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桑梓指什么

1.古诗文中“桑梓”指什么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诗·小雅·小弁》记载:“淮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如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闻黄骊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今我生心忆桑梓”的感伤之句。

桑梓——家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2.春秋 社稷 巾帼 桃李 鸿雁 桑梓 在 古今诗文中所指代的内容

春秋: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史书名。

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本之《春秋》以求其断。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社稷: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

借指妇女。桃李: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鸿雁:一种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

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喻书信。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

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3.古诗文中汗青指代 桑梓指代 须眉指代 巾帼指代 布衣指代

1、汗青——古代的书,借指史册,也指著作完成。

汗青是指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再刮去青皮,便于书写,避免虫蛀,故称汗青,也叫杀青。2、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因此代指家乡。

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种植桑树为了养蚕,种植梓树为了点灯。

3、须眉——胡子和眉毛,借指男子。比喻事物细微处,画笔的一种,用以描绘画面细部。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借指男子汉,大丈夫。

4、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

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5、布衣-老百姓。

《盐铁论》中说:“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衣。”所以老百姓称为布衣。

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

今人说的“布”,是指棉布,棉花是南宋时才从外城传入中原。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4.在古诗词中,桑梓.尺素,和桂宫各指代什么

桑梓:

sāngzǐ

〖one'snativeplace〗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尺素:

chǐsù

〖note;letter〗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函绵邈于尺素。——陆机《文赋》

桂宫:

指月亮

桑梓有关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