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东篱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东篱的诗句有哪些?

1. 莫负东篱菊蕊黄 (宋)李清照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2. 是节东篱菊(唐)杜甫《九日寄岑参》

3. 可叹东篱菊(唐)李白《感遇其一》

4. 惟有东篱黄菊盛(宋)欧阳修 《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

5. 东篱菊放金钱小(宋)欧阳修 《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

6. 东篱下、黄菊阑珊(宋)舒亶《满庭芳·红叶飘零》

7. 黄菊满东篱(宋)黄庭坚《南乡子·黄菊满东篱》

8. 来折东篱半开菊(宋)周邦彦《六么令·快风收雨》

9. 东篱菊未英(宋)李光 《南歌子·南圃秋香过》

10. 又传菊满东篱(宋)王庭珪《西江月·一拂退黄衫子》

2.求有关东篱的诗句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白居易《池上早秋》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白居易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岑参 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储光羲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杜甫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杜牧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高适 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李白 东篱二月种兰荪,穷巷人稀鸟雀喧。

---李颀 自有东篱菊,年年解作花。---刘长卿 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

---卢照邻 到家俱及东篱菊,何事先归半日程。---韦应物 莫作东篱兴,青云有故人。

---温庭筠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白居易。

诗句

3.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是关于什么样的诗句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写自己心与世俗远离,所以身在尘世,而心能感受超尘绝俗的真趣。 自己虽构屋居住人间,但没有世俗车马往来的喧闹。

这是因为自己的心远离尘俗,所以即使身居闹市,也如同在偏远的地方一样,不受干扰。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这两句是说无意中偶见南山,从南山胜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与自己隐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时分,山景尤佳,飞鸟相伴而还。

万物各顺其自然,这里有很深的奥妙,欲辨而忘其言不能辨。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

赏析: 这首诗是非常好的一首诗,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他开头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把自己的房子建筑在人世间,可是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那么“在人境”一定会有“车马喧”,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他自己自问,说“问君何能尔”,就是我问你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呢?下面他答到“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

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

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下面他就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是说山里面自然的景观早晨和晚上都非常好,在傍晚时分飞鸟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大自然是在这个很自然的气氛中飞鸟就回到鸟巢中去了。

然后从这样一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中,陶渊明感受到人生的某一种境地。但是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

4.东篱在古诗中的的意境

“东篱”在古诗中的的意境是:表现作者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和那种悠然、恬静、消雅的心情。也表现了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含有“东篱”的诗句如下: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宋代: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与东篱有关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