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言行的诗句

1.描写约束自身言行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约束自身言行的诗句有:

1. 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2. 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3.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5. 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6. 官不可以私予人,人不可以私取官。——《晋书》

7.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8. 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魏源

9.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陈弘谋

10. 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代表诗:

《石灰吟》

【明代 】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 浑:全。

4.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作者简介】

1. 本名:于谦

2. 别称:于忠肃、于肃愍

3. 字号:字廷益 ,号节庵

4. 所处时代:明朝

5. 民族族群:汉族

6. 出生地:杭州钱塘

7. 出生时间:1398年5月13日

8. 去世时间:1457年2月16日

9. 主要作品:《石灰吟》,《节庵诗文稿》

10. 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改革军制

11. 官职:少保、兵部尚书

12. 追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

13. 谥号:肃愍→忠肃

14. 称号:民族英雄

【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人物影响】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不仅如此,他的石灰吟也对后人影响很大。

【主要成就】

1.政治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2.军事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

3.文学

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2.有关优雅言行的诗歌和名言

蝶恋花 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翦灯花弄。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

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

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

月依依,

翠帘垂。

更挪残蕊,

更拈馀香,

更得些时。

3.关于言行的一些古语或成语

民无信不立-----------孔子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人而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卑鄙龌龊】: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居心不正,言行肮脏。

【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病狂丧心】:狂:疯狂;丧:丧失。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

【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的的职责和应守的规矩。指不甘于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轨。

【不成体统】: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不近人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参前倚衡】: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乘车就好像看见这几个字在车辕的横木上。泛指一举一动,一。

【察言观行】: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超世拔俗】:超出当代,不同凡俗。形容人的思想、品德、言行等境界极高,当世罕见。

【出尔反尔】: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吹吹打打】: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倒三颠四】: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倒四颠三】:颠:颠倒。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

【颠颠倒倒】: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反躬自省】: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反躬自问】:躬:自身;问: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反身自问】: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同“反躬自问”。

【反听内视】: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方言矩行】:指言行方正,合乎规范。

【防心摄行】:指防止杂念和注意言行。

【放诞风流】:指有文采,言行不受礼法束缚。

【风行草从】: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同“风行草偃”。

【风流倜傥】: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风向草偃】:偃:卧倒,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主。也比喻有声望的人言行影响世态俗情。

【复礼克己】: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

【古调单弹】:比喻言行不合时宜。

【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规言矩步】:说话赶路不离规矩。比喻言行谨遵法度。

【行不副言】:指言行不一。

【行而世为天下法】:行:所作所为;法:效法。言行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世人作学习榜样。

【行浊言清】:清:清高;浊:浑浊,指低下。说的是清白好话,十的是污浊坏事。形容人言行不一。

4.与言行有关的名言名句

用事实容易证明的事,说话都是多余的。

——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一篇美好的的言辞并不能抹煞一件坏的行为,而一件好的行为也不能为诽谤所玷污。——德谟克利特(古希腊)《著作残篇》?行动如火,话语似烟,烟究竟不是火的本身,火越明亮,烟就越发稀少。

——裴斯泰洛齐(瑞士)《裴斯泰洛齐教育文选》 ?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 ——(春秋)《晏子春秋?不合经术者》?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春秋)《论语?里仁》载孔子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战国)《墨子?修身》?言顾行,行顾言。

——《礼记?中庸》?言不过行,行不过道。——(汉)《淮南子?主术训》?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司马迁(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春秋)《孔子家语?颜回》?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吴叔达(唐)《言行相顾》?个人历史是由自己的言行写成的。——杨献珍(现代)《个人历史是由自己的言行写成的》 ?以书本作为大部分行为依据的人抛开书本会干得更多。

——托马斯?布朗(英)《基督教真谛》?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应用知识;光有意志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见诸行动。——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

——恩格斯(德)《普鲁士的胜利》?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修身》 ——墨子(战国)《墨子??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贾谊(汉)《治安策》?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傅玄(晋)《傅子?通志》。

5.有关言行得体的名言名句

1、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名人名言》梁元帝 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出版

2、言语是心灵的图画。---《人生格言》 雷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3、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词适当比恭维好。---《人生格言》 培根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人生格言》 苏格拉底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5、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人生格言》 达.芬奇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6、凡你不愿写下来并且签字负责的事,就不要说。---《人生格言》 E.W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 唐群英

7、情感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情感教育心理学》 卢家楣

8、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托尔斯泰

有关于言行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