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谏的文言文翻译
劝谏的文言文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劝谏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劝谏的文言文翻译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原文如下: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篇二:劝谏的文言文翻译
直言强谏虽然是忠心耿耿,却容易伤害上司的自尊心;如果能做到既劝谏有效,又无损上司的尊严,那就需要费一番心力了。
上司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出于种种原因,有时也会有不当之举,容易导致工作的失误或者因小失大危及全局。此时,正是下属表忠心、献良策、取得上司信任的最佳时机。作为下属,这一良机万万不可错过,因为此时寥寥数语就可能使上司迷途知返,并将你视为忠臣知己,而会对你赏识有加。
有一次,局里召集各科室的负责人开会,准备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在会议开始的汇报中,有一位部门负责人因为自己责任心不强,几项交办的工作没做好,还捅了娄子,结果导致局长,发了一通脾气,使会议气氛十分紧张。
秘书严慧看到会场气氛十分尴尬,便建议先休息十分钟。在休息的间歇,秘书严慧递了一个纸条给局长,上面写着:“陈局长,会前您曾说过,这个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布置工作,动员干部。刚才的会议气氛有点儿紧张,不利于这次会议的顺利进行,建议有些问题应专门开会或会后解决。”
复会后,严慧发现陈局长已恢复正常,并把会议引导到了正常的议程上,结果会议比较圆满地结束了。
会后,当只剩下局长和严慧两个人的时候,陈局长笑着对严慧说:“小严啊,多谢你的‘清凉剂’呀!”
以后,陈局长对严慧赏识有加,时间不长严慧就获得了提拔。
春秋时候,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鸟打猎,并派专人烛邹来专管看鸟。可是,烛邹有一天却不小心让鸟全飞了,齐景公大怒,要下令斩杀烛邹。烛邹看鸟失职,虽然有罪,但罪不当诛。同时,若处死烛邹,也会大大有损齐景公的形象。见此情景,大臣们束手无策,因为这时若强劝,势必会更加激怒齐景公。大臣晏子听说了这件事,急急忙忙赶到宫中。他看到刘景公正在气头上,怒不可遏,便请求齐景公允许他在众人之前尽数烛邹的'罪状,好让烛邹死个明白,以服众人之心。刘景公答应了。
于是,晏子便对烛邹怒目而视,大声地斥道:“烛邹,你为君王管鸟,却失职丢鸟,这是你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儿而杀人,这是你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责备大王重鸟轻人,这是第三大罪状。以此三罪你是死有余辜。”
说罢,晏子请求景公把烛邹杀掉。此时,景公早已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心情平和下来,转怒为愧,挥手说:“不杀!不杀!我已明白你的意思了。”
此后,齐景公对晏子更加敬重和依赖了。
过于直接的批评方式会使上司自尊心受损,大跌脸面。因为这种方式使得问题与问题、人与人无可避免地直接碰到了一起,除了正视彼此以外,已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而且,这种方式是最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对立情绪的。你的反对意见犹如兵临城下,直指上级的观点或方案,怎么会使领导不感到难堪呢?特别是在众人面前,领导面对这种已形成挑战之势的意见,已别无选择,他只有主动出击,将你置于险地,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而这个时候,谁还去考虑问的合理性呢?你只有委屈他接受打击的份了。
而用迂回的方法则能很容易地使你摆脱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淡化矛盾或转移焦点,从而减少上司对你的敌意。在心绪正常的情况下,理智占了上风,他自然会认真地考虑你的意见,不至于先入为主地将你的意见一下子拒绝。当然,你的心思也不会白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