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文言文翻译
呆若木鸡文言文翻译
成语呆若木鸡形容一个人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呆若木鸡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 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 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 反走矣。” 《庄子·达生》
注释
[1] 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2] 纪渻子:人名。姓纪,名渻,子是对其的尊称。
[3] 斗鸡:是一种比赛,供人们娱乐。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
[4] 已:动词。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的意思。
[5]方虚憍而恃气:正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方:正。骄,骄傲。恃:凭着,依靠。
[6] 响影(yǐng):影 影子。响 声响。这句话是说鸡听到声响,看到影子就回应。
[7] 疾视而盛气: 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8] 几:副词。可译为“几乎”、“差不多”。
[9] 似:好像。
[10] 德全:精神具备。全:备全。
[11] 应:应战。
[12] 反走:转身逃跑。
【译文】
纪渻先生替王养斗鸡,十天后王问:“鸡训练好了吗?”
他说:“没有,正在凭一股血气而骄傲。”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对其他鸡啼叫和接近有反应。”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差不多了,现在即使其他鸡啼叫,也没有反应了。”
看着它,好像木头鸡一样,精神全部收敛,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转身逃跑了。
辨析
这便是“呆若木鸡”的出处。
庄子认为,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
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
目光凝聚、 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木鸡不易得,养鸡人知道。武林高手难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最终是一分 呆气。(黄明坚)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 贬义词。然而, 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齐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齐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齐王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齐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又过了10天,齐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10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