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杞赠马梦得》 苏轼
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过杞赠马梦得》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过杞赠马梦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古仇池穴,
归心负雪堂。
殷勤竹里梦,
犹自数山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对杞国的神秘和辛酸的思念之情。他将杞国比喻为一个古老而难以超越的仇恨之地,而自己的心却始终带着对杞国的思念,就像负着沉重的心情踏入了满是积雪的房堂。他在竹林之中梦见了杞国,而梦中的杞国依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国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杞国的情感。首句"万古仇池穴"揭示了杞国的历史沉重和苏轼对其仇恨的深度。"归心负雪堂"一句则表达了苏轼内心的归属感和思念之情。"殷勤竹里梦"一句中,竹林被用来象征杞国,而"殷勤"一词则流露了苏轼对杞国的热切期望。最后一句"犹自数山王"则表明梦中的杞国仍然如此辉煌,令人难以忘怀。
整首诗词通过对杞国的描绘,展示了苏轼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他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将自己内心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词既是苏轼对杞国的告别,也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杞国的描绘,诗人也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环境的交织,展示了苏轼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命运的思考。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与共鸣的空间。
《过杞赠马梦得》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guò qǐ zèng mǎ mèng dé
过杞赠马梦得
wàn gǔ chóu chí xué, guī xīn fù xuě táng.
万古仇池穴,归心负雪堂。
yīn qín zhú lǐ mèng, yóu zì shù shān wáng.
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