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俗来饭僧”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顺俗来饭僧”全诗
东岭有上方,修竹蔽觚棱。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
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登乾明院碧藓亭》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登乾明院碧藓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气喘吁吁地不勉强地尽情享受着,按照世俗的规矩来用饭给僧人。东边的山岭上有一座上方,修竹掩映着方形的亭子。亭子下面有一块苍石案,旁边垂挂着孤独的藤蔓。我被世俗的牵扰所束缚,无法更加深入地体验这个殊世的境界。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登高时所见的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红尘的牵扰和对超脱境界的渴望。诗中的"余"指作者自己,他在喘息之余,按照世俗的规矩来供养僧人,体现了一种世俗与超脱之间的矛盾心理。东岭上方的碧藓亭以及亭下的苍石案和孤蔓藤都是诗中的景物描写,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境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登高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作者通过"余"的身份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他呼吸急促,不得不按照世俗的规矩来行事,这种矛盾心理在诗中得以展现。碧藓亭是一座位于山岭上的亭子,亭子周围长满了修竹,形成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景象。亭下的苍石案和孤蔓藤则进一步增强了宁静、孤寂的氛围。作者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写景简练,语言平实,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作者以自己的身份为窗口,通过描绘亭子、竹林和石案等景物,传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子的超脱情怀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顺俗来饭僧”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ēng qián míng yuàn bì xiǎn tíng
登乾明院碧藓亭
yú chuǎn bù gǒu jǐn, shùn sú lái fàn sēng.
余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
dōng lǐng yǒu shàng fāng, xiū zhú bì gū léng.
东岭有上方,修竹蔽觚棱。
xià yǒu cāng shí àn, páng guà gū màn téng.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
xì lèi xiàng chén shì, gèng zhù shū wèi néng.
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顺俗来饭僧”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