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此清节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奉此清节母”出自宋代洪咨夔的《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寿乐》,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èng cǐ qīng jié m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奉此清节母”全诗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寿乐》
孤塔明横巘,短桥华枉渚。
结堂水石邃,奉此清节母
菊能驻颓景,松下蔚可数。
萱能忘百忧,竹间粲欲语。
日淡迎春风,云薄谢秋暑。
板舆穿荫来,采袂踏花舞。
点头每一笑,弹指忽千古。
尽将柏舟泪,洒作蓼莪雨。
僾然若存,青山照庭户。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寿乐》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寿乐》是洪咨夔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孤塔明横巘,短桥华枉渚。
结堂水石邃,奉此清节母。
菊能驻颓景,松下蔚可数。
萱能忘百忧,竹间粲欲语。
日淡迎春风,云薄谢秋暑。
板舆穿荫来,采袂踏花舞。
点头每一笑,弹指忽千古。
尽将柏舟泪,洒作蓼莪雨。
僾然若存,青山照庭户。

中文译文:
孤塔明亮地横在峭壁上,短桥却徒然横跨水面。
结构精致的堂宇,水石布置得深邃,以此献给端庄清雅的母亲。
菊花能美化凋零的景色,松树下郁郁葱葱的不可计数。
萱草能忘却百般忧愁,竹林里闪烁着渴望言语的光彩。
淡淡的阳光迎接着春风,轻薄的云彩为秋日的炎热辞别。
花轿穿过荫凉而来,采集着衣袂踏着花朵翩翩起舞。
微微点头,每一次笑容,瞬间成为千古传世。
用柏木舟的泪水,洒下作为蓼莪(一种植物)的雨水。
虽然如此苍凉,青山依然照耀着寿乐堂的门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洪咨夔为阮亨甫和澹庵寿乐堂所写的祝寿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寿乐堂的场景,表达对寿乐堂的赞美和祝福。

诗中提到的孤塔和短桥,以及水石和菊花、松树和萱草,都是景物的对比和衬托,突出了寿乐堂的高雅和美好。寿乐堂被描绘为结构精致、水石布置深邃的建筑,代表了洪咨夔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诗中还描述了自然的变迁,从春风迎接阳光到秋天云彩薄淡,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花轿穿过荫凉,采集着花朵,象征着欢乐和祝福。诗中的微笑和点头,代表着作者对母亲的尊敬和祝福,将这些微小的动作与千古传世相对应。

最后的柏木舟泪水洒下作为蓼莪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和思念之情。尽管如此苍凉,但青山依然照耀着寿乐堂的门户,暗示着母亲的精神永远存在并照亮着家庭。

整首诗以清雅、含蓄的语言描绘了寿乐堂和母亲的美好,展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和敬意。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和变化,以及寿乐堂的场景描绘,诗中融入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思考和赞美。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温馨的感受,传递了对母爱和家庭的珍视与祝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奉此清节母”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ruǎn hēng fǔ shòu lè táng dàn ān gè yī shǒu shòu lè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寿乐

gū tǎ míng héng yǎn, duǎn qiáo huá wǎng zhǔ.
孤塔明横巘,短桥华枉渚。
jié táng shuǐ shí suì, fèng cǐ qīng jié mǔ.
结堂水石邃,奉此清节母。
jú néng zhù tuí jǐng, sōng xià wèi kě shǔ.
菊能驻颓景,松下蔚可数。
xuān néng wàng bǎi yōu, zhú jiān càn yù yǔ.
萱能忘百忧,竹间粲欲语。
rì dàn yíng chūn fēng, yún báo xiè qiū shǔ.
日淡迎春风,云薄谢秋暑。
bǎn yú chuān yīn lái, cǎi mèi tà huā wǔ.
板舆穿荫来,采袂踏花舞。
diǎn tóu měi yī xiào, tán zhǐ hū qiān gǔ.
点头每一笑,弹指忽千古。
jǐn jiāng bǎi zhōu lèi, sǎ zuò liǎo é yǔ.
尽将柏舟泪,洒作蓼莪雨。
ài rán ruò cún, qīng shān zhào tíng hù.
僾然若存,青山照庭户。

“奉此清节母”平仄韵脚

拼音:fèng cǐ qīng jié mǔ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奉此清节母”的相关诗句

“奉此清节母”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奉此清节母”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奉此清节母”出自洪咨夔的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寿乐》,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