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教学教案【最新6篇】

0 2024-11-07 01:10 Mr.xuan 来源:xuanchuanyuan.com

下面宣传员为大家整理了6篇跆拳道教学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跆拳道教案。

跆拳道教学教案 篇一

跆拳道教学教案

关键词:跆拳道 学生 调节 焦虑心理

中图分类号:G88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90-01

跆拳道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活动,与其他项目相比,其具备激烈性、危险性以及紧张性的特点。大部分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因为存在害怕、焦虑等心理情感,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跆拳道技术和展现过程中受到阻碍,影响实际教学工作的质量。本文主要是对调解跆拳道学生的焦虑心理进行分析。

一、焦虑心理出现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依据实践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明_出现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生理因素的影响,例如消化不畅通、身体存在问题或者是精神状态过于疲惫;第二,恐惧失败、存在紧张的情绪,过于担心预期目标或者是自己行动中出现问题;第三,感觉过于紧张,例如准备不全面、拥有的条件较低,焦虑情绪的出现导致学生对任何事情都会产生误判;第四,情绪失控,运气不佳,实际能力较低,天气情况不良;第五,犯罪感。例如担心误伤对手。实际研究证明,进行危险性高的项目的运动员要比危险性低的运动员焦虑程度高,例如跆拳道、散打、拳击、柔道等方面的运动员焦虑程度要高于羽毛球、乒乓球等方面运动员的焦虑程度。由此可知,在跆拳道教学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扩散、技术不达标等内容都是影响学生构成焦虑情绪的因素。

二、焦虑对于跆拳道学生技能发挥的影响

学生焦虑程度会对实际课堂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降低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在不断降低。跆拳道的教学结果展现了实际学生学习能力和技术的灵活性,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产生焦虑心理,自然而然地影响学习结果,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技术的质量,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并且提升运动创伤事故的概率,难以为学生创造优质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提升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

三、调节跆拳道学生的焦虑心理

(一)模拟实战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身上穿着护具,两人为一组实施接触性的实际训练。学生只是作出动作,但是展现的力量较小,从而提升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整合引用水平,并且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技术的引用,提升自我判断能力和想象力,以此降低学生的交流心理。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阶段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先设定进攻方和防守方,并且设定进攻和防守的动作,同时保障动作的连贯性,之后两者转变角色;另一方面,巩固前一点的内容,并且结合自身情况随意实施进攻和防守。

(二)反应动作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两人为一组实施训练,这次训练中需要穿戴护具,两者距离一米到两米之间,不需要进行身体碰触,依据实战的要求进行训练,这样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此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

(三)沉思技术法

这种方案是一种平息精神力量的方案,其主要是依据自我暗示、自我指引、自我设定等方案中对自己实施良性的引导,以此优化自身的情绪、心理以及情感等。在进行跆拳道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结合沉思技术法有助于学生站立或者正座,上身放正,全身放松并且有节拍的实施呼吸,闭目深思,之后将注意力集中到感觉表层中或者是暗语中,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学生对跆拳道工作技术的记忆和熟悉程度,以此提升自我的信息,降低焦虑的程度。

(四)心理藐视精神压迫法

这种方案主要是依据训练引导学生具备优质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记忆和勇敢的信心,也就是在精神世界中完完全全地压制对方,让对方完全处于自己心理影响下的劣势地位,并且结合自己设定的战术实施比赛。在这种训练方案中,可以有效降低焦虑的心理,以此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压力承受水平。

(五)多媒体教学调节法

这种方案主要是指在教学工作中依据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以往教学理念相结合,将知识传授于学生,之后教师指引学生学习。依据观看跆拳道教学视频,促使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多次地分析、理解和记忆学习的教学技术特点,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对跆拳道的热爱程度,从而科学调节焦虑心理,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跆拳道不但是一项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项依据个人技术为基础的技巧性、智慧性的对抗运动。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坚持不懈的信心,保持自身的理智,可以沉着面对突发性问题,并且将焦虑心理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以此保障战术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跆拳道教学教案 篇二

摘 要 我国的跆拳道运动训练中倡导快、变、高、准、控,动作击打需要精准、反应快速,快是跆拳道比赛中获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作为体校跆拳道学习的青少年,在训练过程中也应注重击打动作的速度训练,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技能水平。本文就跆拳道击打动作速度及训练手段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跆拳道 击打 动作 速度 训练手段

跆拳道是极为激烈的,并且具有一定竞争性和观赏性的格斗运动,跆拳道的训练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深入的开展训练。当前体校中很多学生学习跆拳道,为了使其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其击打动作速度等进行严格训练,使其能够掌握要领,提高训练的效果。

一、跆拳道击打动作速度训练遵循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要实现良好的训练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要对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练习,保证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完美。将动作分解并准确完成后,才可以进行训练。协调训练中,需要去掉错误的动作痕迹,只有将一个动作的分解动作都准确、顺利的完成,才能够将动作合到一起进行训练,逐步实现整体动作的准确、连贯。

(二)合理准确原则

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教师会强调学生动作的准确性以及规范性,科学的控制动作的速度以及幅度,在最开始训练时,需要先慢动作练习,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完成,特别是核心稳定性的练习,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动作以及肌肉有效的控制,只有保证学生的技术动作都是合理准确的,才能够开始加快动作的速度。

(三)充足间歇原则

两组训练动作之间休息恢复的时间就是间歇,间歇的时间需要根据学生的训练强度、训练的目标以及学生身体素质而确定,在学生身体正常的情况下,训练的强度大,间歇的时间就要长,但是需要注意间歇的时间不能过长,避免学生的兴奋性下降,影响后续的动作练习。

(四)差异性原则

在对跆拳道学生进行击打动作速度训练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以及负荷,学生在年龄、性别、身体以及心理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制定差异性的训练方案,保证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跆拳道击打动作速度训练方法

(一)提升击打速度的力量训练

学生的力量训练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安排,保证训练内容的差异性,做到循序渐进,最开始训练时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因此以基础性的训练为主,注重动作的准确性,教师为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基础训练结束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力量水平,能够承受更大负荷的训练,完成比较难的动作,就可以进行多元的力量训练,最后加强训练的内容以及技术动作,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训练。

首先是基础力量的训练,这是初级的力量训练,是通过单一的动作进行训练的,不注重动作的速度,主要是增加肌肉的力量。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达到一定基础时,可以提高动作的速度,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复合训练动作,使学生的动作是正确的。

其次是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这是学生的基础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动作的速度,训练还是以单一的动作快速力量训练为主要内容。训练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学生在教师的保护下,自己进行调适,达到最佳状态后突然发力,快速的克服阻力,完成动作,使得肌肉的力量也增加。其二是神经调控,通过信号刺激等对学生的训练进行干扰,是学生能够在刺激突然发力。实际的训练中,需要注意身体运动的协调性,多元化的快速力量训练需要学生能够整体协调用力,动作流畅。

最后是功能性的力量训练。这是一种将人的身体作为整体,注重身体动力链作用的凸显,注重多关节效应,凸显人体功率输出效果,防止单独的力量训练,适应训练中的复杂性。功能性训练能够及时发现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二)核心稳定性训练

核心训练是跆拳道速度、力量、灵敏性以及爆发力等训练的基础,跆拳道运动中,下肢技术动作需要下肢肌肉与核心区肌肉相互配合,因此,核心力量训练是极为重要的,核心训练其实就是稳定性和协调性的训练。

要使跆拳道学生能够将动作用最快的速度表现出来,实现的击打的精准性,大多数跆拳道训练者都是在自身没有支点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时以全身动作需要通过核心部位进行控制,核心控制的能力对于跆拳道技术以及击打的力度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的控制能力,还需要强化学生在失去重心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对身体进行合理支配。

训练过程中需要注重控制能力与稳定性的实现,可以通过拉力器的训练、踢击训练等方式进行练习。

(三)协调灵敏性训练

灵敏性就是在条件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学生依旧能够快速准确的将身体运动的方向以及位置进行改变,注重协调能力的训练,灵敏性与协调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将灵敏性与协调性性相结合,可以通过绳梯、标志桶等训练器械配合动作训练,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结束语

在跆拳道击打动作速度练过程中,需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可行性,保证训练有的放矢,使得体校学生的跆拳道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跆拳道教学教案 篇三

【关键词】社会体育;跆拳道;课程内容;优化

Optimization and Practice of Taekwondo General Course

Content for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WANG Shun

(Sports Institute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aterial, 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aekwondo course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combined with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requirements, we optimize taekwondo course content system and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n the designed cont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aekwondo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social sports; Tae kwon do; course content; optimization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健身意识日益增强。为满足人们对健身的需求,顺应体育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趋势,社会体育专业应运而生。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指出社会体育专业 www.xuanchuanyuan.com 的培养目标是:“能在社会体育领域内从事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跆拳道作为一个时尚健康的外来武技类奥运体育项目自1995年引进我国以来,经过在国内二十年的发展,如今道馆鳞次栉比,参与人员众多,市场潜力巨大。跆拳道专业指导人才的相对匮乏促使一些体育院校将其列为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技术课程之一,希望能够适应时代,满足社会对跆拳道人才的需求。由于课程内容等方面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使得当前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达到社会对跆拳道指导人才的目标要求〔2〕。基于该现状,本研究试图结合社会对跆拳道人才需求的市场导向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的要求,以及跆拳道自身理论技术的系统性和教学的程序性,遵循体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对现有跆拳道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与优化,并就新课程内容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应用,在综合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为跆拳道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郾1研究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

1?郾2研究方法

1?郾2?郾1文献资料法查阅淮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资料,了解当前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状况。

1?郾2?郾2专家访谈法向相关社会体育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家教授和相关任课教师进行咨询访谈,探索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教学实践环节的具体措施。

1?郾2?郾3问卷调查法在综合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知识模块重要性程度表”让专家选择,问卷发放15份,回收15份,有效回收率100%。

1?郾2?郾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郾1跆拳道课程内容现状及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院校教学大纲和教材,向相关教师咨询,得知当前社会体育专业的跆拳道课程内容体系和体育教育专业基本没有区别,且没有针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教材,课程的内容选择基本包括跆拳道基础理论,跆拳道技战术教学与训练(基本腿法应用、单击、连击、实战、品势、身体素质训练等),跆拳道竞赛组织和科学研究等模块。该课程体系的设计针对将来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的学生,应该是较为合理的、科学的,但就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1)重技术轻理论。从笔者所调查院校的课程内容的学时比例和考核考评时的侧重点可以看出,当前的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普修课主要以技术教学为主,理论学时基本都在4~8学时,占总学时数的10%或以下,甚至实施的时候有的学校就是在课堂上随堂介绍。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空洞的,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跆拳道技术的学习。

(2)重竞技轻大众。笔者所调查的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内容都是以腿法、品势为主,并穿插一些实战内容的教学,而跆拳道文化、精神、礼仪的内容介绍较少,具有挑战性的特技就更少了,调查的学校也都没有开展跆拳舞的教学。曾经“先竞技,后大众,竞技带动大众,竞技和大众两条腿走路”的想法并未在学校实现〔3〕。跆拳道作为一个当前社会普及很广的体育项目,其凌厉的腿法和规范的品势固然非常重要,但其推广普及的精神内核更多的是礼义廉耻、克己忍让的精神和健康时尚的价值理念,正是这种适应大众的视角才推动了它今天的普及与发展,而今只注重竞技内容的教学无疑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不利于跆拳道的兴趣培养。

(3)重教学轻实践。在笔者所调查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着对教学重视而较少组织相关的跆拳道实践活动,如跆拳道的相关比赛、表演或者外出的指导则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组织〔4〕。

还有对跆拳道礼仪和精神教育不重视和跆拳道相关健身理论知识匮乏等问题,而且对社会指导、大众健身方向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则应与社会需要相联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体自觉性的同时,突出其社会适应性,提高其在健身指导方面的能力。

2?郾2课程内容体系优化

2?郾2?郾1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优化

基于跆拳道课程现存的问题,跆拳道课程发展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参考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跆拳道社会指导员的要求,根据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优化选择跆拳道课程内容。所谓“最优化”就是从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指标,选定最佳方案,根据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的工作方法系统。〔4〕课程的内容设计遵照完整性、组成部分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标准、现有条件和实现可能性等原则。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综合已有课程内容,同时参考前人研究的经验优化设计了以下(表1)课程内容体系。

2?郾2?郾2跆拳道课程内容优化遵循的要求

(1)学科发展的需要 跆拳道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一门课程进入培养体系,首先内容上应该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该体系应该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基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对跆拳道人才需求的市场导向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的要求,跆拳道应考虑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2)学生发展的需要 跆拳道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应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兴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内容,对于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应综合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存和身体素质水平,优化选择理论和实践内容,在传授学生跆拳道运动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以及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3)社会发展的需求 社会体育专业设立之初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对健身指导人才的需求,而当前的形势下出现了课程内容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重建。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即提高学生健身教学指导等综合能力。

2?郾2?郾3跆拳道课程内容优化遵循的原则

首先,课程内容体系更加完整的原则。课程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和技术,大体上分为理论和技术实践环节,而理论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模块也更加注重全面性和完整性,不但有基础知识、教学知识而且还有损伤、欣赏和道馆运营等,理论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在技术实践环节,内容上分为了礼仪、技术和比赛表演几个模块,礼仪模块的划分缘于跆拳道“以礼始、以礼终”的重要性,技术环节不但有基本的跆拳道步法、腿法等,更融入了跆拳道的准备活动和跆拳道身体素质练习的技术方法,比赛和表演是当前跆拳道在社会上的表现形式,各种大众比赛日益频繁,而相关跆拳道经营机构将跆拳道的商业表演作为一项推进经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一些商演活动中加入跆拳道表演的内容〔5〕。

其次,课程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标准原则是通过对专家的访谈来实现的,专家将所列跆拳道课程内容条目分为1~5的5级评分标准,就重要性打分,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均分4分以上为标准来选定,充分选择跆拳道课程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最后,就现有条件和实现可能性的原则,是在充分考虑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结合所在学校的开课学时数,课程的技术体系基本分为初、中、高三个递阶内容层次体系供选择,并就现有场地器材、社团组织等外部环境的特点,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剔粗选优,最优化选择课程内容的知识模块。

2?郾3跆拳道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应用实践

以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为对象,以优化选择的跆拳道课程知识模块为内容依据创编大纲和制定教学计划进行实践应用。教学后,在技术水平、教学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评价。

鉴于淮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普修课程只有短短32学时,在大纲的制定环节,课程的目标要求更倾向于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跆拳道初级水平,国家初级的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时要求最低就要达到150标准课时,五分之一的学时现状是不可能达到规定目标要求的,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旨在初步了解跆拳道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环节达到基本的了解和初步的掌握。

课程的学时分配环节将理论部分分配为8学时,占学时总数的25%,主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起源、发展现状、跆拳道礼节、跆拳道的价值和作用,跆拳道的服装和器材的使用,跆拳道的健身指导和初级的竞赛组织和道馆运营的知识,以及通过录像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欣赏跆拳道的比赛和表演等。

跆拳道课程的实践环节分配的学时为2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5%,将礼仪模块、热身、整理活动及素质练习模块穿插于技术教学的课程内容之中,因而主要是就跆拳道的技术和比赛表演模块的学时进行学习,在跆拳道的技术环节,基本腿法的学习着重基本的前踢、横踢、后踢、侧踢的基础上,穿插一些二段踢、双飞踢、腾空侧踹等腿法教学,太极品势选择一章和四章进行教学。比赛和表演的教学安排在课间和考试环节,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基本技战术运用能力,通过基本腿法和难度腿法的连接创编考试,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特技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程的考核评价包括课堂考察(30%)和课后考试评价(70%)两部分,课堂考察主要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进步幅度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课后考试评价由学生组成考评小组,分别对学生的基础跆拳道知识了解、基本腿法组合,身体素质及比赛表演进行评价,并对其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课程的评价不是简单的总结性评价,更关注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自评和生生的互评,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欣赏评价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结语

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个迎合市场而建立的专业,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其存在的根本,在当前国家社会指导员职业资格制度日益完善的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应结合社会对跆拳道人才需求的市场导向性,人才需求多层次性和动态性选择内容。此外,仍需综合优化课程系统的目标、实施、评价、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校园跆拳道的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的因素,系统地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跆拳道课程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郾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郾

〔2〕中国跆拳道协会?郾跆拳道竞赛规则〔M〕?郾北京:

2006?郾

〔3〕邱斌?郾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内容构建研究?郾体育

科技文献通报〔J〕?郾2009,9(17):55-57?郾

跆拳道教学教案 篇四

都说跆拳道不仅教拳脚功夫,更有礼仪和意志的培养。可光是听说,总免不了有些半信半疑:真有说的那么好吗?甚至有的家长还担心,让孩子整天踢踢打打的,会不会变得好斗而粗鲁?那就到道馆去感受一下吧,也许在那儿就能找到答案。

礼仪,揉在每一个细节里

场景一:

道馆外,一群六七岁的男孩儿,一路嬉笑打闹地跑上楼,突然发现老师站在眼前,马上停下,两脚并拢,左手放在小腹处,行了一个标准的鞠躬礼,大声问候:“老师好!”

场景二:

开始训练前,孩子们列队向国旗、道旗鞠躬敬礼,再向教练敬礼。训练结束时,整理好道服后,再次郑重地向国旗、道旗鞠躬,教练和学员相互行礼,学员大声跟教练道别,鞠躬退出。

场景三:

训练开始后不久,一个迟到的学员匆匆忙忙跑进来,站到队列里开始训练。教练走到他的身边:“为什么没有跟教练行礼打招呼就直接入列了?到旁边去做20个蹲起!”

教练批注

北京博爱国际跆拳道俱乐部教练孟丽:

跆拳道运动的鲜明特色就是“以礼始,以礼终”。作为一个人,爱家、爱社会、爱祖国都是本分。说起来抽象,实际上很简单,比如向国旗鞠躬,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习惯了这样的仪式,这种精神就逐渐转化为人的情感基础,培养出人的尚礼情感,悟出做人的道理。

所以,孩子们很多原本不好的习惯教练都会在上课时纠正,比如,脚靶不许扔,要轻轻放在属于它的地方,让他们给老师鞠躬,给小伙伴敬礼……一开始他们觉得好玩,可慢慢地会把这些习惯带到生活中,渗透到血液里,就形成一个人的礼仪修养了。

大喊,让孩子自信起来

场景一:

面对教练的示范,一个小姑娘面露难色,动作也变得犹犹豫豫。教练一边纠正动作,一边“哈!哈!”地大喊,每一次小姑娘踢出一脚,教练就叫一声好,一次次,小姑娘的脸上越来越从容自信,腿上越来越有劲!

场景二:

“嗨”、“哈”,随着一个个动作有力地打出,孩子们的嘴里同时响亮地喊出这样的声音。整齐有力的动作加上整齐有力的声音,使人有一种被震慑住的感觉。

教练批注

北京望京地区跆拳道馆金教练:跆拳道不论是初练,还是高水平修炼,都十分强调自信心。练习过程中一旦遇上难关,教练都会鼓励孩子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这会激励孩子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培养孩子勇往直前的精神。

另外,我们之所以让孩子们在训练中大声喊出来,也是让他更有自信。大喊不仅能刺激他迅速进入兴奋状态,而且还能让自己凝神壮胆,充满自信。

进攻、忍耐,打磨意志

场景一:

“动作要有力,要学会主动进攻,不能一味躲避、退让。”这是训练中教练一再向孩子们强调的。孩子们也在教练的一次次提醒中,进攻更加主动,踢腿更加有力。

场景二:

外面是刺骨的寒风,屋里的孩子们都光着脚,空身穿道服,一位家长有些担心地问教练:“孩子不会冻着吧?能不能加件棉毛衣裤?”教练态度温和而坚决地拒绝了。

教练批注

金教练:跆拳道练习中贯穿了“礼义廉耻,忍耐克已,百折不屈”的根本宗旨。所以,每当孩子们做得不认真时,我们不会过多呵斥,而是让他们原地做一定数量的俯卧撑或蹲起之类的练习,再接着学。如果纪律不好,我们会在某一时间范围内惩罚孩子,然后一视同仁地继续爱护他、教导他。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穿道服也是一种意志磨炼,让孩子能够有一定的忍耐寒冷的能力。

妈妈评说跆拳道

溜溜妈:

我一直就在寻找这样一个环境,既有细致入微的规章礼节,又有执行教师的灵动用心,还有关爱指教下的技术学习。终于在跆拳道训练馆这里看到了几者兼备的可能。

孩子学了一段时间,进步很大。慢慢变得有规矩了,对教练的问候不再是小声嘟囔或者敷衍了事,而是真诚地相互感谢鞠躬。

泽仪妈:

我的孩子本来胆子很小。原来他练过滑冰,一次受伤后就再也不肯练了。而跆拳道一开始是个人的基础练习,没有对抗性强的练习。等到有对抗性的内容时,他已经不怕了。

海龙妈妈:

有一个小姑娘,原来在班里总受男孩子欺负。才上了3次课,当那几个男孩又来欺负她时。她很有气势地摆出了几个架势。结果你猜怎么着?把那几个男孩都吓跑了!

小贴士

什么是跆拳道

“跆”是用脚踢之,“拳”是用拳击之,“道”是方法、艺术,一种精神文化的心得。由于它是以脚为主(占70%),所以称为“脚的艺术”。

跆拳道强调“礼始礼终”,要求练习者在练习技术的同时,在道德修养方面也要不断提高自己。

跆拳道的等级划分

跆拳道训练分为十级九段,每一级分别用不同颜色腰带区别。学员完成第一阶段后再接受更严格训练,考试合格后,方可晋升到第二阶段即黑带(一段)。黑带共分九段,段数刺在黑带两端。

跆拳道教学教案 篇五

关键词:跆拳道 竞技跆拳道 大众跆拳道 发展 现状 对策

前言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既具有激烈竞争又具有观赏性的体育运动。自1980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将它列入国际竞技比赛项目以来,跆拳道运动在世界各国日益普及,发展迅速,水平发展很快,对抗越来越激烈。我国自1994年引进该项目,经过教练员、运动员的共同努力,部分级别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其发展得到国内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

一、跆拳道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跆拳道的目标是:“迅速、有力、准确”,这正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同时跆拳道运动还孕育着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其中包含了中国道家学说的哲学精华,因此在练习跆拳道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技击,而且学会了如何做人。所以,跆拳道易为国人所接受。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体育产业,跆拳道练习人数迅速增长,同时段位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开发,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当前我国跆拳道运动存在的问题

1.群众基础薄弱、技战术水平的差距,基层教练员跆拳道专业素质较低、科技含量不高是制约我国跆拳道发展的主要方面。

2.发展跆拳道运动的策略中存在重竞技、轻大众的问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流向竞技板块,大众跆拳道面临着先天不足的缺憾。

3.跆拳道行业管理体制松散、混乱,各项管理制度措施不完善,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因此无法实施正常的行业管理和调控,更谈不上行业执法。

4.跆拳道的裁判队伍薄弱,不仅其成分杂乱,学历层次低,再加上参加比赛执法的机会较少,导致了我国跆拳道裁判在比赛执法时临场应变能力差,判罚尺度不统一,经常出现漏判,甚至反判、错判。

三、对策

通过对跆拳道多年来发展分析总结为:决策正确、集中力量和强化训练、科学训练、传统武术的基础等四个方面。

1.大众跆拳道运动方面

加快我国跆拳道运动的产业化进程,通过市场开发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入跆拳道领域,以弥补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大众跆拳道上投资不足的缺憾,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保证这部分资本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介的影响力加强跆拳道运动的宣传工作,增加我国跆拳道运动人口的数量。规范我国业余跆拳道训练机构的评定、审批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段位评审制度,充分发挥我国跆拳道协会的职能作用,制止无序竞争,使我国跆拳道运动更加规范化、法制化。

2.竞技跆拳道运动方面

加强大中小结合与队伍梯队建设充分利用我国体制的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构建竞争上岗、公平公正的国家队选拔制度,建立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国家队,以保证国家队真正代表我国竞技跆拳道的最高水平。加强国际间的学习与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我国跆拳道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派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既要学习先进的训练手段方法,又要学习运动队的管理经验。

加强科研理论研究,形成独特的教学训练体系加强我国跆拳道的科研力度,尽快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跆拳道训练比赛理论体系,总结跆拳道运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东西,融合我们的民族特点,形成我国特有的跆拳道竞技风格。为我国跆拳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资源。

3.竞技夺牌与大众健身相结合,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

近年来,跆拳道在中国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列入了奥运争光计划,也列入了全民健身计划,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不仅实现了在奥运会上夺金的任务,同时,跆拳道在全民健身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形成了数百万的跆拳道人口。由于跆拳道的竞赛规则简单明了,技术动作简单易学,而且包含着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练习者通过从事跆拳道活动不仅能够学到技击技术,锻炼好身体,而且能够培养其谦虚礼让和刻苦向上的精神,这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把竞技夺标和大众健身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同步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即竞技跆拳道先行,大众跆拳道紧跟,竞技跆拳道着力提高,大众跆拳道大力普及。

4.大众跆拳道应与竞技跆拳道形成互补关系

事物发展均有其内在的、必然的规律。竞技跆拳道已扬威奥运赛场,而大众的却严重脱节,竞技比赛与大众健身是现代体育运动的两种表现形式,两者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大众中包括竞技实战内容,而竞技运动员也可以练众中的动作,如高难度转体技术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协调性及得困难分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竞技为大众提供理论与实践技术指导,而大众为竞技提供与储备后备人才。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所以要有机地使两者结合起来。

四、结论

跆拳道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虽然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但相比其他项目来说还比较年轻。要让更多的人接受跆拳道还需要一段时间,在国内的发展仅十年时间,应努力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会使其得到更好地普及与发展。

参考文献:

跆拳道教学教案 篇六

关键词:训练过程控制;跆拳道;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886.971/20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719-03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第27届奥运会女子+67 kg冠军陈中、2003年第九届世界锦标赛女子-72 kg冠军罗微,同时两人也是参加第28届奥运会的选手。

陈中:1982年出生;身高:183 cm;体重:72 kg

1995年开始专项训练

1997年世界锦标赛 第五名

1999年世界锦标赛 第三名

2000年亚洲锦标赛 第一名

2000年悉尼奥运会 第一名

2001年世界杯 第一名

罗微:1983年出生;身高:182 cm;体重:68 kg

1999年开始专项训练

2002年亚运会 第三名

2003年世界锦标赛 第一名

2003年奥运会(世界)资格选拔赛 第一名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目的本人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搜集整理了中国女子跆拳道队备战第28届奥运会的训练计划。

1.2.2专家访谈法走访重竞技管理中心跆拳道部部长赵磊、国家跆拳道队总教练陈立人、韩国体育大学跆拳道队总教练李胜国、运动训练学专家田麦久等专家,就有关大周期训练安排和一些与本课题有关的问题进行访谈,获得了大量备战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子跆拳道队训练的第一手资料。并与国家跆拳道队教练、两名主力运动员及队医进行深入交谈。

1.2.3现场观察法全程跟踪2004年中国女子跆拳道队的训练课,并对相关内容做了临场记录。

1.2.4录像分析法分析陈中、罗微近两年国际大赛的录像资料,及其各级别主要对手的资料制定个人技战术模式和参赛预案。

2结果与分析

2.1体能训练与控制跆拳道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应具备快速反应、连续快速攻击的能力,所以力量、速度和耐力等应是基础条件;又因跆拳道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需要有快速位移的能力作为攻击、防守、及反攻击交替运作的连结,所以敏捷也是体能素质的重要因素;另外,跆拳道运动在竞赛过程中常使用下劈、后旋踢等高位技术,在人体关节、肌肉、和韧带的配合协调转动及伸展能力上更需具备有柔韧性的体能素质。

中国跆拳道队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采取的体能训练内容、方法及要求见表1。

2.2技能训练与控制陈中的技术训练的策略是:科学合理、区别对待、巩固提高、强化能力。在2004年奥运会的决赛中,陈中以前腿下劈的迎击技术得到两分,不仅打消了对手的猛烈攻势,为其成功卫冕冠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女子跆拳道队比赛的战术原则是:全攻全守、以攻为守、攻守平衡;每场必拼、有点必抢、有空必击、有击必反、有反必防、每连必多。陈中和罗微的训练经历和个人特点及级别情况不同,在大的战术原则的前提下,战术训练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区别。陈中在以后腿为主的战术构架下,加强前腿的抢攻和组织能力,为后腿技战术的发挥创造机会;罗微以前腿的攻击、迎击为主,突出后腿的反击。

2.3运动训练计划控制

2.3.1陈中、罗微备战2004年奥运会赛前训练目标控制中国女子跆拳道队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目标控制(图1)。中国跆拳道备战雅典奥运会的总目标是,力保一枚金牌,总体成绩超上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跆拳道队把备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

2.3.2陈中、罗微备战2004年奥运会赛前训练计划控制中国跆拳道队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赛前训练计划,包括阶段训练计划、周计划和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阶段性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进行过变更,周计划有过一次明显的变化:竞赛前期,由于超大负荷的实战性训练,导致两名运动员的伤病加重,教练组及时安排了一周的调整。课训练计划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统一计划,另一部分是个人计划。统一计划是两个队员都必须执行的计划,个人计划是针对两个运动员的特点而制定的计划。

2.3.3陈中、罗微备战2004年奥运会赛前训练主训、辅训部分控制

2.3.3.1训练课主训部分控制中国跆拳道队奥运会前主训部分的训练控制为:周二、周三、周六以完整的个人技战术练习为主;周一、周四、周五以单一动作、个别连击动作的提高与精雕细刻为主;周日机动。

2.3.3.2训练课辅训部分控制辅训部分的内容以弥补个人技战术构架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为主,同时配以专项素质练习及一般力量练习和弥补技战术练习中出现的能力不足问题。

2.3.4训练课负荷控制中国跆拳道队大赛前训练课的负荷安排为:

2.3.4.1宏观层面准备期以大负荷量,中等强度为主;竞赛期以大负荷强度,中等负荷量为主;调整期则保持中等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大赛前,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变化以逐渐增加或减小的方式进行转换,呈现了渐进性。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控制由相对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转变,最后在更高水平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训练课的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变化虽有高低起伏,但负荷量的总体水平则始终保持在高位。

2.3.4.2微观层面以运动员原有能力为基础,以大赛对运动员的负荷水平要求为标准,逐渐加大训练的负荷水平。通过对运动员的情绪表现、体力变化、动作成功率、饮食、睡眠及语言的观察,根据经验,判断运动员承受负荷极限的能力和水平,酌情做出调整。每周进行一次生理、生化指标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量化分析,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为运动员的负荷控制提供依据。

如图2所示,从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比赛的临近,她们的运动量开始下降,而运动强度在不断提高,直到过渡期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调降下来,以便运动员获得最佳竞技状态,为奥运会创造良好成绩打下基础。

2.4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监测部分检测结果见表2,表3。

2.5运动员疲劳恢复策略疲劳恢复是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备战雅典奥运中采取的恢复手段见表4。

2.6运动员营养干预策略运动员的营养对运动员身体健康和体力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跆拳道队在备战过程中采取的营养措施见表5。

2.7备战与参赛预案制定备战过程中打破了以往闭门造车的现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提前制定在全国锦标赛后韩国转训方案、法国队来华训练方案和与台北队交流训练的方案。海南转训让运动员适应雅典的气候,同时调整运动员的状态,由备战的疲劳状态转为临战的紧张状态。活动预案的制定,保证了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让对整个备战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在备战后期教练组的工作围绕训练明确分工:分工负责情报分析、制定作战方案、准备比赛需要物质、出发前的程序、到达雅典后的行动方案、指挥方案及应急措施。为出征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准备应急手册,为比赛作好保障。

3结论

1) 大赛前的训练应把训练目标、训练计划、训练课实施、动作技术、训练负荷、康复营养与运动员训练行为、心理调节紧密结合,保证运动员以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竞技状态参赛。 2) 备战2004年奥运会的训练目标的制定更加完整、具体,对体能训练的要求更细致、更符合项目的要求。同时,也对技术、战术、心理训练提出了要求。进而使训练活动始终围绕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展开。3) 技战术方面极为重视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将比赛法、组合训练法作为重要的训练手段,贯穿于大周期训练始终。同时通过训练有效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比赛意识。4) 通过2004年奥运会训练过程控制的研究显示,像奥运会这样的综合性比赛,其比赛的特点是:比实力、比心理、比竞技能力储备、比临场指挥、比实战能力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洪商来,等。韩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某些生理、生化特点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1):22-29.

[2] 高炳宏。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与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4):21.

[3] 刘宝成。跆拳道运动员焦虑水平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2):27-30.

[4] 田麦久。论训练过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5]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 B.H 普拉托诺夫著。陆邵中等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出版社 1984:176.

[7] 黄燕玲。浅谈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形成与真培养[J].体育科技,1997(1):55.

[8] 波果斯洛夫斯基(苏).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9] 陈晓蓉。体育战术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0] 谢亚龙。王汝英,等。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6篇跆拳道教学教案就是宣传员小编为您分享的跆拳道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