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形象类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2014·双鸭山第一中学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小 园
[清]黎 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 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3.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句中的“惭”有什么含意?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海 棠
郑 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5.这首诗颔联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海棠花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歌后两联写到歌女“莫愁”、画家“梁广”和“蝴蝶”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炼字能力。首联用得最好的字应该是动词,比较“动”与“窥”两个字,很显然应选“窥”。答题时,先写出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细致分析。
【答案】“窥”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反客为主,不说小园里 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生动地突出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的后两联选用了诸如“幽竹”“寒花”“新月”等意象,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意象来烘托作者志趣高洁的性格特点的。
【答案】“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的象征。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3.【解析】先总的概括景物特点,然 后再具体结合诗句描述景象,一定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如“千山”“月午”“一壑”“泉鸣”等。这两句诗很显然前一句是静景,后一句是动景,动静结合。
【答案】第三、四句描写了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叠嶂中皓月的清光把世界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风雨交至的萧瑟秋声。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
4.【解析】“惭”字是诗人心理的刻画,大有在俗世中周旋的惭愧之意。整首诗描写了庐山栖贤寺的环境,表达了对此地的喜爱与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答案】“惭”写出了陷入尘世、被俗务所累的惭愧和自责。这首诗表现了对庐山清幽之境的留恋,对超然物外、淡泊无欲境界的期许。
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事物形 象。 在这首诗中,作者多角度着手,从色泽和形态两方面来描绘海棠含苞欲放的特点。答题时,概括要简洁。
【答案】方面:颜色或色泽、形态或神韵。 特点:海棠花蕾着雨珠含苞欲放,色泽艳丽,娇娆而妩媚。
6.【解析】诗歌的后两联,作者点出“莫愁”“梁广”和“蝴蝶”,对海棠的描绘起到了衬托作用。从情感的表达 上,主要体现诗人对海棠的热爱。
【答案】作用:美丽的歌女莫愁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流连忘返。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栖宿而产生了艳羡之情,从而侧面烘托海棠的美。情感:既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一、(2014·双鸭山第一中学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小 园
[清]黎 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 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3.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海 棠
郑 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5.这首诗颔联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海棠花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歌后两联写到歌女“莫愁”、画家“梁广”和“蝴蝶”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炼字能力。首联用得最好的字应该是动词,比较“动”与“窥”两个字,很显然应选“窥”。答题时,先写出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细致分析。
【答案】“窥”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反客为主,不说小园里 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生动地突出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的后两联选用了诸如“幽竹”“寒花”“新月”等意象,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意象来烘托作者志趣高洁的性格特点的。
【答案】“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的象征。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3.【解析】先总的概括景物特点,然 后再具体结合诗句描述景象,一定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如“千山”“月午”“一壑”“泉鸣”等。这两句诗很显然前一句是静景,后一句是动景,动静结合。
【答案】第三、四句描写了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叠嶂中皓月的清光把世界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风雨交至的萧瑟秋声。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
4.【解析】“惭”字是诗人心理的刻画,大有在俗世中周旋的惭愧之意。整首诗描写了庐山栖贤寺的环境,表达了对此地的喜爱与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答案】“惭”写出了陷入尘世、被俗务所累的惭愧和自责。这首诗表现了对庐山清幽之境的留恋,对超然物外、淡泊无欲境界的期许。
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事物形 象。 在这首诗中,作者多角度着手,从色泽和形态两方面来描绘海棠含苞欲放的特点。答题时,概括要简洁。
6.【解析】诗歌的后两联,作者点出“莫愁”“梁广”和“蝴蝶”,对海棠的描绘起到了衬托作用。从情感的表达 上,主要体现诗人对海棠的热爱。
【答案】作用:美丽的歌女莫愁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流连忘返。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栖宿而产生了艳羡之情,从而侧面烘托海棠的美。情感:既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 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2014·双鸭山第一中学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小 园[清]黎 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 ......