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楷书两个黄鹂鸣翠柳

1.毛笔楷书两个黄鹂鸣翠柳

绝句(两个黄鹂)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2.西岭:指岷山。

3.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泊:停靠。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2.田英章楷书古诗七律诗

杜甫之七言绝句,现存107首,约占其诗作全集十分之一,选取其中几首。

【少年行两首】

其一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其二

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绝句四首】

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七言绝句毛笔楷书作品

这作品当看欧阳询的楷书作品《七言绝句26首》。七言绝句也叫七绝,是我国传统诗歌当中的题材。每一句话都有七言,押韵这些都不能少,作品有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厉声教的《观潮有感》等。七言绝句通常只押平声韵,还要符合平仄律。

一般句型都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些都是有所讲究。不过可以随作者的想法自由构写,朗朗上口,容易写出佳句。不管是想议政事、表达感情、抒发自己的抱负,都能通过这个样式来表达。

“”-晁公溯《次韵刘安收惠诗二首。》

而欧阳询的楷书集,就是很好地把七言绝句通过楷书表达出来。欧阳询是“唐人楷书第一”,精通书法,也有很才学。欧阳询通过自己的整理和总结,写出了练习书法的八大方法,还总结了书法当中用笔、章法等方面的技巧。欧阳询的楷书笔力劲险,感觉上似乎是有神助才能那么风清跳骏,自成一体。

而欧阳询留下的七言绝句毛笔楷书作品,更加成了后人观摩的作品,值得学习。

4.关于杜甫的古诗大全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春望古诗书法作品正楷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6.40个字的古诗书法作品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渡津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40字的古诗

叫五言律诗 又称五律 由八句组成,每句5字基本都是40个字.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浦歌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杜甫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

7.杜甫有书法真迹传世吗

内容提要:杜甫在唐代艺术史上以诗歌著名,其涉及书法的诗歌有助于我们把握唐代书法史。他从禇遂良、薛稷书法出发提出的"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观点实际就是对唐代开元以前书法史的概括,他在诗歌中吟咏的张旭草书、李潮八分书以及他所反对的崇尚肥厚的风气都反映出开元间书法状况,由此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书法创作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的风格,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从其诗歌中还可见出他的书法创作观无疑也是成熟的。

关键词:杜甫 书法 瘦硬 开元 创作

杜甫与李白在诗歌创作上可谓唐代文学的两座高峰,但是,就书法而言,两家却各有侧重。李白以《上阳台帖》为代表,书法创作水平极高;杜甫传世书法作品虽有《两川夔峡诸诗石刻》、《古柏行》等,而且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有如下记载:"杜甫……方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作诗善陈时事,世号诗史。于楷隶行草无不工者。"但其书法创作多为世人所忽略,书法史上杜甫的地位主要是由于他的论书诗而决定的。他的论书诗,在唐代中期及其以后都极有影响。本文从书论、书法创作两个方面探讨杜甫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一、书贵瘦硬--唐代开元以前书法主流杜甫在他的论书诗中常提到禇遂良、薛稷,如《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quot;学并卢王敏,书偕禇薛能。"《发潭州》:"贾傅才未有,禇公书绝伦。"对禇、薛二公的书法非常佩服。禇遂良、薛稷同为初唐"楷书四家",二者风格相似,书法史上有"买禇得薛,不失其节"的说法。禇遂良传世作品中,以《雁塔圣教序》为其风格成熟期代表作。其书法风格,以瘦劲为特点,是杜甫所谓"书贵瘦硬"的典型代表。宋代学者董逌《广川书跋》以"疏瘦劲炼""瘦硬通神"称之,清代王澍《竹云题跋·禇河南雁塔圣教序》:"评者谓此书如'瑶台青琐,窅映春林,婵娟美女,不胜罗绮',此仅得禇书之貌耳。河南连诤立武昭仪,引义极谏,叩头流血,置笏于地,曰'还陛下笏',此其骨干与铁石何异?宜其笔法瘦劲如铁线绾成,所谓'惟其有之,是以似之'。评者但以轻弱相拟,非知禇公者也。"而薛稷书法,王虚舟《虚舟题跋》称其"用笔纤瘦,结字流通,又别为一家。"对于他的大字,杜甫《观薛稷少宝书画壁》称赞:"少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画藏青莲界,书入金榜悬。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米芾《海岳名言》不以为然:"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云:'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由是论之,古无真大字明矣。""薛稷书慧普寺,老杜以为'蛟龙岌相缠'。今见其本,乃如柰重儿握蒸饼势,信老杜不能书也。"这"郁郁三大字",至今已不见,而杜、米二家面对同一件书作,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孰是孰非?沙孟海《〈海岳名言〉注释》评论说:"薛稷书学禇遂良,比禇更瘦硬。倒收笔锋是唐人运笔之一法,后世或叫'藏锋''回锋',米老不喜此法。"究其因,米芾的批评,主要基于他自己的书法观。米芾对于二王笔法的理解与活用,在书法史上都是少见的,他的出发点与角度自然与作为诗人兼书家的杜甫不同。但是,对于杜甫所?quot;瘦硬通神",米芾却十分赞成:"唐官诰在世为禇、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开元已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开元已前古气,无复有矣。"唐代开元年间,健在的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张旭、徐浩、唐玄宗等人。由于玄宗的书法追求及政治地位,许多人包括徐浩均以君主之喜好为晋升干禄之手段,全国上下形成以崇尚丰腴为特点的审美大潮。不仅书法如此,其他艺术如雕塑、人物画等等都有此特点。而杜甫身在其中,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人们审美指向的变化已成大势,他只是意识到,崇尚肥厚的书法风气与贞观年间已大大不同了。基于此,他极力赞赏开元以前以禇、薛为代表的瘦硬派书风。

有关杜甫诗句楷书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