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文言文阅读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文言文阅读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高祖拔起垅亩,有雄桀之姿。援旗北迈,义在勤王,扫侯景于既成,拯梁室于已坠。于时内难未弭,外邻勍①敌,然志度弘远,怀抱豁如,或取士于仇雠,或擢才于亡命,委以心腹爪牙,咸能得其死力,故乃决机百胜,成此三分,方诸鼎峙之雄,足以无惭权、备矣。

  世祖天姿睿哲,知民疾苦,思择令典,庶几郅治。德刑并用,戡济艰虞,群凶授首,强邻震慑。虽忠厚之化未能及远,恭俭之风足以垂训,守文之良主也。

  高宗雅量宏廓,惠以使下,宽以容众。智勇争奋,辟土千里,奄有淮、泗,

  战胜攻取之势,近古未之有也。既而君侈民劳,帑藏空竭,折衂②师徒。武、文之业,坠于兹矣。

  后主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谋谟所及,遂无骨鲠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上下相蒙,众叛亲离,临机不寤,自投于井,冀以苟生,视其以此求全,亦民斯下矣。

  后主至德二年,于光照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丈,并数十间,其窗牖、栏槛之类,并以沈檀香木为之,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其服玩之属,瑰奇珍丽,近古所未有。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后主每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之容色也。而张贵妃发长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鉴。每瞻视盼睐,光采溢目,照映左右。常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飘若神仙。是时后主怠于政事,百司启奏,置妃于膝上共决之。于是贵妃之势薰灼四方,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纲纪瞀乱。

  遐观列辟,其始也皆欲齐明日月,合德天地,然而靡不有初,克终盖寡,其故何哉?并以中庸之才,怀可移之性,口存于仁义,心怵于嗜欲。佞谄之伦,因其所好,以悦导之,若下坂以走丸,譬顺流而决壅。非夫降生明德,孰能遗其所乐,而以百姓为心哉?此所以成康千载而罕遇,幽、厉靡代而不有,毒被宗社,身婴戮辱,为天下笑,可不痛乎!古人有言,亡国之主,多有才艺,然则不崇教义之本,偏尚淫丽之文,徒长浇伪之风,无救乱亡之祸矣。

  (选自《陈书》,有删改)

  【注】①勍(qíng ):强。②衂(nǜ):挫败。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诸鼎峙之雄方:比拟

  B.奄有淮、泗奄:覆盖

  C.分部迭进 迭:轮流

  D.大指所归 指:指向

  8.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旬,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是贵妃之势薰灼/四方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贿赂公/行纲纪瞀乱

  B.于是贵妃之势薰灼/四方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贿赂/公行纲纪瞀乱

  C.于是贵妃之势/薰灼四方/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贿赂公行/纲纪瞀乱

  D.于是贵妃之势/薰灼四方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贿赂/公行纲纪瞀乱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魏徵对高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才有义,能够不计前嫌,完全信任自己选出的人才,取得了不逊于孙权和刘备的功绩,从而拯救了梁王朝。

  B.魏徵认为世祖虽然没能像高祖那样开疆拓土,但是他体察人民疾苦,德化与刑典共用,使陈朝进入了太平时代,是一位能够守成的.君主。

  C.魏徵认为陈朝灭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宗奢侈劳民进而兵败,使国家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是继任的后主只顾追求享乐而导致政事败坏。

  D.魏徵认为历史上绝大多数君主不能善始善终的原因是他们才能平庸,心性不坚,易被欲望蛊惑,易受小人诱导。

  10.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l0分)

  (1)临机不寤,自投于井,冀以苟生,视其以此求全,亦民斯下矣。 (6分)

  (2)毒被宗社,身婴戮辱,为天下笑,可不痛乎!(4分)

*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高祖拔起垅亩,有雄桀之姿。援旗北迈,义在勤王,扫侯景于既成,拯梁室于已坠。于时内难未弭,外邻勍①敌,然志度弘远,怀抱豁如,或取士于仇雠,或擢才于亡命,委以心腹爪牙,咸能得其死力,故乃决机百胜,成此三分,方诸鼎峙之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