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原文翻译赏析
《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名作之一。 约写于范仲淹出任睦州太守时期。文章短小精悍,仅二百多字。主题明确,议论充分,节奏明快,感情充沛。它虽不似作者自己写的《岳阳楼记》那样浩瀚雄浑,也不似刘禹锡的《陋室铭》那般纤巧明丽。但却以诚挚质朴的情愫,使人为之感动。
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译文
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后来光武帝得到预言天命所归的《赤伏符》,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尊崇他。后来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后来又归隐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 (yao) 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偏偏显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辞中说,阳气(帝德)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解析】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每读至斯,心中对严公子陵的追慕之情便会如潮汹涌。然而,当我真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落实在笔头。我却意外地发现自己也许还真没有读懂先生之高风!
古往今来,大凡读书人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人生信条。圣人周游列国十四载,不辞辛劳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极为清高,以不动心见长于世的孟子,为等齐王回心转意,于是有了三宿而后返的典故。所以说,以严公之高才,心中无出仕之念,无关乎天下之心,吾不信也。
然而在天大的机遇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先生为什么却选择了淡出了呢?众所周知,作为开明的帝王,汉光武帝无论从心胸还是贤德,确实是无可挑剔和可遇不可求的。汉光武帝和先生本是同窗,相隔数年而相遇,刘秀由布衣一跃而贵为天子,与先生仍能以同学之情谊为上,而无矜持矫作之情。好友相见,相谈甚欢。谈得夜里,刘严二人同榻而眠,而先生竟在梦中把腿搭到了天子的肚子上了!
第二天,当刘秀以天子的身份,肯请先生出仕之时,先生却坚辞不受了。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夫子的君臣关系中,君主对待臣下以礼是臣子尽忠的前题。先生受了格外的礼遇是不错的。所以过去东商总以为,先生出仕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先生的高风也许正在于此,一个臣子得到了天子破格的款待,同学之情,古道热肠,没有一丝矫情做作。和可以天子同榻而眠,天下学人能如此者有几。于是,既不违背夫子君臣之遇的前提,又不合乎先生操守的答案也就清晰可见了。
正是身为天子的刘秀极尽的亲情,真正让先生感到了不可以情逾礼的重要。于是乎,不仕比出仕更有高风可言。如果出仕,先生也许会成为一个杰出的重臣,而先生的不仕,却能树立浩然学风,名教于千古之学人小子。
“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范文正公著文缅怀先生时,正值先生仙去千载。而今人读此,盖又一千年过矣。其或之后的千年,先生之风,比山更高,比水更长!
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译文
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后来光武帝得到预言天命所归的《赤伏符》,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尊崇他。后来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后来又归隐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 (yao) 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偏偏显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辞中说,阳气(帝德)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解析】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每读至斯,心中对严公子陵的追慕之情便会如潮汹涌。然而,当我真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落实在笔头。我却意外地发现自己也许还真没有读懂先生之高风!
古往今来,大凡读书人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人生信条。圣人周游列国十四载,不辞辛劳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极为清高,以不动心见长于世的孟子,为等齐王回心转意,于是有了三宿而后返的典故。所以说,以严公之高才,心中无出仕之念,无关乎天下之心,吾不信也。
然而在天大的机遇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先生为什么却选择了淡出了呢?众所周知,作为开明的帝王,汉光武帝无论从心胸还是贤德,确实是无可挑剔和可遇不可求的。汉光武帝和先生本是同窗,相隔数年而相遇,刘秀由布衣一跃而贵为天子,与先生仍能以同学之情谊为上,而无矜持矫作之情。好友相见,相谈甚欢。谈得夜里,刘严二人同榻而眠,而先生竟在梦中把腿搭到了天子的肚子上了!
第二天,当刘秀以天子的身份,肯请先生出仕之时,先生却坚辞不受了。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夫子的君臣关系中,君主对待臣下以礼是臣子尽忠的前题。先生受了格外的礼遇是不错的。所以过去东商总以为,先生出仕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先生的高风也许正在于此,一个臣子得到了天子破格的款待,同学之情,古道热肠,没有一丝矫情做作。和可以天子同榻而眠,天下学人能如此者有几。于是,既不违背夫子君臣之遇的前提,又不合乎先生操守的答案也就清晰可见了。
正是身为天子的刘秀极尽的亲情,真正让先生感到了不可以情逾礼的重要。于是乎,不仕比出仕更有高风可言。如果出仕,先生也许会成为一个杰出的重臣,而先生的不仕,却能树立浩然学风,名教于千古之学人小子。
“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范文正公著文缅怀先生时,正值先生仙去千载。而今人读此,盖又一千年过矣。其或之后的千年,先生之风,比山更高,比水更长!
* 《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名作之一。约写于范仲淹出任睦州太守时期。文章短小精悍,仅二百多字。主题明确,议论充分,节奏明快,感情充沛。它虽不似作者自己写的《岳阳楼记》那样浩瀚雄浑,也不似刘禹锡的《陋室铭》那般纤巧明丽。但却以诚挚质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