意为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作为所处时代具有前瞻眼光和宏观视野的思想家,孔子已经开始自觉地关注一些终极性的规定。这些规定,一方面包括彼岸层面的超越性主宰者:“天”、“鬼神”;一方面包括现实层面求真向善的价值指向:“仁”、“义”、“圣”。孔子赋予这些终极性规定至上的权威,使它们成为充足价值的源泉。他教导学生首先要实现这种终极性规定在自己内心世界的牢固确立,这也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先立乎其大者”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义,在孔子那里既是德性的显现,又是价值性的规定。人现实生活中理所当然地要确立“义”的至上性地位,无论面对任何事任何人,都要首先考虑其当义与否。在这个基础上,孔子提出“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的伟大命题。

在价值层面,仁与义是二而一的,是真与善的展现。既然是最高的价值目标,那么在仁与义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如果追求仁,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孔子鼓励学生以求善求真为先,要求学生在价值是非面前保持清醒,不可碍于师生私人情面而停止对善与真理的执着追求。对一生追求“克己复礼”的孔子来说,能说出这样的话着实难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作为伟大教育思想家所具有的宽容心态。

其实对真善的态度问题就是对自身的定位问题,亦即在真善与学生之间对自己角色如何设置的问题。现实中有些老师常常自以为把持住了真理,把自己的话看成真理的展现形式,当自己的看法和学生的观点发生对立冲突时不是首先反观自己,而是不假思索地将学生的观点加以彻底否定,这种做法的后果往往是扼杀学生思辨与创造的积极性。

有关当仁不让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