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让我揭下你的“红盖头”
文言文:让我揭下你的“红盖头”
文言文,传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它的教学,传统地采用“读讲式”“渐进式”教学法,从字词的讲解,到一句一句地翻译,直至全篇,曲解、贬谪了诸如《小石谭记》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学习文言文枯燥无味,机械有余,教师的教学实绩也差。为此,我沉浸在深深的反思之中,我认为: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没有完全固定的教学模式,而应该让灵活、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走进课堂。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学生预习,基本过关。
一堂成功、高效的文言文教学课,学生的预习是关键。在设计《小石谭记》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掌握疑难字音,如嵁(kān)、坻(chí)、俶(chù)、悄(qiǎo)、卷(quán)、明灭可见(xiàn)。再诠释重点字词之意,如,隶:跟着。逝:游去。佁:呆呆的。悄怆:忧伤的样子。接着注重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的字词。例如: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感到)……快乐)。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那样,像蛇那样,分别作“折”、“行”的状语)。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楚,使……寒冷)。“近岸”的“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靠近”。关注文言句式。文中涉及有省略句、意动句、使动句。如“如鸣佩环”中省略了“(珮环)相撞发出的声音”。“心乐之”为意动用法的意动句, “凄神寒骨”是形容词的使动句。其次是了解写作背景。作者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常以游览山水自误,到处搜奇觅胜,随笔写成游记,来排遣胸中的苦闷,抒发政治上受迫害的痛苦心情。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就是这样写成的。《小石谭记》是《至小丘西小石谭记》的简称,为《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历来为后人所传诵。最后一点就是虽然本文没有触及通假字,但是也是过关时不可或缺的知识点。综上所述,无论是字音,重点词语的解释,词类活用、通假字,还是文言句式和创作背景等环节都要尽可能地在预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同时注重自身对课文的理解,领会和积累,为教学流程的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掌握了柳宗元《小石潭记》创作背景,再让学生全身心入情、入境,就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地合作探究,才能达到疏通并理解文意的良好效果。我是这样设计其流程的:
1、朗读课文。“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能够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跳出时空隔膜,领悟柳宗元的真实情感。为此,我设计了多种阅读方式:①师范读:声音洪亮,把握节奏,抑扬顿挫,倾注情感,以身示范,打动学生,让他们产生朗读的强烈欲望。②自由读: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阅读,努力求得读准字音,不随意添减字。用这种“最喜欢的方式”让学生读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学生阅读的特长。③小组仿读:要求学生防照录音、老师的范读来读,并在防读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④全班激情朗读:感知课文,全班齐读,读出节奏、语气,读出文章的情意,读出文章内涵。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读出了《小石谭记》的音韵美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尝到了朗读文言文的甜头。
2、对比翻译,确定正确答案。在教学《小石谭记》时,首先让学生总结翻译的方法。我问学生:现在请柳宗元先生为我们做导游,让我们小游客听听他关于小石谭的介绍。可是柳先生的话有很多不理解,这咋办呢?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看文下的注解,查工具书及相关资料,还可采用调换、增补、删除等方法,找到正确的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对照课文,逐句逐段地进行独立翻译,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对比交流,有分歧的地方合作商讨,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在班上交流,最后确立一个基本的正确答案。
3、体会心境,提炼中心。柳宗元参与王叔文变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主基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阅读之中,我就要求学生注意体会作者这种心境。在第四段中,作者着力渲染小石谭的幽静,这里“野树环合,寂寥无人”、“其境过清”,不能久留,实在静寂极了,甚至让人感到心情悲凉、寒气透骨。作者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教给学生抓题眼段的方法,是准确提炼文章中心的关键,也是培养一种综合分析能力的具体体现。
4、句段赏析。谈到本文最精妙的句段,非第三段莫属。为此,我是这样引导的:小石谭的潭水如此清澈明净,那么它的源头在哪儿?这时学生自然将他们的视线投向石谭西南方向。原来有一条小溪逶迤而来,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溪水又像一条蛇在游动,有时明亮,有时暗淡,溪岸高低不平,犬牙交错。学生对这里的语言基本能如此作出评价:这里作者巧用比喻,让人感到具体形象。用北斗七星的曲折来比喻溪身的情状,用蛇的蜿蜒爬行来比喻溪水的流动,用犬牙的交错比喻溪岸的凸凹不平。比喻皆新奇独特,足见其造语之工。其次,文中写游鱼的第二段也激发了学生的赏析兴趣。学生既看清了写法上与第一段的不同,亦变“移步换景”为定点特写,又认知了对游鱼的描写,栩栩如生。水中的游鱼不像在水中,而像在空中游动。游鱼和潭水在这里互相映衬。鱼之乐,水之清,给作者以欢乐。但也有少数同学提出了新颖的见解:纵观全文,这里作者的欢乐是“片刻”的。重要的是作者以乐衬痛,痛之苦,痛之深。
三、大胆想象,拓展探究。
适度适时的拓展探究是文言文教学的必要延伸和补充,它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新鲜元素,与文本内容息息相关,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是这样展开拓展的:
1、体验生活。作者柳宗元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时,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愁闷。我问大家: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回味生活,积极思考,互相讨论交流。这时我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大家在讨论中撞击心灵的火花。-------学生吴潇这样说:我心情不好时,会大哭一场。找个没人的地方肆无忌惮地任泪水流满脸颊,让它冲走内心一切的愁绪,把委屈、难受、郁闷统统排泄出来,哭过后,把泪擦干,顿觉心情舒畅多了。原来我太在意的想不通的东西也想通了。-------学生涂志成这样说:我心情不好时,会找好朋友倾诉。把心中所想到的全说给朋友听,请他帮忙出主意。得到他的安慰,与他同哭笑,会觉得原来这个世界自己并非孤军奋战,还有朋友理解我,帮助我。如此想来,心情马上好多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面对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我总结到:生活是万花筒,有时让你喜怒,有时让你哀乐。心情不好时,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调节一下,才能精神重抖擞,雨后见彩虹。
2、开发设想。学习完《小石谭记》以后,小石谭的自然景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顺势置疑:假如你是一名旅游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被聘为小石谭旅游开发区总经理助理,总经理要求你拟订一份开发计划书,你的构想是什么?请谈谈你的创意。思考片刻之后,学生们纷纷从开发计划应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重、积极倡导绿色旅游、保持和发展自然特色、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创意。在老师的置疑和学生的解疑过程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张扬,民族传统得以传承,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关键在于让老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思维去赏读文言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关键点和疑难点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寻,老师辅之相应的适时引导,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气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2.同步教辅资料
3.人教实验版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