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化”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和“文化”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和董传留别》

宋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2、《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3、《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译文: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心中再无半点尘世间的世俗杂念。

坚持经常读书,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勤奋攻读,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不相信我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4、《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5、《读书》

唐代: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译文:家中的财产是些什么,就是那满满一屋的书籍。在环境优美安静的书斋缓缓打开书卷,徜徉书海与圣贤心灵对话。德才兼备的人们虽然没有在同一时代,但自古以来他们却是互相赞许欣赏的。在书桌上看见书的欣喜,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

2.什么是和合精神?含义,有关例子 

从中华传统文化而言,和合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华和首要价值。

《周易》讲阴阳和合的“保合太和”;《诗经》讲“和羹”;《国语》讲“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7〕, 史伯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8〕;也子讲“和为贵”;孟子讲“地利不如人和”; 《管子》和墨子都提出“和合”的概念〔9〕; 荀子讲“万物各得其和以生”〔10〕;《老子》讲“冲气以为和”;道教《太平经》讲“乐乃可和合阴阳”〔11〕;佛教讲“因缘和合”。 这些思想成为中华多元文化中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一致”、“同归”之道,并贯穿中国礼乐文化的各个层面,如天文地理、农学医学、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政治外交,无一不以和合为指导原则。

它亦是儒学的核心精神。提出和合意识,是基于这样几方面的思考:第一,如何回应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当今人类面临着严峻的冲突和挑战,面临着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的冲突;人与社会的社会危机的冲突;人与人的道德危机的冲突;人的心灵的精神危机的冲突;文明之间的文化危机的冲突。

这五大冲突在东亚各国(包括中国),其严重程度并不比其他国家、地区要轻。除此之外,中华民族还面临着西方文化及现代化的挑战。

如何回应人类所面临的多元冲突?怎样寻求人类文化的出路?如何回应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三大挑战?中华民族应以什么面貌进入21世纪?人类世界应怎样面向21世纪?东亚或中华文化能否提出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思想和功效性的操作手段?能否取得一些共识?和合学认为,和合是最佳、最优化的文化选择,因为融突而和合,对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有巨大的魅力;对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有内驱的动力。 人类面临的五大冲突,只有和合才能合理地、道德地、审美地化解,才能创造性地解决中西文化的价值和合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才能使中华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走向21世纪。

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哲学思想,也只有面对现实的各个层面的挑战,并对挑战作出回应,才能焕发、增强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理论智慧。 如果不面对现实的挑战,中华文化就会丧失其转生的能力,成为过时的、僵死的、博物馆里的古董,在现代激烈冲突和挑战中,不可能走向世界和真正地面对21世纪。

第二,如何解决自近代到本世纪80年代关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论争?自西学东渐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深感因落后而受侵略的痛苦,他们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向西方追求真理,力图使中华文化向现代转化,于是提出了“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宏观继承、抽象继承、具体继承、创造性解释、创造性转化、综合创新、全盘西化、复兴儒学等等主张,这些都是文化整合的方法,都是使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转换的手段。 但这些文化整合方法的背后,都有一只“无形的手”,这只无形的手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不同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

尽管这些文化整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提出时有其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均没有一套新的理论或学说框架。和合学给这些一个多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化整合方法以一个落实和安顿,并试图在化解现代中国所面临的三大挑战中发挥出有效的生命智慧。

第三,如何“转生”中华文化?纵观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每一次从死亡到转生,大体上是300多年到500年间。譬如从孔子建立儒家学派到汉武帝时董仲舒建构新儒学及两汉经学,约经400来年; 从董仲舒到魏晋玄学的建构,约经300多年;从魏晋玄学到唐代儒、释、道三教之学,约近400年;从唐代玄奘、窥基、法藏、慧能等佛学大师到宋代的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理学家的出现,亦近400年。

唯独宋明理学讲了近1000年,一直延续到现在。究竟要讲到什么时候为止?讲到什么时候算一站?宋明理学中的程(颢、颐)朱(熹)“理学”,由冯友兰的“新理学”接着讲;陆(九渊)王(阳明)“心学”,由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等“新心学”接着讲;张(载)王(夫之)的气学,由张岱年和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的学人接着讲。

由程朱、陆王、张王的“旧三学”一直讲到现代“新三学”,即现代新儒学,究竟有何意义?有何价值?宋明新儒学的理学、心学、气学延续到现代,现代新儒家便吸收西方哲学中的新实在论、黑格尔、康德、斯宾诺莎、怀德海哲学,对“旧三学”作了新的解释,从而开出新理学、新心学、新气学,但就其思维模式来说,都还属于道德形上学本体论的传统,仅就此而言,现代新儒学的“新三学”并没有超越宋明新儒学的“旧三学”。 儒学自明末以来从内部开始了自我批判,这种批判虽与西学东渐有一些联系,但并没有形成外在批判的机缘。

这种内在的批判本可促成中华文化的转生(包括儒学人文精神的转生),但因清兵入关和文字狱的文化专制主义高压政策而窒息了。

和合,诗句,文化

3.求一首形容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诗长短不限COPY也成要优美点的

注:纯本人原创 戏子 铜镜映花立,凭栏人独倚。

翘首望去,逢冬化烟雨;心伤几许。 胭脂掩思绪,情思落满地。

绫罗飘起,唱断肠古曲;寄丝几缕。 舞台繁华兮?扮相倾众兮?奈何出戏,凭看官之喜;大落大起。

小酌含醉意,书画三千里。人生如戏,悲喜随剧意;身不由己。

以下为经典传统文化古诗词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中秋 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重阳节: >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4.和文化有关的诗句

1. 描述人: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 描述朝代文化: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柳如是《岳武穆祠》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4、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6、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关于四合院的诗句

1、李宣章《四合院》

一片片土瓦,

为远古牵线。

将淳朴凝聚,

睦邻亲情融合。

欢声笑语,

在老屋檐缠绵。

虽然低矮,

难同现代比肩。

但温暖而清新的,

泥土气息,

能将人心拉近,

远离孤独,

美梦常留心间。

2、戚秦《四合院》

清风杨柳芊,院庭四合间。房脊琉璃苫,天井座中间。民风格律远,还古续今观。屋里清香漫,茶盏对八仙。

3、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扩展资料:

正式的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家中人数的多少来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进,大可以到三进或四进,还可以建成两个四合院宽的带跨院的。小者,房间为13间;一院或二院者,房间为25间到40间。

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墙壁高大,不开窗户,以显示其隐秘性。从制式上来说,许多王府和寺庙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进行设计和建造的。

最小的一进院,进了街门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轴线贯穿,房屋都是单层,由倒座房、正房、厢房围成院落,其中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个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故称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两进四合院分为前院和后院,后院又叫作内宅。前院由门楼、倒座房组成,连接前后院的一般为垂花门,一些相对朴素的住宅则用月亮门,后院由东西厢房、正房、游廊组成。也有的两进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并没有垂花门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后加后院,建专供女眷居住的后罩房。

完整的四合院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是垂花门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进院是厢房、正房、游廊组成,正房和厢房旁还可加耳房,第三进院为正房后的后罩房,在正房东侧耳房开一道门,连通第二和第三进院。

在整个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座房,女儿住后院,互不影响。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合院

6.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有哪些

1、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

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2、至节即事

元代: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译文

到了冬至节,京城中的天色才刚刚拂晓,浓浓喜气已经弥漫京城了。人们互传名片道贺节日。大户人家的绣幕完全敞开着,都在冬至节的时候,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家家趁着冬至,从容地玩耍着。

3、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4、元日

唐代: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译文

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5、采桑子·重阳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有关和合文化的诗句

上一篇:跟树枝有关的诗句 下一篇:5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